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校标本馆讲解词首先在标本馆外为大家强调几条入馆后的注意事项:1.展厅内的动植物标本及玻璃幕墙请不要直接用手触摸。
2.不要在展厅内吸烟和高声喧哗。
3.不得将零食、饮料带入馆中。
4.请勿使用闪光灯拍照。
5.雨天请将雨伞放置于馆外,切勿带入馆中。
谢谢大家的合作。
欢迎大家来到西南林业大学校标本馆,我是本馆的讲解员XX,来自西南林业大学XX学院XX专业,非常荣幸今天能够有机会为大家讲解校标本馆,与大家一起走进这个浩瀚的动植物标本王国。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生物类群及物种种类特别丰富的十二个国家之一,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
而美丽的彩云之南——云南,则是全国物种最丰富的一个省。
这得益于云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指向云南自然地理区域图):云南境内共有六大水系即金沙江水系、珠江水系、澜沧江水系、红河水系、怒江水系、独龙江水系。
云南水系之复杂和独特,是云南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最基本原因之一。
其次,云南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巨大的南北高差、复杂而与多样化的立体气候,使得云南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故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蝴蝶王国之称。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哺乳动物姿态标本部分。
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国宝大熊猫了。
大家都知道,大熊猫的主食是竹子,其实他的祖先史熊猫是杂食性动物,以食肉为主。
大熊猫每天24小时有14个小时都在进食,每天吃的食物占总体重的30%。
而位于大熊猫上方的则是马来熊。
马来熊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熊,所以还叫“娃娃熊”。
马来熊又名太阳熊,是因为他的英文名是sun bear.另外,他还叫狗熊,是因为他坐着的时候像一只肥胖的小狗。
马来熊喜食蜜蜂、蜂蜜,它的长舌很适合从野蜂窝中取食蜂蜜,由于它有粗糙短毛的保护,可以免遭蜂蜇。
另外,马来熊的前爪呈镰刀状,所以非常善于攀爬。
以上两种熊也是唯二不进行冬眠的熊类。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鼷鹿了。
鼷鹿体形很小,是我国最小的偶蹄类动物,并且他性情温顺,所以有“鹿中林黛玉”之称。
他也是反刍(chu)类祖先。
旁边的是林麝(she),它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以能够分泌一种大家一定都听说过的叫做麝香的物质而闻名。
很多人以是否长角来区分雌雄,其实他雌雄均无角。
区分雌雄主要看他是否会分泌麝香,会分泌麝香的是雄性。
雄性林麝分泌麝香后会将麝香蹭在树上,以标示这是他的领地,所以他的尾部已经秃了。
而麝香可以作为定香剂、兴奋剂或配制强心等急救药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所以一克麝香要比一克黄金贵。
而下方的则是云南最常见的一种动物,赤麂(ji),云南本地称之为麂子,肯定有很多同学还吃过麂子肉。
大家可以看到,赤麂有尖尖的獠牙,肯定以为他是食肉动物,其实不然,他尖尖的獠牙只是为了求偶用的。
这边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花面狸了。
花面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果子狸。
说到花面狸,就不得不说起二零零三年的非典,都说果子狸是传播非典的元凶,其实这种说法是在推卸责任,非典这种病毒在果子狸的体内只相当于人类的小感冒,是人类一味屠杀食用他才造成了这场巨大灾难。
所以我们应该保护野生动物,不应随意屠杀食用。
让我们继续看其下方,小熊猫。
虽然也叫熊猫,但却与大熊猫无关,他属于浣熊科,它的尾巴较粗,长超过体长之半,具九个棕黑与棕黄色相间的环纹,因此在四川被称为九节狼。
小熊猫也是杂食性动物,常在树枝上攀爬,有时也高卧树枝上休息。
