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违章操作十大行为、习惯性违章心里因素、分析
违章操作十大行为、习惯性违章心里因素、分析
违章操作10大行为
6、攀、坐不安全位置。如攀、坐在平台护 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等高处及可移动 部位等。
违章操作10大行为
7、在起吊物、危险悬挂物下作业、停留 、休息,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无安全设 施和安全措施的。
违章操作10大行为
8、严谨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 、检查、调整、清扫等工作的。
违章操作10大行为
9、工作中,作业人员有干扰和分散注意 力的行为。如酒后作业,带病作业,疲 劳作业,带情绪作业等。
违章操作10大行为
10、在必须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和 作业或场所中,忽视其使用或未能正确 使用。如未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未戴 防护手套,未穿绝缘鞋,未戴安全帽, 未戴呼吸护具,未佩戴安全带。在有外 露旋转部件的设备旁作业,长头发不戴 工作帽,操纵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 手套。
习惯性违章心里因素
3、贪图安逸 在工作中不求上进,缺乏积极性,平时不注意学习,技术 水平一般,自我保护意识差。与其他人一起工作还可以,一 旦自己独立工作,哪怕是从事简单的工作,都有可能发生事 故。某年夏天,某厂的一台换热器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拆 装换热器的主要工作是先拆卸螺栓,当时要拆装M24的螺栓 150个和M20的栓900个。面对这么大的工作量,天气又太 热,再加上旁边的一些设备和管道,使干活空间很小,大家 干得衣服都湿透了,一名检修工就索性扔掉手套,将衣袖高 高卷起,兴高采烈地拧着螺栓,因用力过猛,扳手突然打滑 ,胳膊一下子碰到了旁边的一根伴热管上。由于没有工作服 保护,尽管经医院治疗,还是在胳膊上留下了一大块疤痕。 这就是因贪图安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违章作业导致事故 的典型案例。
习惯性违章心里因素
3、继承性 有些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不是自己发明的 ,而是从一些老师傅身上“学”、“传”下来的 。当他们看到一些老师傅违章作业既省力,又没 出事故,也就盲目效仿。这样就把不良的违章作 业习惯传给了下一代,从而导致某些违章作业的 不良习惯代代相传。
4、排它性 有习惯性违章的员工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总 认为自己的习惯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 ,而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艺和操作方式,即使是被 动参加过培训,但还是“旧习不改”。
违章操作10大行为 习惯性违章心里因素 何时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
生产部一车间 赵俊 2014.1.3
违章操作10大行为
1、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如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 动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
违章操作10大行为
2、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实效。包括拆除安全装置 ,让安全装置失效,人为调整让安全装置失去作、麻痹心理 某厂的一名女工在立式压力机上操作,上模下 模行程很慢,通常都认为不会出事故,因行程较慢, 即使手碰到上模也来得及抽脱开,但这位女工的手 还是被压伤。分析其心理活动特征:一是因上模具 行程慢产生不会压住手的麻痹思想;二是注意力不 集中,眼睛不注意上模具的下行情况,注意力转移 至压力机以外的事物上;三是操作过程中没把手抽 离模腔。分析其心理过程是:麻痹——不注意—— 忘记——触觉迟钝。其主要是麻痹心理问题。
习惯性违章心里因素
习惯性违章心里因素
2、缺乏安全知识,不知不觉违章 对正在进行的工作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根本不了解或一知半 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和习惯。对用生命和血的教训换来 的安全操作规程知之甚少,因而出事的可能性就大。有这样一 个案例:199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谢某依 照惯例进行夜间巡检,按照包机制度要求来到合成车间铜洗岗 位变电所进行例行检查。当谢某打开一台铜液泵电路控制柜时 ,发现控制电路的三相线中有一相的保险丝熔断了。心想,问 题不大,找一截保险丝换上就是了……就在这么一个念头的驱 动下,竟然连动电最起码的常识都忘了,徒手找来一段保险丝 准备把熔断的地方接上。就在谢某拿保险丝触到断点的瞬间, 可怕的一幕发生了,随着一束刺眼的电弧光闪过,谢某被重重 地击倒在地,大脑一片空白,踉踉跄跄地爬出了变电所, 痛苦地呻吟着被送往医院救治。经诊断,其的面部和右手 受到电弧不同程度的灼伤,治疗期间正赶上春节,全家人这个 年都没有过好。就因为缺乏安全知识,不知不觉违章,就被电 老虎狠狠地教训了一回。
习惯性违章心里因素
2、顽固性 习惯性违章具有顽固性、多发性的特点。如进入施 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紧下颌带这条规定已经讲了 多少年,但实际上总有一部分员工有章不循,进入施工 现场不正确戴好安全帽。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劳保用品要 穿戴规范,劳保鞋不能拖着穿,但在今年春检的相互交 叉安全检查中,查到某车生产岗位的何某把劳保皮鞋当 拖鞋穿,接着我们又去查该车间的安全培训记录,发现 该车间在3月份的培训记录中清楚地写到“不能把皮鞋 拖着穿”,并且上面还有何某的签字。这说明习惯性违 章确实非常顽固,要改变或消除受心理支配的不良习惯 并非易事,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员持之以恒地对职工进 行教育,对这些违章现象进行查处。
习惯性违章心里因素
一.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特点
1、麻痹性 有人曾经做过温水煮蛙的实验,把两只青蛙 分别放入已经烧开的锅里和一个刚烧温的锅里, 放入沸水锅里的青蛙会立即从沸水锅里拼命蹦出 来,而放入温水锅里的青蛙,由于水温的适宜, 仍然在锅里无动于衷,结果被煮死。在日常的安 全生产中,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与这个实验有异曲 同工之处,违章的人一时没有发生事故的,就如 同温水中青蛙没有被立即煮死一样,“水温”还 没有升到使“青蛙”死亡的“沸点”。如果每次 习惯性违章都必然导致自我伤害或使他人受到伤 害,也许就不会去做“温水之蛙”了。
违章操作10大行为
3.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包括用手代替手
动工具,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
,而用手直接拿工件进行机械加工。
违章操作10大行为
4.物体存放不当。包括工具、材料
、产品、半成品、不按类别、不按规 定的位置、场所存放。
违章操作10大行为
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包括未经安全管 理人员允许就进入警示危险信号及标志 牌指示的危险区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