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孙权劝学》导学案+答案

(完整版)《孙权劝学》导学案+答案

城阳七中年级导学案
姓名班级主备人:韩超编号:(一)文学常识积累
(二)字词句积累
1、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孤岂欲卿.()但当shè()猎即更.刮目相待()肃遂.拜蒙母()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卿今当涂
..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
..耳()()(6)蒙乃.始就学()(7)及.鲁肃过.寻阳()()
(8)卿今者才略
....()()..()(9)即更.刮目相待
(10)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
3、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蒙乃始就学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中考链接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处在道路中间
B 但当涉猎涉猎:粗略的阅读
C 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
2、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3分)
蒙辞以军中多务。

A 吕蒙因为军中事务繁忙而告辞。

B 吕蒙借军中事务多而推托。

C 吕蒙因为军中任务很多而拒绝。

D 吕蒙说军中事务太多了。

3、仔细阅读《孙权劝学》,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3分)
(四)1、通假字
卿今当涂掌事::通,。

邪(yé)::通,。

2、一词多义
⑴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⑶之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 ②忽啼求之.( )
③或以.钱币乞之( ) ⑷若①孰若.孤( )
⑵见①见.往事耳( ) ②关山度若.飞( )
②见.藐小之物( ) ⑸当①当.涂掌事( )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②但当.涉猎( )
3、古今异义古今
博士:
往事:
及:
大:
孤:
更:
过:
但:
4、解释人称的用法。

(1).卿今当涂掌事()(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非复吴下阿蒙()(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归纳文中两个成语,解释并造句。

①解释:
造句:
②解释:
造句:
6、判断下列文言句式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五)拓——拓展延伸。

1、请写出两句读书名言并注明作者、出处。

(1)
(2)
2、请写出两个名人勤学故事。

(1)
(2)
3、说说你最喜欢的三国人物的主要经历、小故事(不少于三个)。

(1)人物:故事:
(2)人物:故事:
(一)答案:《资治通鉴》司马光编年君实政治史学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二)答案:qīng 涉gēng suì
答案:1、当权、当道2、推托3、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4、粗略地阅读5、历史6、于是、就7、到了……的时候;到8、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9、重新;擦擦眼10、认清事物答案:“邪”同“耶”,语气词答案:1、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2、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②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④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⑤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答案:1、A 2、B
紧扣选文内容,围绕“读书”“学”能“大有所益”即可。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 刘向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莎士比亚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芬奇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 约翰森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1、本文主要写孙权的善于劝学和吕蒙的惊人长进。

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2、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议论”来表现吕蒙的惊人长进。

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证明。

3、人物形象:
答案: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
吕蒙—吴国名将,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
鲁肃——吴国谋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8、成语积累
①.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

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②.“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3、总结全文: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了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长进,成年人也是如此。

4、写作亮点: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本文篇幅短小,只用了四句话(孙权说了两句话,鲁肃和吕蒙各说一句),就让人感受到三个人物说话时不同的口吻,并可以揣摩出他们的神态和心理。

如孙权,作为国君,在对部下、爱将的劝说中,既有硬性要求,又不乏温和、现身说法的启发性态度。

吕蒙开始用军务繁重来推脱,后来在孙权的要求、指点和鼓励下,“乃始就学”,体现了他的转变,在大有长进之后,他说的“士别三日”一段话颇有见地,充满自信。

鲁肃是个忠厚长兄,看到吕蒙
“论议”上的长足进展很是高兴,“大惊曰”,他惊异的神情和后面的话表现了他对年轻将领的亲切赞美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