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应用复习提纲及重要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复习
第3章
一、微型计算机的构成主要有CPU、存储器、总线、输入/输出接口。
二、8086/8088CPU的寄存器及其功能:
1. CPU中一共有哪些寄存器。
2. 哪些寄存器可以指示存储器地址;在指令中用于操作数寻址方式的有哪些寄存器,哪个可以指示I/O端口地址。
3. 在乘除运算中,特别用到哪些寄存器
4. 哪些寄存器可以“变址”,在什么条件下变址;哪个寄存器可以计数。
5. 输入/输出操作用什么寄存器
6. 哪个寄存器指示下一条将要运行的指令的偏移地址
7. FR中各标志位的意义(OF、SF、CF、ZF、DF)
三、8086CPU的引脚:
1. 8086,8088CPU的数据线、地址线引脚数,8088与8086CPU在结构上的区别?
2. 8086/8088CPU能访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和能访问I/O端口的地址空间。
3. 8086/8088微处理器地址总线引脚信号的状态是单向三态;数据总线引
脚信号的状态是双向三态。
4. BHE、RD、WR、NMI、INTR、INTA、ALE、DEN、M/IO MN/MX 引脚功能。
四.8086/8088存储器组织
1. 存储器单元数据的存放顺序,规则存放与非规则存放。
2. 8086系统中存储器的分体结构概念。
在86系列微机中,字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最好从偶地址开始,这样可以8086系统中,用一个总线周期访问一个16位的字数据时,
BHE和A
必须是 00。
3. 存储器分段方法,8086/8088系统将存储器设有哪几个专用段。
4. 段起始地址、段基址(段地址)、偏移地址(有效地址)的概念。
5. 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的概念、相互换算关系。
(题3.1,3.2,3.4,3.8,3.16)
一、RAM和ROM的基本概念:
RAM和ROM的特点(易失性和非易失性)
RAM的分类(SRAM,DRAM的特点)
ROM的分类(掩模ROM,EPROM,EEPROM的使用特点。
)
二、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1.与数据总线的连接
当芯片数据线少于8位时,应该由多片芯片构成8位的芯片组,各片的控制线、地址线并接,低位芯片和高位芯片分别与低位和高位数据线相接;当芯片数据线与CPU数据总线相同时,则按数据位一一对应相接。
若CPU为8086,则存储器芯片必须采用分体结构,偶地址存储体的8位数据线与CPU数据总线低8位相接,奇地址存储体的8位数据线与CPU数据总线高8位相接。
2. 与控制总线的连接
主要有:OE与CPU的RD相连;WR(WE)与CPU的WR相连,CS与由高位地址经地址译码后输出的信号相连。
3. 与地址总线的连接
一般CPU地址线总是多于存储器芯片的地址线,需进行地址译码。
重点掌握部分译码法。
开始与存若CPU为8088,则存储器不需采取分体结构,CPU地址总线从A
储器芯片上的地址线一一对应相连,多出的高位地址线经译码器译码后根据地址分配关系选择相应输出端与存储器芯片的片选CS相连;
若CPU为8086,则存储器必须采用分体模式,偶地址存储体芯片的CS与CPU 连接,奇地址存储体芯片的CS与CPU的BHE连接,两存储体芯片地址总线的A
上高电平有效的片选CS应该与总线高位地址经译码后根据地址分配关系选择相应输出端相连。
(题4.2,4.7,4.8,4.10,补充例题)
一、指令与指令格式
二、8086/8088寻址方式
七种寻址方式
三、指令系统
1. 一般指令使用的基本规则(P.107 MOV指令使用规则①~⑤)
2. 主要指令
传送类指令:MOV,LEA,IN/OUT;
注意IN/OUT指令中端口地址的表示方式规定。
算术运算指令:加、减、乘、除、比较指令,符号扩展指令CBW 及适用范围;
逻辑运算指令:SHR、SHL、SAR、SAL ,AND、OR、TEST;
串操作指令:MOVSB/MOVSW,STOSB/STOSW(例5.8);
控制转移类指令:无条件转移指令JMP、各种条件转移指令、LOOP指令。
3. 汇编语言源程序语句中的标号的作用
4. 哪些指令影响标志位、及影响情况?
(题5.1,5.2,5.3,5.4,5.10,5.13,5.14,5.18,5.25,5.29,)
第6章
一、基本概念
1. 什么是汇编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2. 指令语句与伪指令语句的功能与特点。
(P.150)
3. 常用伪伪指令:DB、DW、SEGMENT、ENDS、ASSUME、END、ORG、复制符DUP的使用等。
4. 完整的汇编语言源程序编写方法,(完整的段定义,返回方式用功能调用,如P163页上的格式)
如:两个数据的双字相加,计算一组数的平均成绩,找出一组数中的最大数或最小数等。
二、汇编语言程序结构
1. 分支程序:条件转移和无条件转移
2. 循环程序(单循环)。
(题6.6,6.9,6.11,)
第7章
中断类型号、中断服务子程序的入口地址、中断向量、中断响量表的概念。
(题7.5,7.6,7.7)
第8章
一、 I/O接口的编址方式
1.什么是I/O端口?8086CPU最多可以访问多少个I/O端口?访问时用什
么指令?
2.独立编址与存储器映象编址。
在86系列微机系统中,内存和I/O端口的编址方法是采用统一编址。
二、 CPU与I/O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重点程序传送方式:
(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传送方式)。
掌握编写输入/输出程序。
如:将内存数据段中某地址开始的若干个字节数据依次送到某个端口中;
或从某端口读入数据,进行适当处理,然后再将其送指定端口。
(题8.1,8.10,8.15,8.16)
第9章
1. 8255A有几个端口?它们分别可有哪几种基本工作方式?
2. 8255A中的A
1、A
引脚信号与端口的关系。
3. 8255A用在8088系统中与用在8086系统中A1、A0的连接有何区别;各端口地址顺序有何区别?
4. 8255A的方式控制字
(题9.3,9.5,9.7,9.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