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竞赛学

运动竞赛学

运动竞赛学
考试内容:2012年01月09日 14:30-16:30 25#129
体教0901 段苏香
一、名词解释.
1.机遇:当某种偶然性的出现有利于某个员(队)时,便称运动员获得机遇.
2.比赛环境:指比赛活动赖于直接在其中进行的环境.
3.运动竞赛道德:指运动竞赛的参与者在参与运动竞赛的过程中的应遵循的行
为规范和准则.
4.道德失范:指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存在的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及其规范
要求或者缺乏,或者缺少有效应,不能对社会生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从而表现为社会行为混乱.
5.竞赛规则:为了避免运动竞赛中认为因数和客观因数的影响,使的有参赛运动
员在条件均等的情况下进行公平竞赛,对竞赛中采用的技术,器材和行为等作出一定的限制和规定.
6.竞赛规程:为组织和参与运动竞赛者制定的各种政策条文的总称.
7.比赛通则:又称比赛总则,它是竞赛规则的核心,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规范年,
时间规定,分组办法,比赛次序,运动员的服装要求,器材规格等.
8.单循环赛:使参加竞赛的各队于运动员之间都相互比赛一次.
9.一轮:在单循环赛中,各队军出场比赛一次,一场:每两名队员之间比赛一次.
10.轮空:某个选手在不经过于另一名选手角逐的情况下,不战而胜,自动升一级.
11.抢号:在某一个号码位置上同时安排两名运动员,比赛的胜者即抱得该号码的
位置.
12.单淘汰:运动员安排空的秩序由相邻的两名参赛者进行比赛,胜者进入下一轮,
负者淘汰,直到唯一一名未被淘汰的参赛者,就成为这次竞赛的冠军.
二、填空
1、制胜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要素的全面性与结构的合理性、适应能力的广泛性。

2、机遇的特点包括突出性和易逝性,机遇的类型包括直接型与间接型。

3、比赛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个因素组成。

4、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划分为阵型战术、体力分配战术、参赛目的战术和心理战术。

5、按参赛人数划分为个人、小组和集体战术。

6、按战术的攻防性质划分为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和相持战术。

7、场指挥能力的构成:对全局的综合评价能力、抗负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8、传输指挥决策的几条途径:语言、表情与动作、暂停与换人。

9、竞赛规则的基本功能:制约功能、协调功能和促进功能。

10、分组循环赛制包括分组不分阶段循环赛和分组又分阶段循环赛。

11、表现难美性项群制胜因素:美感、创新、稳定、难度。

12、表现准确性项群制胜因素:准确、一致、稳定、适应。

13、隔网对抗性项群制胜要点:快、变、准、全、狠。

14、同场对抗性项群竞赛特点:对球的控制、团队配合和直接身体对抗。

15、快速力量性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智能。

16、速度性项群制胜要点:良好的参赛状态、精心组织、充分完备赛前准备和”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
三简答题
1简述运动竞赛的社会价值。

答:⑴促进人类和平⑷推动经济发展
⑵更新传统观念⑸丰富文化生活
⑶参与政治活动
2运动竞赛有哪些分类。

答:⑴运动会⑹通讯赛
⑵单项比赛⑺表演赛
⑶对抗赛⑻选拔赛
⑷友谊赛⑼测验赛或达标赛
⑸邀请赛⑽等级赛或联赛
3简述高水平竞赛比赛的基本特征
答:⑴目的的综合性
⑵对抗的激烈性
⑶影响因素的庞杂性,随机性及边界的开发性
⑷比赛结果有时存在不确定性
4试述制胜系统的结构内容。

答:包含教练员因素和运动员因素,前者的内容为指导训练的能力,后者包括了战术,技术,智能,心理,运动素质,经验(集体配合),客体因素,主要由使用的器械设备和工具构成。

5为什么说善用机遇及适应与调整能力是运动员稳定发挥的保障?
答:⑴“稳定性”的一般性描述
⑵比赛中机遇的捕获和利用
⑶快速适应和利用比赛环境
⑷应对复杂比赛局面⑸适时调整竞技状态
6简述适应比赛环境需具备的基本能力。

