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勾稽关系(一)

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勾稽关系(一)

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勾稽关系(一)目前,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有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但由于所介绍的编制原理过于概念化,可操作性不强。

特别是对于补充资料部分很难看出各个调整要素之间及其与净利润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给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带来一定难度。

笔者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一套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即用公式推算出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

现将编制原理与勾稽关系介绍如下。

一、现金流量表(以下简称03表)补充资料项目与资产负债表(以下简称01表),利润表(以下简称02表)项目之间内在的联系(一)现金流量表的恒等式。

准则采用排除法,规定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根据会计的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以引申出:经营活动产生的资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经营活动产生的负债;还可以引申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资产+经营活动产生的非现金资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经营活动产生的负债;还可以引申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资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经营活动产生的负债-经营活动产生的非现金资产(公式1)(二)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与02表项目的关系。

(1)营业利润是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的主要来源。

由于计算营业利润时包含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处理长期资产的损失和财务费用,而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处理长期资产的损失属投资活动,筹资产生的财务费用属筹资活动,同时,营业利润所包含的固定资产折旧属投资活动。

因此,要加以调整。

调整后的营业利润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范畴。

用公式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1=营业利润+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处理长期资产的损益+筹资产生的财务费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公式2)(2)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系的各项收支)一般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范畴,但其中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属于经营活动范畴。

用公式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2=(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公式3)(3)补贴收入和所得税由于难以分清是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还是筹资活动产生的,通常是划归为经营活动。

用公式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3=补贴收入-所得税(公式4)(4)其他。

对于捐赠现金收支,很难分清这些现金是经营、投资还是筹资的,一般也划归为经营活动。

用公式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4=捐赠现金收入-捐赠现金支出(公式5)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包括02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和捐赠现金等不通过02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

用公式可表示为: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1+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2+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3+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4=?营业利润+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处理长期资产的损益+筹资产生的财务费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补贴收入-所得税?+(捐赠现金收入-捐赠现金支出)(公式6)根据净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损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可以得出:营业利润=净利润+所得税+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投资损益(公式7)。

将公式7代入公式6,可以得到以下等式: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净利润+所得税-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资产的损益+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处理长期资产的损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其他营业外收支)-投资损益?+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处理长期资产的损益+筹资产生的财务费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补贴收入-所得税)+(捐赠现金收入-捐赠现金支出)整理后可以得到以下等式:经营活动产生的所有者权益=净利润+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资产的损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投资损益+补贴收入+(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筹资产生的财务费用+其他营业外收支+捐赠现金收入-捐赠现金支出)(公式8)(三)经营活动产生的负债、非现金资产与01表的关系。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其在资产负债表中所对应的项目包括:(1)除投资活动资产外的非现金流动资产及递延税款借项;(2)除短期借款外的流动负债及递延税款贷项。

经营活动所对应的非现金资产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均表示01表期末与期初的差额):经营活动产生的非现金资产=△经营性应收项目+△经营性存货+△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递延税款借项-△应收及存货减值准备(公式9)经营活动所对应的负债包括的内容可以用公式表示为:经营活动产生的负债=△经营性应付项目+△预提费用(扣除筹资非经营活动的财务费用)+△递延税款贷项(公式10)将公式8、公式9、公式10代入公式1,可以得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资产=(净利润+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资产的损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投资损益+补贴收入+(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筹资产生的财务费用+其他营业外收支+捐赠现金收入-捐赠现金支出)+(△经营性应付项目+△预提费用+△递延税款贷项)-(△经营性应收项目+△存货+△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递延税款借项-△应收及存货减值准备)由于有以下等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资产=03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收及存货减值准备=03表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03表固定资产折旧;01表△预提费用=03表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01表-△待摊费用=03表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将补贴收入、其他营业外收支、捐赠现金收入、捐赠现金支出、01表△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合并为其他项目。

因此,整理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处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筹资产生)+投资损失(减收益)+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存货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其他(公式11)如果能理解以上公式的推理过程,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各个调整要素之间与资产负债及其与净利润之间存在着什么内在的联系,从以上公式的推理过程中可以看出,03表补充资料中的数字与01表及02表的数字有紧密的联系,不少项目可以用01表或02表的数据填列,并且对于理解和分析03表也有帮助。