而下面的豹猫,则广泛分布于我国除高原、沙漠地区以外各地,是一种有着美丽皮毛的猫科动物,斑点一般为黑色,以外形酷似金钱豹著称。
豹猫是夜行动物,通常以啮齿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除了交配季节外,它们一般为独处动物。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到这边。
位于最上方的就是白颊长臂猿了,除白颊长臂猿外,目前国内还有白眉长臂猿、白掌长臂猿、黑冠长臂猿三种长臂猿。
长臂猿实行一夫一妻制,生活中还存在对歌的现象,非常惹人怜爱。
而下方的便是黑熊,大家可以看到他胸前有块形似月牙的白毛,所以他又名“月熊”。
成年的雄性黑熊可以长到一米八到两米,而我们看到的这只黑熊标本只有三个月大。
由于黑熊的胆汁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所以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黑熊取胆的事情,这对黑熊实在残忍。
其实黑熊胆汁的作用完全可以由菊花代替。
旁边是的蜂猴,因为他夜晚活动白天休息,并且主要在树上活动,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他行动迟缓,因此又名大懒猴。
他手掌中有一个毒腺,当天敌来犯时,蜂猴就会通过手上的毒腺释放毒液来保护自己。
与之对应,我们来看上面的倭蜂猴,倭蜂猴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我们可以看到,倭蜂猴与蜂猴十分相似而体型更小,只有蜂猴的一半大,所以又名小懒猴。
最早发现倭蜂猴这一物种时人们认为它不过是蜂猴的幼仔,但随着不断地观察研究,人们发现倭蜂猴在体积如此(指向标本)小时就已经达到了性成熟,所以它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而这边的普通绒猴则主要分布于巴西,是以交换标本来到我们标本馆的。
普通绒猴性情温和,驯服,但豢养时需要悉心照顾,情绪不好时会流泪。
再看其下方的猕猴,这就是在中国我们在动物园里非常常见的猴子了,据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就是以猕猴为原型创造的。
它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猕猴在其颈部与口腔相通的地方生有颊囊,它们在争抢食物时会先将食物咽下储存在颊囊里,然后待争抢完毕后躲到角落独自慢慢将食物从颊囊推回口中吃下。
另外,猴子还有一个特点,有理毛行为。
通过理毛,他们可以完成自身的清洁,更重要的是,可以联络和交流感情。
在它们的一天中,理毛时间甚至比采食的时间还长。
而最下方的食蟹獴(meng),他被称为“动物中的瘾君子”,这是因为他非常享受被毒蛇咬的感觉,是唯一能与眼镜蛇抗衡的动物。
食蟹獴经常雌雄相伴,有互相救助的习性,当母兽携幼仔出游时,常常发出咕咕叫声在前引导。
它们嗅觉异常灵敏,当发现地下有蚯蚓、昆虫幼虫时,会立即用前爪和鼻端拱土挖掘。
这边我们看到的就是刺猬了。
刺猬的刺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长而粗,而是短而细密。
刺猬会进行冬眠,并且冬眠时会打呼,十分可爱,所以有不少人将他饲养成宠物,这种做法是不好的,原因有二:一是它身上有许多寄生虫,会传播多种疾病;二是因为刺猬喜欢安静,他在冬眠的时候要是被打扰醒,他会抑郁而终的。
刺猬身体外围长满短刺,当天敌来犯时他会把身体团成一团,形成一个刺球,这样天敌自然无可奈何了。
但这可难不倒黄鼬(you),旁边这个就是刺猬的天敌,黄鼬。
当黄鼠狼捕食猎物时,可以从其尾部散发出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对猎物具有麻痹作用,可以使猎物放松警惕,成为黄鼠狼的盘中餐,刺猬自然也不能幸免。
俗话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其实黄鼠狼的主食不是鸡,而是老鼠,是农民的好帮手。
这边我们看到的是红腹松鼠。
这可以说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
相传当年云大一位教授曾用红腹松鼠做实验,试验完成后将它直接放归了云大校园,由于云南气候好,加之没有天敌,这种松鼠便在云大校园里泛滥成灾。
而我们学校的后山也有许多红腹松鼠。
而下面的云南兔,又名西南兔,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及四川南部。
它是在云南地区非常常见的物种,充分地体现了云南独特的生物特色。
