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方实测实量实施方案

第三方实测实量实施方案

第 5 页 共 5 页
质量目标、落实质量要求。 5.2.1.2 技术部进行砌筑深化设计,绘制完成砌筑放线图、砌筑排砖 图、砌筑构造深化图、水电定位图,编制砌筑工程施工方案和二次构 件施工方案,报监理审核确认。 (1)不同户型的每片墙都必须绘制砌筑排砖立面图、皮数杆立面图、 门窗洞口立面图、水电定位图,排砖图和门窗洞口立面图上必须注明 三角块、 窗台卧梁、 门洞过梁、 空调洞预制块等二次构件位置和尺寸。 (2)砌筑构造深化平面图必须注明反坎、构造柱等二次构件的位置 和尺寸,并报监理、业主及设计确认。 5.2.1.3 根据施工方案,做砌筑施工样板、户型样板,项目部组织质
第 8 页 共 8 页
5.4.1.1 项目工程部、 技术部、 质量部对劳务班组进行质量、 技术交底, 根据合同要求确定地坪施工范围,制定质量目标、落实质量要求,地 坪质量一次性总体合格率不低于规范要求。 5.4.1.2 项目质量部根据施工方案,落实质量控制措施。 5.4.1.3 根据施工方案,做地坪施工样板,项目工程部组织技术部、质 量部及操作班组进行样板验收。 5.4.2 地坪施工过程中 5.4.2.1 质量部对地面基层进行检查验收,重点关注基层清理、浇水、 灰饼情况。 5.4.2.2 工程部及质量部督促班组在砂浆初凝前检平整度, 不合格点实 时整改。 5.4.2.3 工程部督促劳务及时进行浇水养护。 5.4.3 分层地坪完成后 5.4.3.1 养护完成后,总包及时完成控制线,逐层按照本方案要求进行 实测实量,建立地坪实测实量档案。 5.4.3.2 地坪完成15天后,进行空鼓开裂检查、整改。 六、实测实量观感质量及重要节点要求 6.1、混凝土观感要求:1、无露筋、蜂窝、孔洞、烂根、夹渣 2、无涨模、缺棱掉角、楼板开裂 针对以上观感要求,项目技术部要制定预控措施,同时项目部质检人 员在巡检过程中,一旦发现以上问题,马上进行处理和隐蔽,务必在 第三方检测小组检查前规避掉。
11 12 13 14 15 16 17 抹 灰 工 程
墙面表面平整度 墙面垂直度 净高(有爆板) 顶板水平度(有 爆板) 阴阳角方正 开间/进深
靠尺、塞尺 靠尺 测距仪 激光投线仪、 塔尺 阴阳角尺 测距仪 激光投线仪、 钢卷
方正性
[0,10]mm

地面表面平整度 [0,4]mm
18 19
靠尺 激光投线仪、 钢卷
第 9 页 共 9 页
6.2、砌筑节点1: (1) 门窗框预制块:采用预制混凝土块、实心砖;空心砖墙体则 在门窗洞边200mm内的孔洞须用细石混凝土填实; 预制块或实心砖的 宽度同墙厚; 长度不小于200mm; 高度应与砌块同高或砌块高度的1/2 且不小于100mm;最上部(或最下部)的混凝土块中心距洞口上下边 的距离为150~200mm,其余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600mm,且均匀分 布。 (2) 现浇窗台板:宽同墙厚,高度≥120mm,每边入墙内≥200mm (不足200mm通长设置) ; (3) 洞口(大于600MM)的过梁:同墙宽,入墙不少于250mm 6.3、砌筑节点2: (1) 无断砖、通缝、瞎缝; (2) 墙顶空隙的补砌挤紧或灌缝间隔不少于7天; (3) 不同基体(含各类线槽)镀锌钢丝网规格为10×10×0.7mm, 基体搭接不小于100MM;挂网前墙体高低差部分采用水泥砂浆填补; (4) 砌体墙灰缝须双面勾缝。 针对以上节点项目管理人员应提前熟悉图纸,与工班进行技术交底, 统计好每个门窗洞口的尺寸和预制过梁的尺寸交给班组进行预制, 细 化每个外窗洞口的标高并标示在墙上, 一旦在施工过程中检查发现不 合格的地方立即要求工班改正。 6.4、防水反坎: (1) 空调板、雨蓬板、凸窗上部、卫生间和厨房周边后砌墙根部
第 6 页 共 6 页
