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 最小抵抗线:炸药药包中心到自由面的垂直距离。
2. 岩石孔隙率:岩石内的各种裂隙、空隙的体积和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3. 混凝土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混合物在保证质地均匀,各组成成分不离析的条件下,适合于拌和、运输、浇灌和捣实的综合性质。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
4. 半煤岩巷:在巷道掘进断面中岩层面积占掘进断面面积的1/5~4/5的巷道。
5. 正规循环作业:在规定的循环时间内,按作业规程、爆破图表和循环图表的规定,完成全部工序和工作量,取得预期的进度。
6. 爆破作用指数:通常把爆破漏斗半径与最小抵抗线的比值称作爆破作用指数。
7. 巷道快速掘进:采用合理的破岩、装运和支护技术,科学管理施工各个工序,使得每个工序用时最少、各个工序之间转换顺畅,使巷道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得到良好发挥。
8. 普氏系数:即岩石坚固性系数f,其值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除以10来表示。
9. 一次成巷:把巷道施工中的掘进、永久支护、水沟掘砌三个分部工程视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的距离内,按设计及质量标准要求,互相配合,前后连贯的最大限度的同时施工。
10. 殉爆距离:带有雷管的主发药包爆炸时能连续三次使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同种药包也爆炸的最大距离(m)。
11. 二次支护:初次支护完成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巷道安全稳定性而采用的刚度较大的支护结构和支护方法。
12. 装药系数:炮眼内装药的长度与炮眼长度的比值。
13. 循环图表:为了组织循环作业,在施工时将掘进循环中各工序的持续时间、先后顺序和相互间的衔接关系,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该图表即为循环图表。
14. 周边眼:爆落巷道周边岩石最终形成巷道设计断面轮廓的炮眼。
15. 装药集中度:单位炮眼长度的平均装药量。
16. 氧平衡:用来表示炸药内含氧量与充分燃烧可燃元素所需氧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每克炸药不足或多余的氧的克数或百分数来表示。
17. 毫秒爆破:利用毫秒雷管控制放炮的顺序,使每段之间只有几十毫秒的间隔。
18. 爆力:爆生气体在高温下膨胀做功破坏周围介质的能力。
19. 光面爆破:是指爆出的巷道断面轮廓平整光洁、超挖量小,围岩炮震裂隙少、稳定性高,便于锚喷支护的一种爆破方法。
20. 交岔点:巷道相交或分岔地点处的那段巷道。
21. 井巷工程:为采矿或其他目的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等工程,总称为井巷工程。
22. 锚喷支护:以锚杆和混凝土喷层为主要支护结构的一系列支护形式的总称。
23. 采区巷道:指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各类巷道,多布置于煤层或煤层附近,一般又可称为煤层巷道。
24. 最大安全电流:给电雷管通以恒定电流5分钟不爆的电流最大值。
25. 岩石的碎涨性:是指岩石破碎以后的体积将比整体状态下的体积增大的性质。
26. 岩体:地下工程周围较大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
27. 岩石:不分岩体和岩块的泛称,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8. 岩块:从地壳岩层中切取出来的小块体。
二、选择题:1、国家标准规定:电雷管的安全电流不大于()mAA.30B.40C.50 D 602、国家标准规定,任何厂家生产的电雷管,其最小发火电流均不得超过()A.0.4B.0.5C.0.7 D 0.83、下面不属于开拓巷道的是()。
A.上山B.运输大巷C.中央变电所D 回风大巷4、下面是回采巷道的是()。
A.水平轨道大巷B.采区煤仓C.回风平巷 D 上山5、在穿过有瓦斯的地层施工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不同段别的毫秒延期电雷管的总延期时间不得超过()。
A.100msB.120msC.130ms D 140ms6、煤尘爆炸的产物()。
A.产生高温B.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C.产生大量氧气 D 产生高压7、钻眼机具按破岩原理可分为()和旋转式。
A.气动B.液压C.冲击式 D 机械8、锚杆支护的原理主要有()、悬吊理论、组合梁作用。
A.加固作用B.防止风化C. 组合挤压拱 D 改善围岩应力9、殉爆反映了炸药对( )的敏感度。
A、应力波B、爆轰冲击波C、地震波 D 水平波10、在爆破地点20米内,如有矿车、煤、矸或其它物体堵塞巷道断面达到下列情况时严禁装药放炮()A、1/3B、1/4C、1/2D、100%12、井巷施工辅助系统中,起净化井下空气、降低井下有害气体浓度、排除岩(矿)粉尘和炮烟,同时把井上的新鲜空气送入井下、把井下污浊空气排出矿井作用的系统是()。
A、提升系统B、排水系统C、通风系统D、运输系统13、硝酸铵类炸药以硝酸铵为主要成分,以()为消焰剂。
A、梯恩梯B、木粉C、石蜡D、食盐16、炸药氧化以后,能产生氢气的是那种情况()A、正氧平衡B、负氧平衡C、零氧平衡D、氧平衡18、在爆破地点20米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下列数值时严禁装药放炮()A、0.4%B、0.5%C、0.6%D、1%20.掘进工作面炮眼爆破顺序为()A、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B、掏槽眼,周边眼,辅助眼C、辅助眼,掏槽眼,周边眼D、周边眼,辅助眼,掏槽眼21. 岩石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值的关系()A 单向抗压强度>单向抗剪强度>单向抗拉强度B单向抗压强度>单向抗拉强度>单向抗剪强度C单向抗拉强度>单向抗剪强度>单向抗压强度D单向抗剪强度>单向抗拉强度>单向抗压强度23. 矿井主要进风巷的风速一般不大于()A 4m/sB 5m/sC 6m/sD 7m/s24 炸药爆炸瞬间爆轰波和爆轰产物对邻近的局部固体介质的破碎能力叫做()A 炸药的感度B 炸药的猛度C 炸药的做功能力D 炸药的爆力26 倾角大于()的上山,煤矸可以沿巷道底板自溜。
