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科学八年级上册《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初中物理科学八年级上册《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平均速度 V1= V2= V3=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数据:


S1=0.6m S2=
S3=S1-S2=
运动时间 t1=? t2= t3= t1- t2=
平均速度 V1=? V2= V3=
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 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 (2)数据代入法:根据题目给定的数 据,给未知的某个物理量假定一个恰 当的值代入题中,然后进行计算。
• 例:如图,R1=2Ω,R2=3Ω,求当开 关S断开和闭合时,电流表先后示数之 比为多少?
S
5、图像分析
•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物理量 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因此图像实际上反映了物理 过程(如熔化图线等)和物理量的关系(如电阻的 伏安特性曲线等)。运用图像知识来解物理试题的 方法,叫“图像法”。
• 解答的关键是对题干中描述的物理过 程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然后找准 其对应的物理规律,再利用物理规律 对选项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做 出选择。
• 3、联系实际
• 这类题主要考查物理规律、原理在 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解答的关键是对生产、生活或事例 的分析,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 剖析事例或现象的过程中,找到与 物理原理的联系,进而做出解答。
• 1、概念辨析
• 所谓的概念辨析法是指用物理概念作为标 准去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 辨别正误,从而判断获取正确结果的解题 方法。
• 解答这类题主要对物理概念要准确记忆和 正确理解,对相关的不同概念的区分及对 某些重要概念的内涵要分析到位。
• 2、规律理解
• 主要考查对物理过程中物理规律的辨 别能力。
• 运用此方法时应做到:
• (1)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 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 条件;
• (2) 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 的物理意义;
• (3)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6、电路故障(排除法)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
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
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 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
s v 通过下半段路程 3的平均速度 3呢?
S3=
t3=
s2
金属片
s3 t3
s1 t1
t2
5.通过计算
下半段路程S3= S1-S2和
下半段时间t3=t1-t2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数据:


运动时间
S1= 0.6m
t1=?
S2= 0.3m
t2=?
S3=S1-S2= 0.3m t3= t1- t2=?
平均速度 V1=? V2=? V3=?
【分析与论证】
• 运用比例法的一般步骤是: 1、了解题意,选择相应的物理公式。 2、依据题目描述的物理现象找出保持 不变或者相等的物理量。 3、用“不变的(或相等)的量”为纽 带,将公式联立成比例式。
• 例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1,比 热容之比是3:4,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 则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 A.2:3 B. 3:2 C. 3:8 D. 8:3
北大附中 孟清刚
mengqinggang686@
科学探究的环节: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先寻找别人对这个问题
的研究成果。 (2)自己做实验收集证据
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度v3。
【设计表格】


S1= S2=
S3=S1-S2=
运动时间 t1= t2= t3= t1- t2=
平均速度 V1= V2= V3=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金属片
120
100
金属片
60 80 40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数据:


S1= 0.6m S2=
S3=S1-S2=
运动时间 t1= t2= t3= t1- t2=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 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 滑运动越来越快。
【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本节课你 学到了什 么?
课堂小结
1、科学探究的环节 2、小车在斜面上运动
的平均速度(分析 过程)
3、实验报告格式
作业
P30习题1、2
各种物理题型解题方法
物理中考试卷结构(共五大题 型)
一、选择题:20分 二、填空题:18分 三、识图和作图题:8分 四、实验和探究题:23分 五、计算题和论述题:21分
4、求比值类(比例法、数据代人法)
l (1)比例法:利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 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比例法。
• 用比例法解题可以省略反复套用公式而 带来计算的烦琐,对物理量的单位也没 有统一的要求,只要相比的同一物理量 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运用这种方法既 能通过计算定量得出结果,也能经过分 析定性比较大小。
一、选择题:
• 物理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 一定的多样性、迷惑性。选择题能考查学生在学 习活动中的记忆与理解、判断与推理、分析与比 较、鉴别与评估等多种能力,所以它是考查学生 学习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常用方法。
• 选择题的题型一般有:
概念辨析类、规律理解类、联系实际 类、求比值类、图像分析类、电路故 障类、对物理方法的理解类、估值类 等。
• 排除法就是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 利用有关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 理单位、各种仪器的作用和用法等, 对各备选的答案进行分析,将和题 意相违背的,或和已知条件无关的 答案逐一排除,缩小选择范围,最 后选择正确的答案。
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 化情况是怎样的?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挡板
S1 S2
s3
【器材】
斜面、小车、刻度尺、 停表、挡板。
【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
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
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 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 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