答;⑴自我控制能力⑶应变能力
⑵抗干扰能力⑷有效利用比赛环境的能力
7简述善用机遇的条件。

答;⑴较强的观察力
⑵敏捷的判断结果和果断的决策
⑶丰富的专项运动训练
8简述战术的分类内容。

答;⑴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划分⑷按战术的普适性划分
⑵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划分⑸按战术的共通性划分
⑶按战术的攻防性质划分
9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答;⑴深刻把握项目制胜规律⑷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与集体战术配合关系
⑵培养战术意识⑸重视战术配合
⑶培养战术运用能力⑹加强战术创新研究
10运动竞赛道德失范主体分类。

答:⑴运动员德失范⑷观众道德失范
⑵教练员的道德失范⑸运动竞赛组织管理者的道德失范
⑶裁判员的道德失范
11简述竞赛规则的基本内容。

答;⑴裁判员的名称和职责⑷对犯规运动员的处罚
⑵比赛通则⑸场地器材和设备规格
⑶评定成绩和决定名次的方法⑹各种评分和记录规格
12简述竞赛规程的依据和具体内容
答:竞赛规程根据有关竞赛计划,结合竞赛的规模,目的任务和主办单位的具体条件制定,具体内容如下;
⑴运动会的名称⑹参加办法
⑵运动会的目的任务⑺竞赛方法和采用的竞赛规则
⑶竞赛日期,地点⑻计分及奖励办法
⑷参加单位及组别⑼参加单位的注意事项
⑸竞赛项目
13单循环赛制单淘汰赛的优缺点。

答:单循环优点是:
(1)所有参赛选手都要参加比赛,因此最后的排名非常可靠。

(2)种子编排并不特别重要。

(4)没有一个人被淘汰。

(3)能高效利用多个比赛场地。

(5)竞赛秩序非常重要。

缺点:
(1)需要进行很多场比赛。

(2)出现许多实力悬殊的比赛。

改进:
(1)需要合理安排比赛秩序。

(2)克服单循环应用范围的局限性。

单淘汰赛优点:
(1)组织形式容易被人理解
(2)适合于有大量参与者的比赛。

(3)比赛场次少。

缺点:
(1)每名参赛者只能保证有一次参赛机会。

(2)正确的种子编排难度比较大。

(3)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多个比赛场地。

四论述
1论述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的关系?
答: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是两个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过程。

运动训练是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手段,而竞赛的要求又制约着运动训练的方向,运动成绩通过竞赛得到检验,为社会的公认。

具体如下
⑴目的和时序的异同,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是培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竞赛的直接目的则是使运动员通过训练而获得的竞技能力得以表现并转化为运动成绩,从时序上看,训练和竞赛是人们为达到获得优异成绩这一目的的一个完整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⑵在特定的前提下相互“包容”,尽管在时序上有两个不同,但在特定的前提下,训练过程中包含有竞赛,这些比赛本身就可视作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⑶具有双向制约作用,训练成效制约着竞赛结果,另一个方面,竞赛也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训练,根源在于训练的最终目的只有通过竞赛这条途径才能达到⑷竞赛对训练的检验作用经过一次大的比赛将使今后的训练的方向更加明确,“以赛带练”等形式的特定条件下均可发挥积极作用。

2、论述影响临场指挥效果的因素
答: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实质上是一种瞬时决策,决策与实施决策是两个互相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方面。

具体包括:
(1)威信与知人善任此为影响教练员决策效果的前提条件,教练员在运动员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是临场指挥能够得心应手的重要保障。

优秀教练员具有以下六个显著特点:
1、具有强烈的取胜欲望,
2、在训练中争分夺秒、一丝不苟。

3、在训练中比较严肃,但在其他场合和蔼可亲。

4、和运动员相互信任,关系融洽。

5、性格类型属于严厉型,对人对己都一样。

6、多数作为运动员参加过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

(2)充足的准备教练员的临场指挥看起来灵机一动地作出瞬时决策,但仔细分析,这种瞬时决策往往是在有准备的头脑中形成的,可认为充足的准备是临场指挥的基础条件。

临场指挥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局势发展的若干种可能性作出预测及采取相应措施,即当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时,本方应有几套对策。

2、换人方案
3、暂停的使用
4、临场指挥所用的语言
5、遵循和利用规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