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秩序的概念分析—肖北庚

法律秩序的概念分析—肖北庚

法律秩序的概念分析肖北庚Ξ[内容摘要] 本文从语义分析和一般社会学透视入手,揭示了秩序概念的主观、客观和形式要素,并依这些基本要素为视角,评析了以往理论界关于法律秩序概念的论述,进而,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界定了法律秩序,且在这种界定中对何以这样界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具体论证。

[关键词] 法律秩序 概念 分析法律秩序作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秩序现象是法学理论中一个深刻而重要的课题,历来备受西方法学家关注,我国法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曾进行过多方位探讨。

然由于法学理论界对法律实施与实现缺乏深层研究,加之法制实践无迫切需要,而未深入下去。

今天,当法律秩序成为入世要求下的实践话语,及我国法治进程要求社会秩序从多元混合秩序走向法律秩序时,该理论问题再次凸现,成为21世纪法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话题之一。

理论课题探讨的深入展开,厘清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其逻辑起点和必负责任。

为此,本文以语义分析为视角,结合以往国内外学界对法律秩序内涵的认识,对法律秩序进行概念分析。

一.秩序的语义分析秩序是一个为社会科学广泛使用的术语。

理论家们在多种维度和广泛领域使用这个词。

该词既被用来称谓复杂的社会现象。

“就讨论任何一种复杂现象来说,秩序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①。

人们通常用秩序一词指谓社会大系统。

同时,该词也用来指称生活中的某一具体现象。

例如:“请遵守秩序”②。

依据奥斯丁教授的名言,“对词的深化认识去加深我们对现象的理解。

”因而,对秩序的语义分析是我们把握秩序一词的准确含义进而分析各类秩序现象的必要方法,加之,秩序是贯穿本文的一个关键词,对其进行语义分析,有助于确定本概念的中心含义,克服交流障碍。

再者,对秩序概念进行语义分析也可以发现人们的秩・法学论坛・ Ξ①②Hart :The C oncept of Law ,Ox ford University of Press ,1961,P1.Hayek :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 o Press ,1973,P42湖南师范大学法律系主任、副教授、法学博士。

序意识和对秩序的一般看法,从而解释秩序应包含的内容,为定义法律秩序提供方法论依据。

当然,词语的含义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定社会情境密切相关,语义分析不能就词论词。

“在探究词的意义时,就词论词的做法不足为训,故本书也可以被视为一个描述社会学的尝试。

在各类型的社会情境之间或社会关系之间,有许多重大的差别通常并不是直接显现出来,通过考察相应词语的标准用法,考察这些词语如何取决于具体的社会联系,就可以最清晰地把握这重大的差别。

然而这种考察经常受到忽视。

①”遵循这一思维方式,以下对秩序进行词源意义探索。

在古汉语中,秩和序是分开使用的,秩的主要含义是常规的意思。

“秩,常也。

君则日使人以常膳致。

”②“序”通常指次序。

古人所云的“言有序”。

“序,第次其先后大小。

”“以岁时序其祭祀”等中的“序”都是“次序”的意思。

③秩和序结合为一词,构成“秩序”一词,其含义亦为次序。

“谬玄黄之秩序,古典而不鲜。

”④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人们基本上是从外观形象方面使用秩序一词,将其含义界定在事物之间,先后按一定次序组合的有序性。

这与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形象性直接相关。

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大多通过形象来说明道理和规律、描述现象,把哲理、现象和形象溶合在一起。

⑤随着秩和序结合为一词,该词就逐渐被广泛运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

其词义也不断丰富,在现代汉语中,秩序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指某种行为规范或规则,例如,“遵守秩序”。

这里“遵守秩序”实际上就是指遵守某种行为规范或准则。

⑥第二,指某种比较稳定的状态,常与混乱无序状态对应,例如,“那里秩序很好。

”第三,在描述复杂的现象时,它也可以指某种结构或模型。

例如,“政治秩序。

”第四,古汉语中的次序含义亦被沿用,且在描述具体生活现象时广泛使用。

例如在排队时说“不要扰乱秩序”中“秩序”一词基本上相当于次序的意思。

在英语中,“order ”一词大体相当于汉语中的“秩序”。

该词起源于古希腊“Ordo ”。

在古希腊、罗马,由于哲学、自然科学的发达,该词的含义亦十分丰富了。

当时的政治理论中,人们就开始使用“秩序”一词,同时,把秩序分为内部秩序和外部秩序,并分别用kosm os 、taxis 来指称。

这为以后的理论家把秩序分为自生自发秩序和人造秩序提供了理论渊源。

今天,英文中“order ”一词含义十分丰富,它有时候相当于系统、结构、模式的意思,被人们广泛用作描述复杂现象的术语。

⑦不过,“order ”一词的基本含义还是“次序、顺序”、“有规律的状况。

”⑧可见,英文中的“Order ”一词大体相当于中文中的“秩序”。

不过,“order ”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应用更广泛。

我们透过西方社会学家对“order ”一词的使用,更能窥见秩序的主要内涵。

英国社会学家科亨把西方学者对秩序的理解概括为以下几种意思:(1)社会的可控性,即存在于社会体系中的各种调控因素,包括限制和禁止性因素等。

(2)社会生活的稳定性,如某一社会持续地维持某种状态的过程。

(3)行为的互动性,这是指人们的行为具有相互引起,相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总第21期)①②③④⑤⑥⑦⑧Ox ford Advanced Learner ’s Dictionary O f Current English W ith Chinese T ranslation ,Ox 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P802.哈耶克著《法律、立法和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邢建国等著:《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蒋骥骋:《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62页。

