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结构与系统*1.飞机机翼外载荷的类型,什么是卸荷作用机翼外载荷分为气动力、机翼重力、部件重力。
卸荷作用:在机翼上安装部件、设备等,其重力向下与升力方向相反,相当于飞行中减小了机翼根部的内力值。
*2.飞机机翼的型式,以及各自结构特点1.梁式机翼,梁强、蒙皮薄、桁条少而弱;2.单块式机翼,多而强的桁条与较厚蒙皮组成壁板,再与纵墙和肋相连而成;3.多腹板式(多墙式)机翼,机翼无梁、翼肋少,布置 5 个以上纵墙,蒙皮厚;(4. 夹层结构,上、下壁板有两层很薄的内、外板,中间夹很轻的蜂窝、泡沫或波形板粘合;5.整体结构,整块铝镁合金板材加工成蒙皮、桁条、缘条的合并体与纵墙连接。
)*3.飞机机身的型式,结构组成,受力特点机身型式结构组成受力特点1) 桁梁式机身: a. 四根大梁比较强,和机翼工字型梁相比,机身梁没有较大高度的腹板;桁条较弱;蒙皮较薄。
b. 弯曲轴向力主要由梁承受,小部分由蒙皮及桁条承受;剪力、扭矩全部由蒙皮承受。
2) 桁条式机身: a. 局部弱梁或无梁;桁条多而强;蒙皮比较厚,与桁条构成壁板,再与隔框连接而成。
b. 弯曲轴向力由壁板承受;剪力和扭矩由蒙皮承受;采用分散传递载荷,各构件受力比较均匀。
3). 蒙皮式机身: a. 由厚蒙皮与隔框组成;蒙皮强度、刚度很大。
b. 蒙皮承受剪力、弯矩和扭矩;隔框承受、传递集中力并维持机身剖面形状。
*4.起落架的布局型式,各自的优缺点布局型式优点缺点1). 后三点式 a. 构造简单,重量轻,在螺旋桨飞机上容易配置;可在简易机场起降b. 航向稳定性差,易打转;纵向稳定性差,易倒立;侧向稳定性差,易侧翻;驾驶员视野不好;着陆时需轻三点接地,着陆时滑跑迎角小,不能利用气动阻力来缩短滑跑距离2). 前三点式 a. 重心位于主轮的前面,有助于阻止飞机在滑行时打转,方向、纵向和侧向稳定性好;接地时处于水平状态,驾驶员视野好;滑跑起飞阻力小;发动机喷出燃气不会烧坏跑道;着陆时两点接地,易操纵;可以采用高效刹车装置;可以增加机身主起落架,每个主起落架包括多个机轮,降低对跑道的冲击力。
B. 前起落架承受载荷较大,前轮在滑跑中容易摆振。
3). 自行车式 a. 主起落架易于收入机身 b. 飞机起飞抬前轮困难;飞机地面转弯困难*21.支柱套筒式起落架的组成中的组成外筒和活塞杆及主要承力装置)组成:由外筒和活塞杆套接起来的缓冲支柱组成,机轮直接连接在支柱下端,支柱上端固定在飞机机体骨架上特点: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可做成收放式;承受水平撞击减震效果差;减震支柱受弯矩大;活塞杆与外筒接触点产生较大摩擦力,密封装置易磨损,产生漏油现象。
*10.起落架收放锁定装置的作用,型式以及组成作用:用于将起落架可靠地固定在要求的位置;收上锁将起落架固定在收上位,防止飞行中掉下。
放下锁将起落架固定于放下位,防止受地面撞击而收起。
1.挂钩式收上锁:上锁动作筒、锁钩、锁簧、锁销;2.撑杆式放下锁:开锁动作筒、可折撑杆、可折锁杆;3.液锁式收上锁:起落架收上后,将管路封闭形成液锁,从而将起落架固定在收上位;4.地面机械锁:插入起落架活动关节处,防止起落架收上*5.无助力机械传动式飞行主操纵系统的组成及类型1)硬式传动组成由传动杆、摇臂、导向滑轮等;特点是可以承受拉力或者压力。