5.2.2.4 工程部和质量部一起对各班组砌筑情况严格按样板检查验 收, 要求班组配备必要的工具、 及时自检灰缝质量、 垂直度和平整度、 洞口尺寸、窗台卧梁、门洞过梁、斜顶砖、三角预制块、空调洞预制 块。 5.2.2.5 质量部督促工程部、劳务分包对完成的墙体及时实测,控制 线上墙,检查数据上墙。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复查做好原始记录。 5.2.2.6进入水电安装阶段,质量部检查机械开槽、管线走向渗漏风 险、管线固定、挂网、管线密集处浇筑混凝土情况。 5.3、抹灰工程质量管理行为 5.3.1 抹灰工程施工前 5.3.1.1 项目工程部、 技术部及质量部对劳务班组进行质量、 技术交底, 制定质量目标、落实质量要求。 (1)抹灰质量一次性总体合格率不低于规范要求,各项实测实量指 标参照规范制定。 (2)实施抹灰砂浆集中搅拌,砂浆配比一定要挂牌放在搅拌的地方, 空鼓开裂有具体控制方法。 (3)抹灰砂浆配比、抹灰工艺应进行技术交底。 5.3.1.2 项目技术部编制内外墙抹灰施工方案、抹灰收边收口定位图, 报监理和业主审核确认。 5.3.1.3 根据施工方案, 做抹灰施工样板, 项目工程部组织项目质量部、 技术部及各劳务班组进行样板验收。 5.3.2 抹灰施工过程中
第 7 页 共 7 页
5.3.2.1 质量部对抹灰基层进行检查验收,重点关注基层清理、甩浆、 挂网、灰饼情况,特别是灰饼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面抹灰工程表 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开间进深尺寸。 5.3.2.2 质量部检查砂浆搅拌配比,沙子须级配过筛。 3.2.3 项目工程部、质量部对班组抹灰进行实时检查,分层抹灰、压 实、收面。 3.2.4 项目部管理人员督促操作班组抹灰及时收集落地砂浆,落地砂 浆实时清理,严禁落地砂浆稀释后又抹在墙上。 3.2.5 项目实测实量小组在砂浆初凝前检查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 数据上墙,不合格点及时整改。 3.2.5 项目部管理人员必须监督劳务班组进行抹灰洒水养护不少于 3 天。 5.3.3 分楼层抹灰完成后 5.3.3.1 质量部根据本方案要求进行实测实量,建立抹灰实测实量档 案。 5.3.3.2 根据实测实量结果,项目质量部、工程部、技术部、劳务公司 一起分析质量目标实现情况,未实现的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计划 和措施,落实到后续楼层施工中。 5.3.3.3 抹灰完成后15天后,进行空鼓开裂检查、整改。 5.3.3.5 阳角进行成品保护,注意避免碰撞。 5.4、地坪工程质量管理行为 5.4.1 地坪施工前
第 4 页 共 4 页
(7)项目工程部及质量部根据施工进度进行实测实量工作,主体施 工100%实测并做好原始记录。 5.2 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 5.2.1 进行墙柱下口控制线、外墙垂直度控制线、标高控制线检查。 5.2.2 进行墙柱、梁板模板工程检查验收,检查上口控制线、模板支 撑体系,测量楼面模板平整度、墙柱模板垂直度。 5.2.3 质量部进行墙柱、梁板钢筋工程隐蔽验收,楼板厚度采用钢筋 马凳控制。 5.2.4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质量部督促主体劳务实时测量顶棚平整度、 墙柱垂直度和平整度,检查调整支模体系,检查楼板厚度。 5.2.5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养护,楼面达到初凝强度( 1.2MPa)后 方可上材料、进行作业,质量部、工程部逐层检查形成质量记录。 5.3 主体结构拆模后 5.3.1 主体劳务、工程部、质量部严格执行实测实量计划,按时提交 实测结果。 5.3.2 根据实测实量结果,项目质量部、工程部、技术部、主体劳务 一起分析质量目标实现情况,未实现的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计划 和措施,落实到后续楼层施工中。 5.3.3拆模清理完成后及时放砌筑控制线。 5.2、砌筑工程质量管理行为 5.2.1 砌筑工程大面积施工前 5.2.1.1 项目质量部、工程部对分包单位进行质量、技术交底,制定