邢建国等著:《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刑建国等著:《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汉语大词曲》,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版,第2304页。

Hart :The C oncept of Law ,Ox ford University of Press ,1961,P1.互补充和配合的特点,因而不是偶然的、无序的。

(4)社会活动中的可预测因素,因为在无序状态中,人们便无法预测社会活动的发展变化,难以进行各种活动。

①尽管这种概括不一定全,例如,秩序一词至少还有结构的形式和模式的含义。

“显而易见,在社会生活中,肯定存在着一致性和常规性的东西,而且社会也必定拥有着某种秩序,人们之所以能够做出预测,预料事件,并与他们的同胞和睦相处,乃是因为每个社会都有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系统或结构的形式或模式;而社会成员正是在这种模式中,以及在与这种模式相符合的情况下过自己生活的。

”②这里,结构的形式或模式就是指秩序。

不过,科亨对秩序理论的概括已大体揭示了社会科学领域里秩序概念所应包含的内容。

以上从语义学等视角对秩序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秩序概念具有多义性,在不同场合和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其内涵是不断改变和发展的。

不过,透过秩序概念的丰富内涵,可透视出该概念在历史流变中永恒不变的基本要素。

一个完整的秩序概念通常应包括主观、客观和形式三个要素。

客观要素是指任何秩序都是人们依据一定规则的互动行为为核心内容。

不管是自生自发的秩序,还是人造的秩序,社会领域中的秩序总以人们的一定行为为核心内容,自然领域里的秩序的客观性在于客观事物之间的为之恰当的联结方式。

主观方面是指人类社会的任何秩序所凝结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即使自生自发秩序中所凝结的行为也带有确保该秩序的维持、绵延的趋向。

形式要素指任何秩序都外在为一定的社会状态,它是主客观要素有机结合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形象把握秩序存在的方式。

秩序在其流变中呈现的这些永恒不变要素就是我们分析法律秩序的前提和基础。

二.科学的法律秩序内涵秩序有多种类型,根据秩序所凝结的社会规范的性质,可将其分为“习俗秩序”、“道德秩序”、“政治秩序”和“法律秩序”。

法律秩序是最为发达形式的秩序,也是本文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概念。

在弄清法律秩序之前,有必要先分析一下目前和曾经学界提出的关于法律秩序的种种观点。

以下依从语义分析中获得的秩序概念的基本要素为根据,对学界的观点进行一定评析,并进而界定法律秩序。

法学界关于法律秩序的概念观点纷呈,以其指称的中心词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等同说。

把法律秩序视为法律的同义词。

西方法学家大多持这种观点。

凯尔森、庞德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

例如,庞德在他的《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就将法律等同于法律秩序。

“法律秩序或作为决定争端之用的一整套权威性批示或根据这种意义上的法律,并不创造这些利益。

③”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法学界曾在引用庞德关于法律秩序的概念时有一明显错误。

引用者把庞德在书中对历史上人们曾在三种意义上使用法律名称中一种视为庞德对法律秩序的解释,把法律秩序解释为“通过有系统地、有秩序地使用政治组织社会的强力来调整关系和安排行为的制度。

”④这里显然曲解了作者的原意。

凯尔森也把法律规范等同于法律秩序。

他在《法律与国家》一书中写到:“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

”“法律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秩序。

”⑤等同说在西方非常流行,以致被西方著名的法学辞典所采用。

《牛津法律大辞典》是这样界定法律秩序的:“法律秩序(legal order )是从法律的立场进行观法律秩序的概念分析①②③④⑤凯尔森著:《法律与国家》,台湾,1970年版,第3、5页。

李顿:《试论法律秩序的概念及构成》,载《法律科学》1989年第6期。

R oscre P ound :S ocial C ontrol Through Law ,New Haven Y ale University Press ,1942,P35.E.E.Evans -Pritchard :S ocial Anthropology ,London ,1951,P19.转引自邢建国等著:《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察,从其组成部分的法律职能进行考虑的,存在于特殊社会中的人、机构、关系原则和规则的总体。

……法律秩序也包括某种原则与规则,如行为的推测等。

法律秩序的这个术语被诸多法学家在不同意义上使用作制度或法律体系,甚至是法律的同义词。

”①等同说把法律秩序归结为法律本身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法律秩序都是基于法律实施的结果。

法律是法律秩序的前提,但两者不能等同。

从逻辑上讲,法律就是法律,法律秩序就是法律秩序,两者混淆不清,势必造成理论混乱。

同时,从理论上看,两者的混同势必影响法律秩序理论的发展,如果把法律与法律秩序等同的话,人们对法律秩序理论的研究就会局限在维护法律秩序的视角,而置法律秩序的组织建设、形式和方法的完善于不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