A 30°B 35°C 40°D 45°27 自由面是指()A 岩石与空气相接的表面B 岩石与药包相接的表面C 药包与空气相接的表面D 药包周围的空间大小28、《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巷、半煤岩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应采用下列哪种通风方式。
()A、压入式B、抽出式C、抽出混合式D、以上三种均可;30、加强抛掷爆破的爆破作用指数n应()A、1<n<3B、n<1C、n>3D、n=131、煤矿井下应使用下列何种炸药()A、正氧平衡炸药B、负氧平衡炸药C、零氧平衡炸药D、以上三种均可32、巷道形状的选择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服务年限B、掘进方式C、支护方式D、通风方式33、巷道设计掘进断面比计算掘进断面()A、大B、小C、相等D、不一定A、硝铵类炸药B、TNT炸药C、起爆炸药D、二硝基重氮酚35、下列哪项不属于喷射混凝土支护作用原理()A、组合梁作用B、封闭围岩防止风化作用C、共同承载作用D、改善围岩应力状态37. 锚喷支护效果监测内容不包括()A、位移监测B、围岩松动圈监测C、顶板离层监测D、支护时间监测39.在煤层中钻眼,主要采用()钻眼设备。
A、冲击式B、旋转式C、液压式D、风动式40.常用的抗水炸药有( ).A、乳化炸药B、铵油炸药C、铵梯炸药D、硝酸铵类炸药三、填空8. 传统的锚杆支护理论有悬吊理论、组合梁理论、组合拱(挤压拱)理论,近期又发展了最大水平应力理论。
10 炸药三要素反应放热性、生成大量气体和反应快速传播性。
17煤巷机械化作业线有以综掘机为主的机械化作业线、连采机为主的机械化作业线、采掘锚一体化的机械化作业线和掘锚一体化机械化作业线四种。
19 煤矿常用巷道断面形状有梯形、炬形、圆形和拱形等。
23、掏槽眼的布置方式斜眼掏槽、直眼掏槽和混合式掏槽。
27、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主要考虑巷道所处的位置及穿过的围岩性质、作用在巷道上的地压大小和方向、巷道的用途及其服务年限、选用的支架材料和支护方式、巷道的掘进方法和采用的掘进设备等因素。
28、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按其用途和位置可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3类。
29、局部通风机通风方式可分为压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
31、影响爆速的因素有药卷直径、炸药密度、药卷外壳和炸药粒度等。
32、一次成巷:将掘进、永久支护、水沟掘砌和铺轨四项分部工程视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前后连贯、最大限度地同时施工,一次做成巷道。
35、巷道稳定性监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支护巷道的安全、优质,快速和低耗,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位移监测、围岩松动圈监测、顶板离层监测和锚杆受力监测等。
36煤矿井下硐室施工的方法可概括为导硐施工法、分层施工法和全断面施工法。
44、引爆瓦斯煤尘的条件:瓦斯浓度、高温火源和足够含氧量。
45、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有加强通风、加强检查、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抽放瓦斯。
46、岩巷施工中有综合掘进队和专业掘进队两种劳动组织形式。
47、钢材分类: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四、简答题1. 喷射混凝土支护的作用原理是什么?(4分)答:(1)加固与防止风化作用;改善围岩应力状态作用;(3)柔性支护结构作用;(4)组合拱作用。
2. 简述如何提高装岩效率?(5分)答:⑴积极推广和研究装岩、运输机械化作业线,不断提高装岩机工时利用率,缩短循环中的装岩时间。
⑵积极选用和研制高效能的装岩机。
⑶做好爆破工作。
⑷发展一机多用设备,⑸加强装岩调车的组织管理工作9 煤矿综合防尘的技术措施?答:煤矿综合防尘的技术措施主要有:(1)湿式钻眼;(2)喷雾洒水、水炮泥;(3)加强通风排尘工作;(4)加强个人防护工作;(5)清扫落尘。
(以上5条答对四条即可,每条1分)10简述巷道交岔点设计的步骤(5分)。
答:确定交岔点平面尺寸;确定交岔点处巷道断面尺寸;计算工程量和材料消耗量;绘制交岔点平面图、断面图以及巷道特征表和工程量和材料消耗量表。
14 、简述影响爆速的因素?答:药卷直径、炸药密度、药卷外壳、炸药粒度等。
15、什么是炸药传爆时的间隙效应?如何克服间隙效应?答:因药卷与炮眼孔壁间存有间隙而导致在药卷传爆过程中发生的爆轰中断或转变为燃烧的现象。
(2分) 采用偶合散装炸药可从根本上克服间隙效应。
(2分)16、为何要重视围岩的量测监控?答:通过围岩的量测监控,有助于评价围岩的稳定程度和锚喷支护的效果,(2分)论证各设计参数是否合理,以便及时调整支护参数或修改设计,并为二次支护的时间确定提供依据。
(2分)17、岩石工程分级的目的和意义?答:以便能正确的进行工程设计,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法、(2分)施工设备和施工机具与器材,准确地制定生产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等,高效经济的开展相关工作。
方法:1、普氏分级2、RQDF分级3、原煤炭部制定的围岩分级4、围岩松动圈分级法5、按围岩变形量分级23、导硐施工法及其适用条件?答:导硐施工法先以小断面超前掘进,然后再逐步刷大到设计断面。
独头导硐长度不宜超过30米。
(2分)根据导硐位置可分为中央下导硐施工法、两侧导硐施工法和顶部导硐施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