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节课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节课


• 我国目前运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每秒峰值 我国目前运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每秒峰值 运算速度11万亿次的曙光4000A 11万亿次的曙光4000A, 运算速度11万亿次的曙光4000A,号称中国信 息技术领域的“三峡大坝”。它使我国成为世界 息技术领域的“三峡大坝” 上继美、日之后第三个跨越10 10万亿次计算机研发 上继美、日之后第三个跨越10万亿次计算机研发 和应用的国家。 和应用的国家。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第一台计算机
2.计算机的发展(以电子元件来划分发展阶段) 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元件来划分发展阶段 来划分发展阶段)
时代 一 二 三 四 年 份 1946~1957 1958~1964 1965~1971 1972~现在 1972~现在 逻辑元件 电子管 晶体管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 速度( 速度(次/秒) 万 十万 百万 千万
2005年11月,IBM正式向业界宣布,安装在美国 年 月 正式向业界宣布, 正式向业界宣布 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的蓝色基因/L超级计 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的蓝色基因 劳伦斯 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的蓝色基因 超级计 算机创造了每秒钟280.6万亿次运算的性能纪录, 算机创造了每秒钟 万亿次运算的性能纪录, 万亿次运算的性能纪录 峰值速度甚至达到367万亿次。被称为上世界最快 万亿次。 峰值速度甚至达到 万亿次 的计算机。 的计算机。
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第二节 信息处理工具 计算机
一.信息的数字化 二.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三.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核心——中央处理器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核心——中央处理器 —— 四.计算机中的信息存储信号 1.模拟信号 特点:用实物或电压、 特点:用实物或电压、电流等连续变化着的物理 量来表示相应的不断变化的实际信息。 量来表示相应的不断变化的实际信息。 缺点:信息容易失真。 缺点:信息容易失真。 2.模拟信号 2.模拟信号 特点:把实际信息编成以0 表示的二进制代码。 特点:把实际信息编成以0或1表示的二进制代码。 优点:传输受外界影响小,便于借助网络传输。 优点:传输受外界影响小,便于借助网络传输。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输入设备
中央处理器
硬件系统 计 算 存储设备 机 系 统 输出设备
系统软件 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
三、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 )
1.中央处理器的组成 1.中央处理器的组成 器 中 央 处 理 器 器 的 的
2.生产 的两大厂商: 2.生产CPU的两大厂商:Intel与AMD 生产 的两大厂商 与
3.IT业第一定律 业第一定律——摩尔定律 业第一定律 摩尔定律
1965年 1965年4月,当时还是仙童公司电子工程师的摩尔 当时还是仙童公司电子工程师的摩尔 在《电子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预言,半导体芯片上 电子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预言, 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翻一番。 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翻一番。1975 年他又提出修正说,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将每 年他又提出修正说,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将每 18个月翻一番。如今这一定律已成为“IT行业第一 18个月翻一番。如今这一定律已成为“IT行业第一 个月翻一番 定律” 定律”
2. 常见的输出设备
二、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结构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 诺依曼结构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控制器
输入设备
主存储器
输出设备
运算器
冯·诺依曼结构的特点 诺依曼结构的特点
• 采用二进制 • 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 鉴于冯 诺依曼 诺依曼对计算机发展 鉴于冯·诺依曼对计算机发展 所作出的突出的贡献, 所作出的突出的贡献,人们 把他尊称为“计算机之父” 把他尊称为“计算机之父”
小知识:中国自己的 小知识:中国自己的CPU
为什么要研制中国 自己的CPU? ? 自己的
龙芯
凤芯
四、计算机中的信息存储
1.计算机中存储器的分类 1.计算机中存储器的分类 ROM---Read-only memory 存储器 存 存储器 CMOS 存 储 RAM---Random-access memory 器 机存 存储器 存 存 存储器 U
内存条(内存储器、 内存条(内存储器、RAM) )
CMOS(内存储器、ROM) (内存储器、 )
软盘(外存储器) 软盘(外存储器)
硬盘(外存储器) 硬盘(外存储器)
光盘(外存储器) 光盘(外存储器)
U盘(外存储器) 盘 外存储器)
五、计算机中信息的输入输出(I / O) 计算机中信息的输入输出( ) 1. 常见的输入设备
信息技术的发展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Information Technology 1.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名称: 名称:ENIAC 中国第一台计算机 时间: 时间:1946年 年
诞生于什么时候? 诞生于什么时候?
地点: 地点:美国 基本用途: 基本用途:科学计算 年 1958年 1958 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国防事业
2009.9.1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五次信息革命 2.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五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形成 第二次信息革命: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信息革命: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 第三次信息革命:造纸术、 第四次信息革命: 第四次信息革命:电报电话的发明 第五次信息革命: 第五次信息革命:微电子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 的应用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