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预测范围与预测时段
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调查评价范围保持一致,预测层位为基岩风化孔隙裂隙含水层。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段要求,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和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为污染发生后的100d 、1000d 和14a 。
2)情景设置
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拆解车间地面按照相应要求做好防渗要求,正常状况下地下水环境影响在可控范围内,故项目仅对事故工况下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
以保守为原则,取废矿物油产生量的5%泄漏,经由包气带渗入地下。
根据前述分析,汇水面积15000m 2,根据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可知,项目场地包气带底层岩性为碎石及层块石,渗透系数可达 2.0m/d ,属于强透水性。
故认为车间地面一旦破损,废矿物油将随初期雨水全部进入含水层,渗漏量为65.8m 3/a 。
3)预测方法及参数选取
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预测层位基岩风化孔隙裂隙含水层,上层碎砾石层,透水不含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项目采用一维半无限长多孔介质主体一端为定浓度边界和一维无限长多孔介质主体示踪剂瞬时注入的解析法对拆解车间事故工况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具体方法如下: ⎪⎪⎭
⎫ ⎝⎛++⎪⎪⎭⎫ ⎝⎛-=t D ut
x erfc e t D ut x erfc C C L D ux L L 2212210 式中:x —距注入点的距离,m ;
t —时间,d ;
()t x C ,—t 时刻x 处的示踪剂浓度,g/L ;
0C —注入的示踪剂浓度,g/L ;
u —水流速度,m/d ;
L D —纵向弥散系数,m 2/d ;
()erfc —余误差函数。
()()t D L e L ut x e t D w n m
t x C 422,-=-π
式中:x —距注入点的距离,m ;
t —时间,d ;
()t x C ,—t 时刻x 处的示踪剂浓度,g/L ;
m —注入的示踪剂质量,kg ;
w —横截面面积,m 2;
u —水流速度,m/d ;
e n —有效孔隙度,无量纲;
L D —纵向弥散系数,m 2/d ;
π—圆周率。
通过收集项目所在区水文地质资料,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参数见表6.2-11。
表6.2-11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参数选择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