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0600SLM 山东蓝盟防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0600SLM008-2017高分子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2017-08-18发布2017-08-18实施山东蓝盟防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2)引言 (3)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分类与命名 (4)5技术要求 (4)6试验方法 (5)7检验规则 (6)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前言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三年,到期复审。
本标准由山东蓝盟防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蓝盟防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世宁、王连国。
高分子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分子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乳型合成高分子树脂为主要原料,配以耐腐蚀性的其它树脂和助剂反应而成的双组份的高分子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
该产品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防护、防腐、防水,例如:地下综合管廊、自来水厂、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处理厂混凝土结构的防护,输水管道的防护,发电厂晾水塔内壁防腐,垃圾掩埋厂混凝土结构的防腐防水及钢结构防腐防水。
因该材料无毒,也适用于食品工业、生物工程、制药等工业厂房以及混凝土结构的防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涂料用原材料取样GB/T9274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GB/T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12573水泥取样方法GB/T23445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T16777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9750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13491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T9266-2009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1732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HG/T2458涂料产品检验、运输和贮存通则GB9154-88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坏性测定法JC1066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高分子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Polymer polymer waterproof and anti-corrosive coating以水性环氧树脂、氟碳树脂乳液、聚丙烯酸酯乳液、乙烯-乙酸烯酯等聚合物乳液和无机材料为主要原料,加入填料及其它助剂配制而成,经水分挥发和无机原料水化反应固化成膜的双组份防腐防水涂料。
4分类与命名4.1分类产品按物理力学性能分类为:强腐蚀Ⅰ型、中腐蚀Ⅱ型、弱腐蚀Ⅲ型。
每种型号由A组、B组两组份组成。
4.1.1Ⅰ型分为:底涂重量比为A:B4:9面涂重量比为A:B6:4罩面剂重量比为A:B1:14.1.2Ⅱ型分为:底涂重量比为A:B4:8面涂重量比为A:B5:6罩面剂重量比为A:B1:14.1.3Ⅲ型分为:底涂重量比为A:B4:8面涂重量比为A:B7:9罩面剂重量比为A:B1:1注:在重腐蚀的环境下,建议面涂表面涂刷罩面剂。
4.2命名4.2.1产品按下列顺序命名:产品名称、类型、产品标准代号和顺序号。
4.2.2高分子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标记为:LV-高分子聚合物防水防腐涂料(Ⅲ型)Q/0600SLM008-2017。
5技术要求5.1一般要求产品不应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所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和环保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JC1066-2008中4.1中的A级的要求。
5.2外观产品的两组份经分别搅拌后,其液体组份应为无杂质、无凝胶的均匀乳液:固体组份为无杂质、无结块的粉末。
表1项目要求外观A料B料液料粉料气味无毒无味无污染5.3物理学性能产品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下表2的要求。
表2名称项目单位Ⅰ型Ⅱ型Ⅲ型底涂干燥时间(25℃)表干h≤2≤2≤2实干h≤6≤8≤8固含量%≥55≥55≥55粘结强度Mpa≥1.8≥1.5≥1.5极限延伸值mm≥0.5≥0.5≥0.5抗渗性Mpa≥0.5≥0.5≥0.55.4耐腐蚀性能产品耐腐蚀性能应符合下表3的要求。
表3名称项目Ⅰ型Ⅱ型Ⅲ型面涂耐化学试剂(7d)硫酸≤20%不脱落≤10%不脱落≤2%不脱落氯化钠≤36%不脱落≤36%不脱落≤36%不脱落饱和氢氧化钙不脱落不脱落不脱落抗冲击性,J≥2.0≥2.0≥2.0洗刷性,次≥100≥100≥100人工污水(天然污水100倍)不脱落不脱落不脱落冻融循环,-30℃:4h,室温:2h,60℃:2h(25次)不脱落不脱落不脱落5.5净含量允许短缺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6试验方法6.1一般要求6.1.1标准试验条件实验室标准实验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
