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 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他呼吁保护儿童纯真 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在当时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总体上看,自然主义 教育运动的盛行,对了解儿童心理提出了更 高、更迫切的要求。
进化论的影响
❖ 在《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1871)中,达 尔文提出“人猿同祖”,并认为人与动物具 有心理上的连续性;《动物与人类的表情》 (1872)则进一步分析了人类与动物表情上 的共性和共同的发生根源。
❖ 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除了与近代社 会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外, 有两大因素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 首先是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 ❖ 其次是进化论的影响。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
❖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随着社会观念 的变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尊重儿童、 发展儿童天性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利用儿 童心理的特点与规律去教育儿童。
进化论的影响
❖ 达尔文不仅从种系演化的途径研究了人类心理的发 生与发展,也从个体变化的途径研究了个体心理的 发生与发展。他认为,通过对儿童的观察研究可以 了解人类心理的发展,并揭示动物心理向人类心理 的演变过程,儿童成了研究进化的最好的自然实验 对象。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记 录而写就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是儿童 心理学领域早期的专题研究成果之一。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 《旧约全书》中的观点是,儿童是被剥夺权 利的、邪恶的人,他们生来就有原罪。这些 天生的罪人需要严加管制,以免变得更为邪 恶。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 《新约全书》中则提到,儿童天生是无罪的, 是善良的,只要环境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 长大就是好人。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 早期的儿童观可以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很好的 反映。儿童最早出现在绘画艺术中,大约在 12世纪,那时画中的儿童不如说是“缩小了 的成人”。
8、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 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展。
9、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模仿学习, 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 学习。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 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 有史以来,儿童多半被认为是成人的雏形, “只是比较小、比较弱、比较笨的成人。随 着年龄的增长,变得强壮聪明起来,显露出 身上确实始终存在的成人特征。”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 在古希腊、古罗马社会,儿童被认为是未来 的公民,接受成人式的任务训练。人们甚至 从未想过,作为儿童,他们有自己的天性。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
❖ 法国思想家卢梭(J.Rousseau)的儿童观集 中体现在他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尔——论 教育》一书中。通过虚构的儿童爱弥尔从出 生到成人的教育过程,提出儿童虽然不是成 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宠物和玩物。他首先是 一个“人”,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的人。成 人要尊重儿童,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 的法则”,应按照他们的本性,考虑他们的 年龄特征。
布什总统的表情
进化论的影响
❖ “尽管人类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心理差异是巨 大的,然而这种差异只是程度上的,并非种 类上的。我们已经看到,人类所自夸的感觉 和直觉,各种感情和心理能力,如爱、记忆、 注意、好奇、模仿、推理等等,在低于人类 的动物中都处于一种萌芽状态,有时甚至处 于一种十分发达的状态。” --达尔文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 一直到17世纪以后,一种全新的儿童概念逐 渐形成,人们开始注意到儿童甜蜜、纯洁、 逗人喜爱的天性,把儿童作为有个性的人来 了解和抚爱了。从此以后,养育健康而又有 成就的孩子就成为父母最关心的事情。
专栏:现代儿童观
❖ 1、 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 的人权。
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 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 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
❖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enius)从人 的本性出发,把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分为四个 年龄阶段,并编写了第一本以儿童年龄特征 为基础,系统讲述科学知识的书《世界图 解》。此外,夸美纽斯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 儿童特点并能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与教 学原则。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
❖ 英国哲学家洛克(J.Locke)提出了“白板 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 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从后天的经验中获得的, 因此,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 教育。在他看来,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9/10 是由教育决定的。他强调要培养儿童的兴趣, 发展儿童的独立能力,并认为良好习惯的培 养应从很小的年龄就开始。
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 13世纪以后,艺术作品中的儿童如天使、圣 婴耶稣、裸体小男孩普托(Putto)等开始像 儿童了。圆脸蛋的小普托出现于14世纪末, 并且很快就成为一种装饰图形而盛行于世。 但儿童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成人社会的一 个组成部分,被点缀在成人之间。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 文艺复兴运动(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的强有力冲 击引起了社会结构和家庭观念的更替,进而导致儿 童观的变革。到15世纪末,出现了很多关心儿童利 益与教育的趋向,印刷术的使用助长了这一趋势, 有关儿童护理与教育的文字材料都流传开来。但由 于文艺复兴的主旨在于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 因而针对儿童的教材多半是古典科目,教育方式也 是强制的、较死板的。
3、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具有 自身存在的价值,他们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
专栏:现代儿童观
❖ 4、儿童是具主体性的人,是在与各种丰富的 活动之中不断建构他的精神世界的。 5、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6、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 越早就开发得越多。
专栏:现代儿童观
❖ 7、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 探索学习,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宝库是其自身与 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