旁边的是树鼩(qu),现在我们看到的树鼩是立在树枝上的,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我们制作标本时特意为之,其实并不是这样。
在实际生活中,树鼩是可以在树枝上直立行走的,并大多保持着这样的姿势。
而下面的是中国穿山甲,穿山甲以蚂蚁和白蚁为食。
中国穿山甲舌头细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便于舔舐白蚁。
外出时,幼兽会伏于母兽的背尾部。
中国古代的铠甲就是根据穿山甲的形态制成的。
旁边的就是穿山甲的甲片,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旁边的猪獾(huan),它主要以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黄鳝、甲壳动物、昆虫、蜈蚣、小鸟和鼠类等动物,也吃玉米、小麦、土豆、花生等农作物。
猪獾性情凶猛,当受到敌害时,常常将前脚低俯,发出凶残的像猪一样的吼叫声,同时能挺立前半身以牙和利爪作猛烈的回击。
它们能在水中游泳,视觉较差,但嗅觉灵敏,找寻食物时常抬头用鼻子嗅闻。
看完哺乳动物的实体标本后,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鸟类姿态标本部分,一起来领略这些天空中的精灵的风采。
首先,出现在我们最上方的就是白鹇(xian)了。
相传诗仙李白当年曾经非常喜欢这种鸟,专门赋诗一首并赠送一对皇帝御赐的白玉来与黄山隐士胡公换取了一对白鹇。
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即是《赠黄山胡公求白鹇》了,诗中写道:“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间。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里人还。
”由此可见,一代诗仙对于白鹇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另外,古代文官一律用鸟类来区别等级高低,白鹇即是当时五品文官朝服补子的图案。
而这边的白腹锦鸡则是古代二品官鸟,由此足可见其地位之高贵。
白腹锦鸡是很具观赏价值的鸟类,为中国特有鸟种。
他曾经会飞,但现已退化,他有长长的尾羽,因此还能滑翔很长一段距离。
而下面的绿鹭则是一种环境指示型动物,主要栖息于湖泊、水库、灌木草丛中,以捕食小鱼、浮游生物维持生存。
当某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绿鹭就会飞走。
这边的是灰孔雀雉,许多人都认为灰孔雀雉是孔雀的祖先,其实这种说法经查证是错误的,灰孔雀雉其实是一种独立的物种,它们不过是尾羽靠近末端处有近似孔雀尾屏的成对的紫绿色眼状斑而已,与孔雀并无亲缘关系。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而这边的普通翠鸟,则是中国最小的鸟。
旁边的是小盘尾,大家看到他有长长的尾羽,这也不是制作标本时故意而为之的。
很多人认为这尾羽是为了在飞行中维持平衡,其实不然,因为其他鸟类没有尾羽照样可以平稳飞行。
他的漂亮尾羽只是为了求偶用的,所以只有雄性才有这美丽的尾羽。
这边的是赤红山椒鸟,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雄鸟胸部、腹部、腰部、尾羽羽缘及翼上的两道斑纹呈红色,而这边的雌鸟毛色则为红色,且黄色延至喉、颏、耳羽及额头。
云南是太阳鸟的故乡,而这边为我们展示的就是蓝喉太阳鸟,他的翅膀呈椭圆状,在阳光照耀下翅膀羽毛颜色呈现出赤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非常耀眼美丽。
这边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喜鹊了,在中国被人们赋予富贵吉祥之意。
而这里的就是白胸苦恶鸟,传说中他是被婆婆虐待死的小媳妇,上帝眷顾他,就把他变成一只鸟,以能发出类似于“苦恶苦恶”的叫声而得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就是黑枕黄鹂了,以枕部的羽毛为黑色得名,唐明皇时将他称为“金衣公子”。
而其中毛色较暗淡的是雌性,颜色较鲜艳的是雄性。
由此看出,在自然界中,长的较为好看的是雄性,这有利于他求偶繁殖。
而这边的是牛背鹭,顾名思义,他经常在水牛背上活动,所以是中唯一不以食鱼,而以食寄生虫为主的鹭类,又被称为“放牛郎”。
当然,大家可以看到他的爪很长,所以他主要还是生活在池塘、湿地,捕鱼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