试验室标准试验条件符合GB/T9278-2008。
6.1.2试验准备试验前样本及所有器具应在标准条件下至少放置24h。
6.2外观用玻璃棒将液体组份和固体组份分别搅拌后目测。
6.3干燥时间表干时间按GB/T16777-2008中的16.2.1的测定,实干时间按GB/T16777-2008中的16.2.2测定。
6.4固含量将样品按生产厂指定的比例(不包括稀释剂)混合均匀后,按GB/T16777-2008第5章的规定测定。
干燥温度为(105±2)℃。
6.5粘结强度6.5.1实验器具按GB/T16777-2008中7.1.1准备。
6.5.2试样制备试验前准备好的混凝土试块、工具、涂料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小时以上。
底涂要求:取五块符合GB/T50081-2002的混凝土试块,用2号砂纸清除表面浮浆,按生产厂要求在混凝土试块的成型面[(70*70)mm]上刷底涂料,干燥后按生产厂要求将样品搅拌20min涂抹在成型面上,涂膜的厚度大于等于1.5mm,分6-10次涂覆,横竖交叉进行,每道厚度大约(0.3±0.1)mm,后道涂覆应在前道涂层实干后进行,两道间隔时间为6h左右,在标准条件下静止168h,然后将养护好的试块放在(40±2)℃干燥箱中48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制备五个试件。
6.5.3试验方法按GB/T16777-2008第7章A法或GB/T23445-2009中7.6.3.1进行测定。
6.6极限延伸值按GB/T16777-2008进行测定。
6.7抗渗性按GB/T23445-2009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测定。
6.8耐化学试剂性面涂要求:将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后的样品按生产厂要求机械搅拌20min,静止3min左右,以减少气泡,涂在铁棒上,试样制备时分6-7次涂覆,试样厚度大于等于1.5mm,每道厚度大约(0.3±0.1)mm,后道涂覆应在前道涂层实干后进行,两道间隔时间为6h左右。
待达到标准厚度,在标准条件下静止96h,在(40±2)℃干燥箱中处理48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按GB/T9274-1988中甲法的规定进行测定,分别浸入相应的稀释溶液中168h,在恒温下观察,按照Ⅰ型、Ⅱ型、Ⅲ型耐化学试剂试验,如3块试样中有2块未出现脱落现象可评定为不脱落。
6.9净含量允许短缺量按JJF1070规定执行。
6.10耐洗刷性按GB/T9266-2009进行测定。
6.11抗冲击性按GB/T1732进行测定。
6.12耐冻融循环性按GB9154-88进行测定。
7检验规则7.1出厂检验7.1.1所有产品需经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7.1.2出厂检验项目:出厂检验项目为干燥时间、固含量、粘结强度、极限延伸值、抗渗性、耐化学试剂。
7.1.3组批:以同一类型的200t产品为一批,不足200t也作为一批。
7.1.4抽样:按GB2829-2002抽样。
7.2型式检验7.2.1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一次。
7.2.2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鉴定时;b)原材料、配方、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c)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d)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7.2.3抽样产品的液体组份抽样按GB/T3186-2006的规定进行,配套固体组份的抽样按GB/T12573-2008中袋装水泥的规定进行,两组份共取5kg样品。
7.3判定规则7.3.1单项判定外观质量符合5.2规定时,则判该项目合格。
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不透水性、耐化学试剂性试验每个条件均符合5.3和5.4规定,则判该项目合格。
抗渗性试验结果符合5.3规定,则判该项目合格。
其余项目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符合5.3和5.4规定,则判该项目合格。
7.3.2综合判定在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中所有项目的检验结果均符合5.1、5.2、5.3和5.4全部要求时,则判该项目合格。
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指标不符合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时,允许在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进行单项复验,若该项仍不符合标准,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标志8.1.1标志按GB/T9750-1998规定执行,如需稀释,应明确稀释比例。
8.1.2产品包装上应有印刷或粘贴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a)产品名称;b)产品型号和产品标记;c)双组份配比;d)生产厂名,厂址;e)生产日期、批号和贮存期;f)净含量;g)商标;h)运输和贮存注意事项。
8.2包装按GB/T13491-1992中二级包装要求的规定执行。
产品的液体用带盖的塑料桶包装,粉料用塑料袋包装,固体组份包装应密封防潮。
包装好的产品上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8.3运输本产品为非易燃易爆材料,可按一般货物运输。
运输时应防止雨淋、暴晒、受冻、避免挤压、碰撞,保持包装完好无损。
8.4贮存产品在运输贮存时,按HG/T2458-1993进行,贮存期在包装标识上明示。
产品应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场所贮存,液体组份贮存温度不低于5℃。
产品自生产之日起,在正常运输、贮存条件下保质期为六个月,六个月后重新检测,性能符合要求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