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挥港口引擎作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转型调整

发挥港口引擎作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转型调整

发挥港口引擎作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转型调整李兴华交通运输部规划院院长各位同事,各位朋友下午好!非常高兴在今年之初跟大家见面,并且就这样一个重要的话题进行交流,我相信大家的经验和知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研究机构进一步地审视好这个题目,破解的相关难题会大有助益。

一、水运是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熟悉,中国已经初步建成了比较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交通运输体系当中的各种方式的建设方兴未艾。

国家发改委制订了中国的综合交通中长期规划,在空间形态上归纳为“五纵五横”十条战略通道。

显然,这样一个交通网络跟港口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港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独特的空间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中国的水运业在全球应该是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在纵向上,我们有一系列的、重要的港口群和港区港口;横向上,我们三条大江大河很好地支撑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的流动、商品的流通,其中以长江为重点,南方有珠江、西江,北方有黑龙江和松花江,当然,我们也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一条京杭大运河。

今天上午,几位领导在重要讲话当中都从不同角度再次地向我们阐述了水运在中国经济当中的地位和贡献,所以我想港口、经济这两个词永远是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

前面已经提到,水运已经成为中国综合运输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承担着,也必将继续承担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使命。

从专业角度来看,中国的沿海港口已经大体形成了分层次、分区域、比较清晰的功能格局。

从运输对象和货类角度来观察,中国的煤炭、原油、铁矿石和集装箱等主要货类的运输系统也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尤其是在原油和铁矿石外贸进出口方面,港口相关的服务系统为中国对外开放,实现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在内河水运方面,这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

在中国的领土上已经形成了以长江、珠江、京杭运河,再加上淮河、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为主体的航道和港口布局。

这样完善的水运网络支撑了相关区域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区域经济合作。

我们在座的很多同事都从事港口的建设和管理,甚至是研究,对港口功能的研究全世界大体上都有相似的一些观点和认识。

中国的港口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在中国交通运输体系当中扮演的角色也非常地明显。

一方面我们认为中国的港口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同时更是我们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的关键性的节点。

今天上午国务院研究室陈司长也有这样的判断。

另外从更广泛的范围来观察,我们也认为港口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也是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的窗口。

与此同时,随着几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和任务的完成,我们也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在中国加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当中,中国的港口已经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支持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战略平台。

所以我想这样一种功能和角色的观察和认识,对于我们制定好规划,建设更完善的港口发展的政策体系都非常地重要。

我们在研究港口的交通功能、交通责任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会把目光投向它所依附和服务的经济走廊和经济区域。

大家都熟悉,中国十几个省份在中国经济贸易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地位不可忽视。

比如,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六成以上,在外贸进出口额方面,沿海经济带更是居于主导地位。

同时,在我们利用外资方面累计到目前,沿海地区使用和吸引的外资已经占到80%以上,这些数据再次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怎么样利用好沿海经济带的功能和作用,同时服务好沿海经济带的繁荣,港口发展方面我们还面临着很多任务和挑战。

二、临港产业再从临港产业来看,我们做过一些研究和调查,总体上以装备制造业,也包括重化工业为代表的临港工业在加快发展,这直接得益于沿海港口也包括一些重要的内河港口所提供的支撑性的服务。

所以从统计上和现象上来分析和观察,我们认为产业布局向沿海地区集聚的特征依然非常地突出。

当然我们也非常重视全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和协调,我们每个区域都有每个区域的优势,所以中央在区域协调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我们相信,沿海港口或者说港口水运的服务量的变化,它是能够给我们两种观察或者叫两种信息。

一方面,沿海港口或者是水运服务能力,服务量的变化直接与相关经济的增长和变化成正比关系。

同时,通过对沿海港口或者水运完成运量的评估和观察,也能够分析相关经济变化的趋势,甚至是中长期的态势。

大家可以看到,最近十年左右,我国沿海港口的吞吐量包括外贸货物的吞吐量呈现出加速上升的态势,这与全球的经济发展的形势还是形成的鲜明的对照。

考虑到这次会议的主题,我们对于我国的港口以及临港经济发展也做过这样一个专题性的评估和观察,我们认为,以服务于临港工业为主的一批新港区开发步伐在加快,评估已经完成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在06—10年期间,大连、营口、唐山、天津、青岛、连云港、湛江到广西的防城港等等一批以服务于临港工业开发为主的新港区的开发在快速推进,相关港口的一些领导同事也在参加我们这次会议。

从相关的产业和产业调整来看,在这些区域,由于新港区域的开发和功能的调整和完善,很好地引导了石化、冶金以及重型装备制造业等方面的产业的布局,也很好地推进了相关地区生产力的调整和优化。

