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AQSCBZH01受控状态:受控交通运输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套资料汇编编制单位:XX咨询有限公司适用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编制时间:2019年9月目录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6)1.1 分级管控目的 (6)1.2 分级管控的依据 (6)1.2.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6)1.2.2 企业安全生产资料 (7)1.3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7)1.4 名词解释 (8)1.4.1 风险 (8)1.4.2 可接受风险 (8)1.4.3 重大风险 (8)1.4.4 危险源 (8)1.4.5 风险点 (8)1.4.6 危险源辨识 (9)1.4.7 风险评价 (9)1.4.8 风险分级 (9)1.4.9 风险分级管控 (9)1.4.10 风险控制措施 (9)1.4.11 风险信息 (9)1.4.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1.5 企业概况 (9)1.6 职责 (10)1.6.1 总经理职责 (10)1.6.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10)1.6.3 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 (10)1.6.4 各运输车队 (11)1.7 工作程序和内容 (11)1.7.1 工作程序 (11)1.7.2 准备阶段 (11)1.7.3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13)1.7.4 风险点确定 (15)1.7.5 危险源辨识 (16)1.7.6 风险评价 (18)1.7.7 风险控制措施 (22)1.7.8 风险分级管控 (24)1.8 文件管理 (25)1.9 绩效考核 (26)1.9.1 成果 (26)1.9.2 效果 (26)1.9.3 绩效考核 (27)1.10 持续改进 (27)1.10.1 评审 (27)1.10.2 更新 (27)1.10.3 沟通 (28)第2章安全总则 (29)2.1 编制目的 (29)2.2 编制依据 (30)2.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30)2.4 适用范围 (31)2.5 职责分工 (31)2.6 单位基本情况 (32)第3章风险识别评价 (33)3.1 评价方法 (33)3.2 车辆行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措施 (34)3.2.1 识别道路运输中的危险源 (34)3.2.2 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其特征 (37)3.2.3 车辆、货物的不安全状态及其特征 (44)3.2.4 运输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其特征 (47)3.3 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52)3.4 车辆行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2)3.5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点统计表 (101)3.6 交通运输企业风险分级 (141)第4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216)4.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 (216)4.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216)4.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217)4.4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218)4.5 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 (220)4.6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223)4.7 重大安全风险公示制度 (227)4.8 安全风险变更管理制度 (229)4.9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档案管理制度 (231)4.1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监督考核及奖惩制度 (234)4.1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沟通制度 (235)4.1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育培训制度 (237)4.1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检查与考核制度 (241)第5章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 (244)5.1 风险管理培训教材 (244)5.1.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244)5.1.2 风险管理的内容 (245)5.1.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267)5.2 风险管理培训记录 (269)5.3 风险告知培训记录 (304)5.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 (321)第6章附表 (342)6.1 设备设施清单 (342)6.2 作业活动清单 (343)6.3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344)6.4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345)6.5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346)6.6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349)6.7 风险告知卡 (350)企业基本信息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1.1分级管控目的结合本企业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
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1.2分级管控的依据1.2.1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GB/T 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792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6441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T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安监总管四〔2016〕6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4)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的决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3号1.2.2企业安全生产资料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内部安全操作规程企业组织机构划分图1.3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经过对本公司工作场所及经营线路的现场调查分析,同时对企业现有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行适应性分析,确定本次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见表1。
1.4名词解释DB37/T 2882-201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4.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注:改写GB/T 23694—2013,定义2.1。
1.4.2可接受风险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1.4.3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1.4.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1.4.5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1.4.6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1.4.7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4.8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1.4.9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1.4.10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1.4.11风险信息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4.1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
1.5企业概况1.6职责1.6.1总经理职责总经理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行负第一责任。
其主要职责应包括:(1)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人力、物资等资源;(2)成立体系建设推动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小组,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3)组织制定风险分级管控的相关制度,确定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职责与责任,并定期进行督导、考核;定期组织对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估;(4)发动全员参与风险辨识。
1.6.2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和运行的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制定风险判定准则、风险点辨识、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管控措施的制定,负责确定管控层级和运行的更新、评估等。
1.6.3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承担专门工作小组的管理工作和方案的实施;负责本指南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负责对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1.6.4各运输车队负责组织本车队全体员工参加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并及时更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1.7工作程序和内容1.7.1工作程序风险分级管控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制定判定准则;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公告;持续改进规范文件管理。
1.7.2准备阶段1.7.2.1组建工作机构,业务培训组建组织机构。
企业成立以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领导。
成立以安全机构负责人为组长,安全管理人员、设备技术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各车间安全、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具体组织、承担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全员培训。
聘请青岛顺昌检测评价有限公司的专家分层次、分阶段讲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有关知识和标准,理解标准、统一认识、掌握方法。
各部室、车间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对本单位的风险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进行培训,培训记录登记建档。
1.7.2.2收集资料工作小组收集和研读企业的相关资料,在专家指导下,熟悉分级方法和工作步骤,开展初步现场调查,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工作场所概况,编制风险分级评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