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初探(2)
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初探
四、读写结合是加强记忆的好方法
汉语拼音教学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要在课后进行及时有效的练习,才能掌握的牢固。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建议内容虽然指的是写字,但它同样适合拼音书写教学。
在教学中认读了字母,讲清字母的笔画、笔顺之后,应立即让学生用铅笔照着课文下面的四线格字母的样子描写几遍,进行书写练习,使眼、手、脑、口同时参与活动,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俗话说得好:“口说千遍,不如手动一遍。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书写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样做,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字母,又可以方便教师检查学生书写效果,发现错误可及时纠正。
五、注重课外实践,巩固汉语拼音。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课程来源生活,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
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学习汉字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应该重在运用。
我要求学生将每天学过的音节制作成卡片,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还可做小老师教家长认读。
一年级小学生很乐意展示自己,都特别喜欢这一学习形式,在游戏中巩固了知识。
在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让学生将制作的字母卡片按要求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粘贴出一棵拼音树,并让学生在家里也试着粘贴拼音树,以方便学生学习。
从学校到家里,处处给学生营造出学习拼音的氛围。
我还让学生用拼音将自己的名字拼写出来,让学生将自己的身边的事物标上音节做成卡片,粘贴在相应位置,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汉语拼音与自己生活的密切相连。
另外,小学生都爱听故事,可以让学生运用学习的拼音读一些篇幅简短,内容生动、有趣的小故事,组织学生开展读故事比赛的活动,巩固学生拼读汉语拼音的能力。
汉语拼音的学习虽然枯燥乏味,但是只要教师肯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合理使用适合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相信学生定能在教师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中轻松愉快的掌握汉语拼音。
浅析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策略2017-05-12 17:32 | #2楼
一、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二、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拼音教学需要我们老师去开发,使教学有趣味性,营造活泼快乐的课堂气氛,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能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追求。
1、以图激趣。
我们可以把插图作为切入点,因为小学生对于图片的兴趣更大,我们可以直观上获得比较多的信息。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观察图,都会从图中找出与该字母相似的或相近的地方来。
例如:在教学单韵母“a”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看插图,图中的小女孩的头部像“a”的形状,小女孩张大嘴巴发的就是“a”的音,老师先示范读两遍,接着让学生示范其发出来的音。
教学“e”时,插图是一只鹅在池塘中游泳,水中的影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发出“e”这个音。
教学“o”时,图中的公鸡在叫,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就会发出“o”的这个音
了。
利用插图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较快地把所学的知识记牢。
另外老师可以自己制作漂亮的图片,例如西瓜、草、花、等图片,把学过的音节写在图片后面,让学生练习发音,发音对的便可以获得漂亮的图片,运用这种方法,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有利于对学过的音节的复习和掌握。
2、编童话故事激趣。
汉语拼音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
想让学生有趣地学,就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编故事给学生听。
因为喜欢听故事是一年级学生的天性,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活孩子的语言智慧,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
用故事来教学,不仅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单韵母“a、e、o”时,我利用教材的情境图给学生编故事:早晨,太阳公公从东边慢慢地爬起来。
小朋友、小动物们都起床了。
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可开心啊!小姑娘就来到清澈见底的小溪边唱起歌,她在唱:“ a a a,a a a ”。
老师把“a”写在黑板上,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起来了“o o o ,o o o ”。
大白鹅在水里快活地游着,看着自己在水里的美丽倒影,不由得也唱起了歌,“e e e,e e e ”哇!清晨的小溪好热闹啊!学生通过小女孩、大公鸡、大白鹅这些实物加深记忆。
学生在听听、学学、练练的过程中掌握了a,o,e的读法。
又如在教学j、q、x与ü相拼时,去掉两点的规则是一个学生最难牢固掌握的内容之《汉语拼音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