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会保护自己ppt

学会保护自己ppt


知识链接
• 监护职责: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人身和财 产进行监督和保护的责任与权利,主要是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负责对未成年 人进行教养。
第五十四条 对违法犯罪的未 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 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 辅的原则。
司法保护
第五十五条 公安机关、人民 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 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 护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身心 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 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根据需 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 理。
漫画A、B、C、D分别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 我们哪方面的保护?
生活万花筒
• 情境1
• 地点:热闹繁华的时代广场 • 一对穿着打扮非常朴素的青年夫妇,背着 行李拦住了一个初二学生问路··· ··· • 其他组同学对情节中同学的表现是否得体 进行记录评价并说明理由
小结:对于问路者,我们要有礼 貌的帮助他人,但是要懂得保护 自己。
• 针对这一问题任选一种方案,猜想如果 采取这种方案,会产生何种后果?
(受害者会越来越多) 1、怕报复,息事宁人
2、以暴制暴 (非法 自己反而成为被告)
3、去勒索其他小同学(非法 害人害己)
4、告诉师长或求助法律(最明智的选择)
新华社台北5日消息在岛内日前发生的一起勒索案中, 被绑架的8岁小学生表现冷静,活用学校所教的反绑 架技巧,不仅保护了自己,还凭借记忆绘出歹徒藏匿 处地形图,协助警方抓获嫌犯。 据警方介绍,台北 县鹭江小学8岁男孩黄某遭绑架后,为保护好自己, 与歹徒相处过程中不吵不闹。嫌犯游某要其打电话给 其母时,小黄还假意称:“叔叔很好,买麦当劳给 我。”要母亲把钱交给嫌犯,借此降低嫌犯行凶的可 能性。 7月31日下午被嫌犯释放后,小黄比较清晰地 描述出了嫌犯的相关特征、绑架他时所走路线及周边 环境特征,还画出了歹徒藏匿处的内部陈设。这些线 索帮助警方在21小时内成功破案。令警员惊叹的是, 他的记忆几乎与现场完全一致。
• 情境3 • 地点:较偏僻的小区 • 两个穿着打扮时髦的青年男子拦住了两个 初二男生,并搜查他们是否有钱物·· · ·· · • 假如你是其中一名学生你会怎么处理? • 如果你激情了这两名男子的相貌特点,事 后可不可以找家人去教训他们,为什么?
小结
• 首要原则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其次 是要冷静巧妙地与歹徒周旋,并设法摆脱 他,同时寻求机会报警向他人求救,学会 依法维权。
材料一:2009年2月10日中国法院网讯:阳阳(化名)系 马鞍山某中学初二学生,今年刚满十四周岁,父母双双外 出打工平时对其疏于管教,阳阳沉迷网络无心读书。为上 网,竟模仿电视镜头独自一人深夜尾随单身女性实施抢劫。 2009年2月9日,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法院以抢劫罪 判处阳阳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宣告缓刑一年六个月,并 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 材料二:预防青少年犯罪一直是我国法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 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黄色、暴力文化的腐蚀,家庭不当 教育,学校责任感缺失等多方面原因,加上青少年自身法 制意识薄弱、善恶观念模糊,不少青少年铤而走险,不幸 走上犯罪道路。
5、“( ) A、不能相信任何人 B、增强自我 保护意识,避免受到伤害 C、必须防备他人,不轻易与人交往 D、我 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6、家庭保护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道 屏障。下列做法能体现家庭保护的是( ) A.对子女的期望融化在日常细微的言传身教 中 B.百依百顺,自由放纵 C.骄纵溺爱,有求必应 D.管教无方,粗暴生硬
以上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反勒索五招”是指: 一、衡量歹徒人数及发生地点是否对自 己有利; 二、尽量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三、找借口婉言拖延,寻求脱身机会; 四、伺机遁逃; 五、牢记歹徒的姓名、身形、特征以及 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过程。
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 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 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 年人辍学。该规定属于( ) A 社会保护 B家庭保护 C学校保护 D司法保护 2.有一部电视剧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该 剧说的是只要自己的妻子和别的男士一说话, 该剧的男主人公就会将妻子暴打一顿。此种侵 害属于( ) A.家庭暴力侵害 B.学校暴力侵害 C.社会暴力侵害 D. 其它侵害
3、未成年人遇到小偷行窃并深感力量悬殊的 情况时,较好的办法有( ) ①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 ②记住歹徒的相 貌特征,注意歹徒去向,并告知公安人员 ③迅 速告知大人,由大人处理 ④奋不顾身,挺身而 出抓住罪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小青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突然自家的门铃响 了,小青立即上前开了门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做事情非常的麻利 B.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C.非常的勇敢和坚强 D.应当装作没人在家
七、课外作业 完成课堂精炼的相关练习
(1)材料一中阳阳是怎样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 (1)父母对他缺乏管理和教育,没尽到家庭保护的职责;自 身判断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不能抵制不良诱惑,道德观 念、法制观念淡薄,不能防微杜渐。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共筑安全防护 网? ①国家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② 社会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③学校依 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的身心健康,及时教育和矫正未成年人的 不良行为④家庭要依法履行对子女的抚养、监护的职责,提 供良好的家庭环境。⑤未成年人个人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和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自己的不良行为,从小加 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 情境2 • 地点:某安静生活小区的一家门口,一穿 着打扮体面的中年男子,正敲着某家门, 屋内有一独自在家的12岁女生··· ··· • 其他组同学对情节中同学的表现是否得体 进行记录评价并说明理由
小结:
• 独自在家的未成年人不得给陌生人开门, 如遇紧急情况也必须先打电话请示父母或 叫小区保安。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或技巧。
2、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 社 会保护的基本内容。
二、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带着大屏幕上的问题认真预习课本 P52~P56的内容,并勾画出相应答案. 1、远离暴力侵害,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做? 2、我们如何积极寻求他人帮助和社会保护? 3、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了哪些方 面? 4、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 法保护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