组长:姜永富
付组长:付旭平、赵金芳
组员:徐仁九
组员:蹇文武
组员:李小安
1、组长(项目经理) :接受公司直接管理,负责项目的实测实量 全面管理工作,是本项目的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工程的质量、 进度、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负全面责任。 2、副组长(技术负责人)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本工程实测 实量的施工技术管理负主要责任,具体负责实测实量各分部、分项工 程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和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等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建立实测实量档案,根据工程进度分阶段对工程实体实测实量检查。 3、副组长(生产经理) :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完成实测实量所要
量部、技术部、劳务分包进行样板验收,重点关注砌筑灰缝、构造作 法、二次构件、防渗漏节点,如有需要可邀请业主及监理参加样板验 收。 5.2.1.4 项目工程部及质量部根据施工进度进行实测实量工作, 主体施 工100%实测并做好原始记录。 5.2.2 砌筑施工过程中 5.2.2.1 质量部进行砌筑放线、控制线、皮数杆放线检查,核对砌筑 放线图和皮数杆图。 5.2.2.2 质量部对植筋、反坎、构造柱逐层检查验收,核对砌筑排砖 图和砌筑深化平面图。 5.2.2.3 质量部对进场砖材料进行检查,对搅拌砂浆配比、正在使用 中的砂浆保水性和时效进行检查。
第 1 页 共 1 页
求的各项质量目标,具体负责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各工种的协调工作; 实施实测实量分项工程的工艺设计, 确保每一道工序均达到实测实量 所要求的指标。 4、组员:熟悉、保管好实测实量的各种仪器,检查每到工序的实 测实量数据,对不合格品及时反馈,班组整改后及时复测。根据工程 实体进度检查,并做好实测实量数据的记录。 三、实测实量仪器 项目部必须配备的测量工具有激光投线仪、测距仪、钢卷尺、靠 尺、塞尺、阴阳角尺、线锤等仪器二套。 四、实测实量允许偏差及检测工具
靠尺、塞尺 靠尺、塞尺 靠尺、塞尺
饰面砖粘贴(地面)
接缝高低差
五、施工质量行为管理
5.1、主体结构工程过程质量管理行为 5.1.1 主体结构施工前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墙、柱模板厚度不小于15mm,梁侧模板厚度不小于15mm。墙、 柱、板统一使用方钢加固,梁使用木方加固。 (2)模板集中加工,木方使用前须过刨。 (3)模板设上下口控制线,墙、柱设200控制线,标准层大阳角设楼 层垂直度控制线。 (4)梁板支模体系、墙柱支模体系符合规范要求,重点关注墙柱对 拉螺杆间距不少于500mm,墙柱上下接口、墙柱底部压条、封堵及座 浆、600梁高采用2排对拉螺杆等。 (5)根据施工方案,墙柱支模、梁板支模、柱头钢筋工程做施工样 板,由工程部组织质量部、技术部进行样板验收。 (6)参与图纸会审,核对结构图、建筑图、水电图、精装修图,重 点关注不同专业图纸的统一性、防渗漏节点、砌筑构造与主体结构同 时施工等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