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再一次地认为,港口是集聚临港工业,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认识和判断。

三、“十二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安排我们正在全力地研究和制定交通运输体系的“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规划,当然也包括水运、港口、内河的五年发展规划,关于“十二五”期交通运输特别是我们的港口水运发展面临的形势,今天上午几位领导都作了非常深刻和精辟的阐述,我想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央对“十二五”期的总体判断,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对于交通运输来说,这种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来看,交通运输将面临着两个重要的战略局面。

一个是中央强调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实现加快转变方式目标的主攻方向。

另外,在涉及空间、经济、地区生产力发展方面,要非常关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发展对交通运输产生的新需求,特别是对发展港口,推进港口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新任务、新课题。

对于我们区域经济的总体战略布局和国家制定的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核心内容,很多专家和领导都作了说明和阐述。

大家从我们提供的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几年里,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一系列区域性、区域经济类的规划和发展的意见陆续成形、陆续出台,还有一些正在进行研究和论证,相信其中每一个课题,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都与交通运输,也包括我们的水运、港口建设息息相关。

比如,以福建省为核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就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了福建港口现有的条件,也包括它所潜在的能力。

为了支持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以及这项战略目标加快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我们也做了很多相关的规划和研究,包括与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和重庆市一起编制了从重庆经过刚才提到了这些省市,再到福建省湄洲湾港区的战略通道,就是湄洲湾到重庆的战略通道,这条通道很好地补充了相关地区出海通道的通行能力,尤其是在出海口方面将直接连接和服务于湄洲湾诸多的很有潜力的港区,所以我相信这样一个综合交通体系的描绘和规划的实施,一定会(对)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目标起到非常好的支撑性的作用。

在区域经济和主体功能区方面我们认为有这样两个概念值得非常地关注。

一个是怎么样通过交通发展规划来增强统筹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的能力,这方面我们面临着很多的任务,有一些已经启动;另外一个是在具体的区域经济的划分和观察方面,我们也已经形成了非常明确的格局,包括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还有我们非常关注的天津滨海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等诸多与水运、港口建设、临港经济关系密切的一些重大区域经济的规划和部署,这些方面都是我们从事规划研究和政策设计的人员非常关注的,这也是我们落实中央有关要求的很重要的一些研究任务。

对于“十二五”期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的安排,无论是中央的文件,还是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都做了非常深刻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一些观察和结论在这里我想提供给大家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要求,同时知道我们完成好“十二五”港口规划、临港经济发展这些诸多的任务、诸多的具体工作。

总体上,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将以适度超前的精神或者叫勇气来谋划新时代新阶段我们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的路线。

其中一个核心任务是按照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业这样一个总体的核心目标来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在发展水平和标准上我们致力于追求建设便捷、安全和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这六个字写起来很容易,真正要实现它非常困难,是不容易的。

我们也在斟酌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来考量交通运输的便捷、安全和高效,这也是每一种运输方式有需要斟酌和回答好的问题。

在基础设施发展方面,中央关于“十二五”的建议做了明确的要求,主要的考虑是要推进国家运输通道的建设,积极发展水运,完善港口和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的布局,所以按照这些总体的方针或者叫大的战略部署,我们初步地完成了港口与航运的“十二五”期国家级的规划的编制,按照一定程度出台以后,将成为指导“十二五”期港口发展的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按照建设项目,按照工程任务的重要的依据。

在分析和研究“十二五”期交通发展的形势以后,我们认为我国沿海港口“十二五”期发展应该非常具体地来关注以下几个重点领域或者叫基本的思路。

这些内容与今天上午几位领导和专家的讲话当中所反映的思想是非常一致的。

我们考虑沿海港口的发展大体上要抓住这样四个重要的任务和几个核心的关键领域。

一个是承前启后的任务,就是要有序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在优化港口结构和布局上有所作为。

那么优化这个词也是说起来容易,我们在几个五年规划当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和设想,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我们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所以这项任务我们仍然需要把它把握好实施好。

第二,是对港口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拓展港口的功能,提升运输服务能力与水平。

像今天上午天津港的叶董事长的一些讲话里边都有这样一些考虑。

第三,也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就是以建设综合运输体系为着眼点,切实加强港口与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的衔接,也就是传统的集疏运体系的完善和提升。

我们仍然有很多薄弱环节。

第四是从我们服务的结果上和绩效的评估上,我们要真正地追求港口发展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这是我们十分重视的产业,发展更高层次的目标。

在我们研究“十二五”港口发展规划过程中,通过远景的一些预测和分析,也通过对我们发展基础的一些评价,包括我们存在问题的梳理,我们认为有以下六个任务应该成为“十二五”期我们沿海港口发展考虑的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