可以利用差动摇臂实现副翼差动,即驾驶盘左右转动时,副翼上下偏转的角度不同。
优缺点:刚度大灵敏性好,可以双向传动。
重量大,占用空间大,不易绕过设别。
2)软式传动又钢索、滑轮、扇形轮、导向孔、摇臂、松紧螺套或钢索张力调节器等。
特点是重量轻,占用空间小,装配时容易绕过其他设备。
缺点是钢索只能承受拉力,因此传递张力。
刚度较小,受力后容易被拉长,使得操纵的灵敏性变差,在飞行中容易产生振动,另外钢索在使用中还容易产生腐蚀和磨损。
3)混合式传动特点既有硬式又有软式传动构件,利用二者优点,避免缺点。
一般在操纵信号的输入和舵面作动段采用硬式传动,中间段采用软式传动。
*6.飞机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主要附件组成:供压系统、传动系统、操纵控制系统、工作信号主要附件:油箱、油泵、油滤、蓄压器、动作筒、液压马达、液压控制活门*7.液压系统传动装置的类型功能:将经控制的压力转变为机械能做功,输出力或者力矩传动部件,保证部件的传动和操纵对应主要附件动作筒,将液压动力输出为往复运动。
液压助力器,将输入放大后输出。
液压马达,将液压动力输出为旋转运动。
液压控制活门,方向控制活门,压力控制活门,流量控制活门。
*8.液压油泵的分类方式及具体种类功能:从油箱吸油加压送入供压管路,相当于传动系统的心脏分类依据种类1)按动力分手摇泵、动力驱动泵(发动机驱动泵EDP、电动泵EMDP、空气驱动泵ADP、冲压涡轮泵RAT、动力转换组件PTU)2)按工作方式分主液压泵(持续工作)、需求泵(需要时)、应急泵(应及时)和辅助泵(地面操纵特殊部件)3)按油量是否可控分定量泵和变量泵4)按原理不同分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9.飞机前轮偏转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手段问题:稳定性问题:保证机轮滑行转弯与稳定,必须有适当的稳定矩;前轮空中定位问题:使得飞机离地前后回到中立位置,必须有中立机构;摆振问题:防止滑跑时前轮产生摆振,防止减震支柱内外筒相对转动而加剧封闭装置磨损,内筒端头须安装旋转接头。
*11.飞机操纵系统的操纵面分类操纵面主操纵系统副翼(产生横滚力矩)、方向舵(产生偏航力矩)、升降舵(产生俯仰力矩)辅助操纵系统襟翼(增升装置,改善起飞和着陆性能)、缝翼(增升装置,改善起飞和着陆性能)、扰流板(空中减速,辅助副翼横测操纵)、平衡调整片(减少或消除操纵力,保持飞机平衡)、可调水平安定面(对飞机进行俯仰配平)、随动补偿片(帮助舵面转动,减小操纵力)、反补偿片(提供适当操纵力,防止操纵过量)等*13.飞机滑跑减速力的来源,飞机刹车系统的基本型式滑跑减速力的来源:放出减速板与襟翼的气动阻力、发动机反推力、刹车时的地面摩擦力刹车系统的型式:1)独立刹车系统:由独立油箱、主油缸、停留刹车手柄和刹车阀、刹车装置构成,刹车时,主油缸活塞压缩油液产生压力,传动刹车装置工作,用在小型低速飞机;2)液压增压刹车系统:人力和液压一起驱动,主液压系统压力用于协助脚蹬给主油缸油液增压;3)动力刹车控制系统:人工或自动控制,飞机主液压系统作为刹车的动力源。
用在大中型高速飞机。
