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2.2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详案
课题
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课时
第一课时
教研组
生物组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概述基因和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并了解科学家探索的过程。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基因和染色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行为,存在一致性。本节课通过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本节课的内容涉及性染色体,与后续的伴性遗传有连贯性,需要学生掌握。
3.基因的数量染色体的数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
4.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上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
的过程中,会随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上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彼此分离的同时,上的自由组合。
同学们,时间到,接下来大家根据ppt上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ppt翻页至议的内容)
提问: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进入配子时有什么样的特征(同源、非同源)?
在形成配子时,基因进入配子有什么样的行为(等位、非等位)?
【旧知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和基因的平行关系】
提问“思考(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有什么关系?”
那么这节课,我们来看看在孟德尔提出他的遗传理论之后,其他科学家都带来了什么新的思考?
三、议min
1.快速核对思的答案,并解决错误;
2.除了回交,还有什么样的杂交组合可以验证摩尔根的解释?【火箭班】
3.非等位基因间是否一定能够自由组合?为什么?
4.(在ppt上用图片表示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学生思考配子的基因型有哪些?并回答非等位基因间是否一定能够自由组合?
同学们,时间到,快速回到座位。(ppt翻页至展的要求)
1.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
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完成P30“思考·讨论”。
2.仔细阅读P30摩尔根的探索过程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2)F1、F2的结果是什么?摩尔根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3)摩尔根解释的验证用什么杂交方式?并用遗传图解表示
(如若学生无法思考出,则给出亲本令其画遗传图解)
(4)实验结论
首先大家快速阅读课本29-32页,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适当在课本中圈画。
2.导学5min
ppt展示问题:快速阅读课本,寻找答案。
(1)萨顿的假说是什么?理由?
(2)摩尔根用什么材料设计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3)基因和染色体到底是什么关系?
(4)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
二、思10min
下发导学案,完成导学案的基础感知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本P29,说出萨顿假说的内容,归纳理由;
2.完成P30“思考·讨论”,理解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阅读课本P30-31,说明摩尔根如何验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4.阅读课本P32,划出并记忆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重点难点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导学流程
一、导
1.导入3min
复习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过程同源、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现在开始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四、展8min
首先是第一个环节,各组对课本内容有没有疑惑的地方。其他组来回答。
接下来是思2和议2、3的展示。
各组进行自由展示。
(引导学生质疑、纠错、补充)
五、评7min
1.解决展中的问题;
2.重点讲解摩尔根的验证实验:测交和回交(重点讲)
要讲清楚,什么样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
3.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同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不符合;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的一定符合;
六、检3min
接下来的时间,同学们先根据课本和导学案自己内化本节课内容。
然后完成导学案的检
用遗传图解说明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的杂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