03表补充资料中其他项目(74行)包括补贴收入、其他营业外收支(除处置和报废固定资产、处置无形资产和长期资产的损益及减值)、捐赠现金收入、捐赠现金支出和01表中其他流动资产。

03表以下行次的项目可以从01表或02表中取数:57、61、64、65、69、70、79、80、83以及本期固定资产原值没有变动情况下的59(有变动根据公式23)、本期没有新增或减少无形资产情况下的60(有变动根据公式24)。

具体勾稽平衡公式如下:报表行次以《企业会计制度2001》中会企01、02、03表格式为准。

03表57行=02表19行;03表61行=01表52行期末数-01表52行期初数;03表64行=01表11行期末数-01表11行期初数;这里要注意,从公式(10)可以看出,预提费用中提取的筹资财务费要扣除,并且预提费用中提取的筹资财务费用已在03表68行项目进行了调整,因此,03表65行用公式表示为:03表65行=01表82行期末数-01表82行期初数-01表△预提费用中提取的筹资财务费用;03表69行=02表13行;03表70行=01表61行期末数-01表61行期初数+01表111行期末数-01表111行期初数;03表79行=01表1行期末数;03表80行=01表1行期初数;03表83行=03表(79行-80行+81行-82行);在本期固定资产原值没有变动情况下,03表59行=01表40行期末数-01表40行期初数,本期固定资产原值有变动的,参见本文公式(23)。

在本期没有新增或减少无形资产情况下,03表60行=01表51行期末数-01表51行期初数,本期存在新增或减少无形资产的,参见本文公式(24)。

二、03表正表与补充资料、01表项目之间的关系(一)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补充资料项目的关系。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对外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将投资项目(如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所对应的项目分为投资性现金(如银行存款、现金等)、投资性存货、投资性应收项目(如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投资性应付项目(如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等)。

根据投资的基本会计分录:借记投资项目,贷记投资性现金、投资性存货、投资性应收项目、投资性应付项目。

分析投资对应的关系可以得出:01表的△投资项目=△投资性应付项目-△投资性应收项目-△投资性存货-01表△投资性现金(公式12)而同时:01表△投资性现金=01表投资性现金期末数-01表投资性现金期初数=投资性现金账户借方合计数-投资性现金账户贷方合计数=03表(22行+23行+25行+28行-30行-31行-35行)(公式13)将(公式13)代入(公式12)可得:03表?(22行+23行+25行+28行)-(30行+31行+35行)?=△投资性应付项目-△投资性应收项目-△投资性存货-01表的△投资项目(公式14)03表中实际需要填列的项目数量为57个,其中与投资活动相关的有20个,因此对投资活动的分析相当重要。

但由于投资和筹资活动事项一般较少,较易分析出各项目所对应项目。

这样,可以根据涉及投资活动的会计分录来分析,需要分析填列的内容包括:(1)03表的22行、23行、25行、28行、30行、31行、35行;03表22行=短期投资的贷方发生额+长期股权投资中股票投资、其他股权投资的贷方发生额+投资收益中出售股票收益、转让其他股权收益的贷方发生额+长期债权投资中债券投资(面值)和其他债权投资(本金)的贷方发生额;03表23行=应收股利的贷方发生额+投资收益中投资分红的贷方发生额+应收利息的贷方发生额+长期债权投资中应计利息的贷方发生额+投资收益中出售债券(权)收益的贷方发生额;03表25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收入-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支出;03表28行指与投资活动有关但未在03表22行、23行和25行反映的现金流入,如订投资合同而收到的违法金和罚金;03表30行=购建固定资产直接支付的款项+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购建无形资产和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03表31行=短期投资中股票投资、其他股权投资的借方发生额+长期股权投中股票投资、其他股权投资的借方发生额+长期债权投资中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的借方发生额+应收股利的借方发生额+应收利息的借方发生额-现金等价物的短期投资的借方发生额;03表35行指与投资活动有关但未在03表30行和31行反映的现金流出,如订投资合同而支付的违约金和罚金;(2)△投资性应收项目、△投资性应付项目、△投资性存货;(3)本期转入固定资产增加的折旧额、本期转出固定资产减少的折旧额、本期转入无形资产增加额、转出无形资产减少额;(4)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5)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