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仓库选址仓储规划

仓库选址仓储规划

1.仓库总体规划应考虑的因素; 2.货物在储存期间的变化; 3.仓库选址的因素
第二节 仓储规划
一、仓储规划
(一)仓库的布局 1.仓库结构类型的选择: (1)仓库的主要功能——指单独储存还是建有分拣、流 通加工、配送等功能. (2)储存对象的性质、类型、数量、外形尺寸 (3)仓库内外环境要求 (4)经济能力,投资额的大小,对经营成本的要求等。
课后作业
1.教材79页第2题:仓储活动的考核指标有哪些? 2.预习第三节。
课后小结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1.仓库的布局 2.储存期间的物资保管。 希望大家结合以前的知识的加以巩固存合理化 1.储存合理化的含义:建立合适的储存条件,对合适的 储存品种进行合适的库存管理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2.储存合理化的具体内容: (1)储存品种结构合理化 (2)储存数量合理化
第二节 仓储规划
(3)储存时间合理化——不宜太长,认真执行“先进先 出”原则。 (4)储存条件合理化——采用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实 行ABC分类管理法、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和现代储存 保养技术、采用集装箱(袋)或托盘等运储装备一体化 的方式。
目录
第四章 仓储管理
第一节 仓储概述 第二节 仓储规划 第三节 仓储业务管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仓库布局的重要内容,掌握总体规 划的一些要求原则及物资可能发生的变化,熟悉仓库储 存合理化的概念;并能根据不同条件正确初步进行仓库 选址。
教学重点
1.仓库的布局、设计 2.仓储合理化 3.仓库选址
教学难点
第二节 仓储规划
(二)储存期间的物资保管 储存期间,货物会发生的变化: 1.质量变化 由于储存时间、储存环境、储存操作都会影响质量。 (3)确定各库房、货物的使用面积和仓容利用率;根据 各种物资的仓容定额,确定每个库房、货场的物资储存 量。 2.具体规划——根据总体规划,具体确定货位并标记。 3.规划调整
第二节 仓储规划
2.仓库设施、设备的配置(设施不同,尺寸不同,作业 方法不同,从而影响布局) 3.仓储面积及参数的确定(有效面积,使用面积等) 4.确定仓库主体构造. 5.仓库附属设施、设备。
第二节 仓储规划
(二)仓库设计 1.设计标准——楼层数、利用高度、产品流程 2.搬运技术 3.积载计划(销量高的或吞吐量达大的产品安排 在距离最短的位置)
第二节 仓储规划
三、仓库选址
(一)影响仓库选址的因素 1.客户条件——首先考虑客户的地理分布,其次也要考 虑客户需要及未来是否发生变化的情况。 2.自然地理条件——考虑地质、气候等条件。 3.运输条件 4.用地条件——考虑地价、地租。
第二节 仓储规划
5.法规制度条件——考虑当地法律、税收制度。 (二)仓库地址的分类 1.以市场定位的仓库 2.以制造定位的仓库 3.中间定位的仓库
第二节 仓储规划
二、仓储合理化
(一)库区与货位规划 1.总体规划 (1)库房、货场储放物资的品种 (2)根据各种物资的堆码要求,确定物资的堆垛形式、 占地面积、垛距、走道等。(主要考虑物资本身性能特 点和地坪承压能力)
第二节 仓储规划
(3)确定各库房、货物的使用面积和仓容利用率;根据 各种物资的仓容定额,确定每个库房、货场的物资储存 量。 2.具体规划——根据总体规划,具体确定货位并标记。 3.规划调整
第二节 仓储规划
(二)储存期间的物资保管 储存期间,货物会发生的变化: 1.质量变化 由于储存时间、储存环境、储存操作都会影响质量。 2.价值变化 (1)呆滞损失:由于市场的变化,导致商品无法按原有 价值流通,最终以降价或报废处理。 (2)时间价值损失:储存时间越长,利息支付越多。 3.维护保养
第二节 仓储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