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 月 14 日,地铁万科•杭行道 TOD 复合业态正式发布,以未来都会的引领姿态,平衡了复杂城市需求与有限城市空间的矛盾,给未来城市发展形态开辟新的生长方向。
2022 年亚运会前,杭州轨道总里程将达到 516 公里、15 条轨交线路,“地铁+物业”的 TOD 模式将同步世界,线上线下一体化集成开发模式将成为必然。
高效集成,城市进化的必然趋势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曾说:“城市必须是集中的,只有集中城市才有生命力。
”纵观世界先进城市的发展轨迹,比如:香港、东京、新加坡,高效整合的轨道交通系统,驱动城市迈入集约型开发时代,由表及里渗透着高效集成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场景。
立体城市,引领杭州未来的方向
随着城市能级晋升“新一线”,杭州的国际化已驶入快车道,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提速。
2022 年亚运会前,杭州将建成 15 条轨交线路,总里程达 516 公里,杭州“轨交+物业”的高集成开发成为必然。
未来杭州将围绕轨道交通系统与日常生活单元布局,重塑城市动线、公共空间、业态组合的生态关系,以同步世界都会的演进定律,激活更具空间立体感的高效城市格局。
截止目前,杭州超过30 个“轨道+物业”万科•杭行道应运而生,光是杭州地铁参与开发及投资的 TOD 万科•杭行道就有 7 个。
与此同时,杭州地铁携手万科共同探索实践“轨道+物业”发展模式,以首个落地万科•杭行道地铁万科•杭行道为依托,整体性提升杭州“轨道+物业”的开发水平,为城市和社会进步带来建设性力量。
万科 TOD,加速城市前行的力量
近年来,万科紧跟“轨道上的杭州”总态势,积极寻求“轨道+物业”领域的发展机会,持续推进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
依托空间服务能力,万科在杭州已落地 5 个 TOD 万科•杭行道,分别为杭行道、中城汇、未来之光、黄龙万科中心、五常万科•杭行道,优化杭州城市要素资源配置的同时,深度激发区域活力与价值,推进面向未来的立体城市建设。
五大场景,集成未来的无限可能
地铁万科•杭行道,由杭州地铁、万科首次联袂打造的 TOD 城市范本,邀请尖沙咀、九龙站等经典万科•杭行道的老牌设计公司香港利安担纲设计,将“交通、公园、商业、CASA、办公”五大业态一体化集成,引领未来城市“ONE IS ALL”的复合综合体方式。
Ti-link/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
万科•杭行道坚持地上地下一体化,无缝对接地铁站;业态之间以连廊串联,实现功能空间的互通互联,双体系搭建高效率、高可达、高人气的立体大动脉。
从地铁站出站,直接进入地下商业王国,直行可达中央广场;通过尺度适宜的步行动线,快速触发多业态场景;沿街界面设置了面向城市的开放入口,万科•杭行道将以枢纽商业的姿态,源源不断地将城市人群和活力带进带出。
Mo-mall/多元复合的新鲜生活
以“集成大盒子+独栋 BLOCK+步行外街”的复合业态组合模式,为高效城市注入新鲜美妙的生活灵感。
基于高效生活的核心理念,在单位时间内集合多元化消费内容和消费场景,将更多的时间还给消费者,用于与家人、与朋友消费休闲。
区隔于传统商业,融合零售革新、美学感知、线上线下联动、社群分享等体验,引导城市人群的主动参与互动。
Hi-park/开放共享的城市客厅
五大主题公园景观组团,融入“运动、休闲、娱乐”理念,以人为中心、设计结合自然,形成面向城市开放的共享聚落。
以坐标广场为起点,将人潮自然引入到业态场景;中央广场作为方向座标,构成万科•杭行道与城市之间交融互动的边界,成为整个城市公共区域的延伸;而天空磁场里的运动场地和空中花园,发挥着激活社区行为的作用;同时,预留了值得参与、欢聚、休息的冥想森林、零点公园,使城市人群在绿意盎然的立体式空间里找到情感共鸣。
Co-living/畅享无界的生活方式
万科极小 CASA 开发理念,小空间集成休闲、社交等多样功能,开启一体化的无界生活。
针对现代城市土地高度集约的时代背景,设计师从“空间、功能、配套” 三重维度出发,让空间超越尺度限制,为年轻一代提供一体化的生活解决方案。
Yo-work/创意灵动的孵化平台
规划有面向自由职业者和早期创业团队的创新孵化平台,未来将与周边产业园聚合成商务带,引领杭州城市产业孵化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