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汇总一、读数、写数1、读20以内的数。

可以按照顺序或倒序来读20以内的数。

其中单数为1、3、5、7、9,双数为2、4、6、8、10.2、两位数1)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例如,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共11个一。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例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需要注意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可以用“比”字来比较大小。

例如,16比15大,写作16>15;9比13小,写作9<13.3、“比”字的用法根据“比”字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例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3、几和第几观察图,有16个图形。

从左数第一位是△,从右数第一位是★。

左边三个圈起来,右边第2个圈起来。

需要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4、相邻数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为1.例如,3和4是相邻数,8和9是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加上1等于3,3减去1等于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加上1等于4,4减去1等于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三、比较大小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需要以其中一个事物作为参照,然后再比较另一个事物与参照物的大小关系。

比较长短时,需要注意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比较高矮时,需要在同一平面上比较;比较多少时,可以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当比较三个事物时,可以先两个两个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得出三个事物的大小关系。

例如,A比B重,B比C 重,则可以得出A比C重,A最重,C最轻。

如果A比B重,A比C重,则还需要比较B和C的重量才能确定谁最轻。

四、加减法将两个数合并在一起使用加法,加数加加数等于和。

例如,3加13等于16,其中3和13是加数,16是和。

从一个数中减去一部分,求剩下的数,使用减法。

被减数减减数等于差。

例如,19减6等于13,其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13是差。

一)加减法表的得数需要熟记。

二)需要掌握以下规律:1、加法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其中一个数增大了,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增大的数减去减小的数等于两数之差。

2)两个数相加,其中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变化的数等于得数的变化量。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增大的量等于被减数增加的量;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减小的量等于被减数减少的量。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减小的量等于减数的增加量;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增大的量等于减数的减少量。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的量等于减数增大的量,被减数减小的量等于减数减小的量。

三)需要复10以内的加减法。

二、加减法(二)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和“凑大数,拆小数”方法。

孩子们应该选择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方法,并只掌握一种方法即可。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并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在看图列式解题时,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常用的关系有部分数+部分数=总数、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大数-小数=相差数和原有-借出=剩下。

三、分类分类是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的过程,而分类的标准则是这些事物所属的类别。

在分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分类的步骤和方法包括给定标准、判断所给的事物属于哪个类别,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未给定标准:在面对多个物体时,我们需要观察它们的特点,并将具有相同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

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形状、颜色、作用等。

常见的分类题型包括圈出同一类的物体、用符号标记同类物体、填写同类物体的序号等。

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是一种长长的立体图形,有六个平面,有些面相同,有些不同。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也有六个平面,每个面都相等且边为直线,可以画出正方形。

圆柱体是像柱子一样的立体图形,有上下两个相等的圆面和一个弯曲的面。

球是一种圆圆的立体图形,可以滚动。

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有四条边,其中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有四条边,每条边长度相等。

圆形没有角,三角形有三条边。

注意,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

认识钟表:我们需要认识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指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半时指时针指向1和2的中间,分针指向6就是1点半。

其他时间类推。

正确熟练地数出20以内物体的个数,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各数。

认识个位、十位数位名称,初步了解进制。

同时,认识符号“=”“>”“<”的含义,并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二、数的运算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常见的量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四、图形的认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

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五、分类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六、数学乐园数学迷宫》一是复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二是为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对口令》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

《送信游戏》让学生理解基数、序数的意义。

《投掷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直观地比多比少和两数相差多少,同时让学生初步研究了简单的数学概念。

2、从大到小排列的数列依次为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3、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大口读出大数,小口读出小数。

例如,20大于177,小于11.4、在比较数量时,有剩余的一方就是数量多的一方。

5、将一个十和一些个位上的一加起来,就是这个数的写法。

例如,一个十和五个一加起来是十五,写作15;两个十加起来是二十,写作20.6、在数字的表示中,从右边开始,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如果有一个十出现在十位上,就在十位上写数字1;如果有两个十出现在十位上,就在十位上写数字2.个位上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例如,一个十和五个一是15.7、将2和111相加,得到113,再将1加上去,得到22,再将1减去,得到1.8、将3和121相加,得到124,再将2加上去,得到33,再将1减去,得到23,再将2减去,得到1.9、将4和131相加,得到135,再将3加上去,得到44,再将1减去,得到34,再将3减去,得到1.将222和2相加,得到224,再将2减去,得到2.10、将5和141相加,得到149,再将4加上去,得到55,再将1减去,得到45,再将4减去,得到1.将232和3相加,得到235,再将2减去,得到33,再将3减去,得到2.11、将6和151相加,得到157,再将5加上去,得到66,再将1减去,得到56,再将5减去,得到1.将242和4相加,得到246,再将2减去,得到44,再将4减去,得到2.将333和3相加,得到336,再将3减去,得到33.12、将7和161相加,得到168,再将6加上去,得到77,再将1减去,得到67,再将6减去,得到1.将252和5相加,得到257,再将2减去,得到55,再将5减去,得到2.将343和4相加,得到347,再将3减去,得到44,再将4减去,得到3.13、将8和171相加,得到179,再将7加上去,得到88,再将1减去,得到78,再将7减去,得到1.将262和6相加,得到268,再将2减去,得到66,再将6减去,得到2.将353和5相加,得到358,再将3减去,得到55,再将5减去,得到3.将444和4相加,得到448,再将4减去,得到44,再将4减去,得到4.14、将9和181相加,得到190,再将8加上去,得到99,再将1减去,得到89,再将8减去,得到1.将272和7相加,得到279,再将2减去,得到77,再将7减去,得到2.将363和6相加,得到369,再将3减去,得到66,再将6减去,得到3.将454和5相加,得到459,再将4减去,得到99,再将5减去,得到4.15、将10和191相加,得到201,再将9加上去,得到1010,再将1减去,得到910,再将9减去,得到1.将282和8相加,得到290,再将2减去,得到88,再将8减去,得到2.将373和7相加,得到380,再将3减去,得到77,再将7减去,得到3.将464和6相加,得到470,再将4减去,得到66,再将6减去,得到4.将555和5相加,得到1010,再将5减去,得到5.16、20以内的数可以分为三组:11至15,16至20和10.其中,11至15可以表示为1个十和1至5个一的组合;16至20可以表示为1个十和6至10个一的组合;10可以表示为1个十和0个一的组合。

17、“几和第几”中,“几”表示数量,“第几”表示排列次序。

18、11到20都是两位数,1到9都是一位数。

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开始。

二、数的计算1、加数加加数等于和,被减数减减数等于差。

2、一个数加上或减去另一个数后得到原数。

3、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到0.4、求总数使用加法。

5、求其中一部分使用减法。

6、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位置1、上和下:上边头下边脚。

2、前和后:脸对前,背对后。

3、左和右:左边想左手,右边想右手。

四、认识图形1、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