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一、矿井开拓布局、采区设计、作业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安排,必须有通风部门参加,保证合理布置矿井通风系统。

二、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39条规定:矿井每年安排采掘作业计划时必须核定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必须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三、建立完整、合理、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杜绝不符合2022年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

不断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减少角联通风巷道,对无法避免的角联通风巷道要进行有效控制,确保风向、风速稳定,严禁在角联通风网络内布置采掘工作面。

四、每一生产水平和每一采区都必须布置回风巷,实行分区通风。

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采区专用回风巷内不得运输物料、安设电气设备。

如遇特殊情况需进行临时作业的,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五、矿井通风系统形成后,方可进行采区准备巷道施工;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回采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回采。

六、全矿井、一翼或者一个水平通风系统改变时,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报矿业公司审批。

七、回采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后,方准回采。

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治理瓦斯、防灭火需要。

初次放顶时,回采工作面空间内风速不得低于0.5m/s。

八、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回采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回采方法,严禁非正规回采。

切眼在未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前不得进行扩切眼和安装。

九、每月编制矿井风量分配方案,并报矿总工程师审批,确保矿井风量充足。

十、矿井开拓、准备采区以及采掘作业前,要准确预测瓦斯涌出量,确定风量计算和配风标准,编制通风设计,保证用风地点风量充足。

十一、各用风地点和矿井需要风量计算必须符合《AQ-1056通风能力核定》行业标准规定,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用风地点风量时,要按用风地点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8%进行换算。

开采自燃、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风量配备要在满足防治瓦斯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控制,满足预防自燃发火的要求。

十二、不得在倾斜运输巷中设置风门;如果必须设置风门,应专人管理,并有防止车辆或风门碰撞人员以及车辆碰坏风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严禁电绞绳过风门,严禁在运煤系统内设置调节风窗、风门等通风设施,严禁风筒穿密闭、挡风墙,严禁在风门底部铺设刮板运输机。

十三、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必须及时进行密闭。

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拆除设备,进行永久封闭。

十四、建立测风制度,每旬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测风,测定结果按旬报送通防副总、通风矿长、矿总工程师进行审核签字,按月报矿业公司通风部门。

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及时记录并填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同时应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

十五、严格按照2022年版《煤矿安全规程》第150条规定:矿
井采掘工作面应当实行独立通风,严禁2个采煤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

同一采区内1个采煤工作面与其相连接的1个掘进工作面、相邻的2个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1次。

必须在进入被串联工作的巷道中的巷道中装设甲烷传感器,且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0.5%,确保有害气体不超限。

串联通风措施要包括:
1、串联通风地点名称、巷道围岩性质、形状、断面积、支护方式、瓦斯情况、串联通风原因、串联通风时间等。

2、通风系统、防瓦斯、防尘、防灭火、安全监控措施。

3、通防示意图:包括通风路线、避灾路线、通防设施、监控布
置图。

十六、严格通风系统管理,合理供风。

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5%,矿井总进风量比宜不大于110%,不小于100%。

十七、加强巷道维修,回风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
不高于3%;主要进回风道、回采工作面两道实际断面不小于原设计
断面的2/3,其他通风巷道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4/5,通防副总、通风部门人员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对全矿的主要进回风巷进行检查,并有记录可查,失修巷道及时列入矿井维护计划,保质保量、如期完成矿业公司下达的通风降阻工程,确保风流畅通,巷道风速、通风阻力符合规定。

十八、严禁在独头巷道内开掘其它巷道。

十九、所有行人、行车风门必须安装风门闭锁装置、风门开关传感器,并进行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监测,并安装声光报警装置。

二十、矿井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反风设施,每年应进行一次全矿性反风演习。

二十一、矿井改变主扇运行工况(角度或转速)前,应结合主扇性能曲线、自然风压、防灭火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编制专门的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并请有资质单位部门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

二十二、矿井每年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时增补矿井通风阻力测定资料;当矿井通风阻力达到2940Pa、矿井主要通风机运行工况接近
风机特性曲线“驼峰”或主要通风机最大风压的0.9倍时,必须进行通风降阻或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二十三、矿井通风系统图必须标明风流方向、风量和通风设施的安装地点。

必须按季绘制通风系统图,并按月补充修改,若遇矿井通风系统发生变化时,必须在24小时内填图。

多煤层同时开采的矿井,必须绘制分层通风系统图。

二十四、矿井每月绘制矿井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和矿井通风网络图。

二十五、矿井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工作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由值班矿领导组织全矿井工作人员全部撤出。

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期间,必须打开井口防爆盖和有关风门,利用自然风压通风;如打开防爆盖利用自然风压通风时,通风、安全管理科门负责安排人员到井口附近警戒,井口附近2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

二十六、在恢复矿井通风系统后,必须根据井下瓦斯情况,制定瓦斯排放的方案,进行全矿井瓦斯排放工作。

所有受停风影响地点和所有安装电动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20米的巷道内,都必须经过瓦斯检查人员检查瓦斯、通风设施完好情况,符合2022年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方可人工恢复送电。

二十七、每年由矿长组织进行一次矿井反风演习;每季度由机电矿长组织对矿井反风设施进行一次检查,矿井通风部门按规定及时完善井下反风风门,确保反风时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二十八、严禁“三超”生产。

矿井严格按照生产能力公示产能编制生产计划,按计划合理组织生产,严禁超能力生产;矿井采区的同一煤层只能有1个回采工作面进行生产,严禁超强度组织生产;严格劳动组织管理,按照核定能力和生产计划核定劳动定员,严禁超定员组织生产;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均衡生产,采掘工作面要确定合理的推进度,采掘进度要与支护、通风、瓦斯治理等工序相协调,杜绝短时间赶产、超产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