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熔模铸造工艺流程
熔模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铸造工艺,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尺寸要求较高的零部件。

该工艺流程包括原型制作、熔模制作、熔化和浇注、冷却和凝固、破模和后处理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1.原型制作:
在熔模铸造前,需要先制作一个原型,以便于后续熔模制作。

常见的原型制作方法包括3D打印、CNC加工或手工雕刻。

根据产品要求,选用适当的原型制作方法。

2.熔模制作:
熔模制作是熔模铸造的关键步骤,包括熔模材料的选择、模具设计和制作、熔模成型及烘烤等过程。

熔模材料一般为耐热耐磨料,常用的有硅溶胶、石膏和陶瓷等。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模具设计需根据产品要求进行,主要包括排气系统、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设计。

熔模成型是将熔模材料装入模具中,按照原型形状进行成型。

通常采用注入法或涂布法进行熔模成型。

成型后的熔模需要进行烘烤,以去除水分并增强强度和耐热性。

3.熔化和浇注:
熔模经过烘烤后,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熔化。

熔化后的熔模液化成为可熔模液体。

同时,需要预热金属液体至合适温度,以便于浇注。

将熔模液体和金属液体倒入上料室,通过内部特殊结构实现金属液的浇注。

此时,金属液体填充熔模的空腔内部。

4.冷却和凝固:
浇注后的熔模需要进行冷却和凝固。

冷却过程中,通过熔模材料的吸热和导热作用,将熔模液体中的热量传导到熔模表面,并通过冷却系统散热。

随着时间的推移,熔模液体开始凝固,逐渐形成固态金属零件。

5.破模和后处理:
凝固完全后,需要将熔模零件与金属基体分离。

通常采用机械破模或高温烧毁破模法将熔模材料和固态金属零件分离。

破模后的固态金属零件需要进行脱蜡、除砂、清洗等后处理工艺,以去除残留物和表面杂质。

此外,还需要进行修整、加工等工艺,使得零件达到设计要求。

总结:
熔模铸造是一种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尺寸要求较高的零部件的铸造工艺。

其工艺流程包括原型制作、熔模制作、熔化和浇注、冷却和凝固、破模和后处理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有着特定的过程和要求,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这种铸造工艺能够满足一些传统铸造工艺无法满足的需求,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