*14.俯仰配平的基本原理功能:飞机纵向尺寸大,如果重心偏前或偏后,单靠升降舵无法完全实现纵向操纵,因此水平安定面可调节,使驾驶杆和升降舵定位在中立位置,便于操纵组成:手轮,电门,自动驾驶仪控制一个或两个发动机三种配平方式:手动配平电动配平自动配平优先次序:人工机械手轮最优先,紧急情况下使用;驾驶盘上配平电门其次,自动驾驶配平优先级最低。
当配平故障时,应立即紧握盘、杆、断开自动驾驶,改用人工配平*15.增升装置的组成及操纵方式增升装置:通常包括后缘襟翼、前缘缝翼,有时还有前缘襟翼;操纵方式:通常由襟翼手柄统一控制:1)起飞前放襟翼,如果未放好,可能失速;2)起飞后收襟翼3)爬升巡航下降通常不放襟翼4)进近时适应按计划放襟翼5)一旦复飞,应按程序放襟翼6)若出现“襟翼差动”或“部分或全部襟翼放不下”或结冰等情况,应首先控制飞机姿态,然后按相应机型QRH快速检查单处置。
*16.现代大型客机液压传动使用的液压油的类型植物基液压油、矿物基液压油、磷酸酯基液压油*17.飞机燃油泵的类型及作用增压泵:保证向发动机驱动泵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燃油。
超控泵:用于控制耗油次序。
引射泵:利用增压泵的部分压力油流过文氏管抽吸无泵油箱的燃油至消耗油箱。
搜油泵:将辅助油箱的剩余燃油抽至主油箱。
转输泵:某油箱燃油转输至其它油箱或放油管路。
*18.升压式空气循环制冷系统的组成装置及作用工作原理:热路:190℃引气从预冷器直接送到混合室。
冷路:引气经热交换器冷却至100℃,进入空气循环机的压气机,再由次级热交换器冷却。
经过次级热交换器后,冷路空气进入空气循环机得冷却涡轮膨胀做功,空气自身温度和压力降低,涡轮出口温度一般在-10℃-+10℃组成:热交换器:利用与冲压冷空气热交换冷却空调引气。
压气机:吸收涡轮功,提高涡轮进口压力以提高冷却涡轮降温效率。
冷却涡轮:使热空气膨胀作功,消耗其内能而降温。
风扇:抽吸冷空气加速流过热交换器(三轮式空气循环机风扇也吸收涡轮功)。
水分离器:分离涡轮出口(或入口)冷空气中水分,喷入冲压空气入口提高热交换器效率,减小供气湿度。
*19.交输供油的原则和操作顺序1)原则:保证连续供油;先开交输活门后关增压泵;2)操作顺序:1.两边机翼油箱的油量不平衡时:由油量多的油箱向两台发动机供油。
2.空中单发时:由两边油箱向一台发动机供油;确认失效发动机一边的增压泵工作正常,打开交输活门,关断工作一边的增压泵,平衡后,两边油箱同时供油。
*20.飞机防冰的主要方式及应用部位主要方式:化学(液体)防冰(风挡、窗、雷达罩、螺旋桨桨叶)、气动除冰(机翼、尾翼前缘)、气热防冰(机翼、尾翼前缘、发动机进气口)、电热防冰(风挡、失速传感器、皮托管、排水管).应用部位:液体防冰用于小型低速飞机风挡、螺旋桨;现代飞机风挡防冰主要采用电热防冰,个别飞机采用气热防冰。
*22.调整补偿片的种类及其作用1.配平调整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用配平调整片进行配平,以减轻或消除操纵力,减小飞行员的操作负荷。
方向与主舵面偏转方向相反。
在不实施操纵的情况下也可保持直线和水平飞行。
2.随动补偿片:随动补偿片被操纵偏转后,产生的空气动力带动舵面反方向偏转,驾驶员只需克服调整片本身的铰链力矩,可减小飞行员的操纵感力。
3.反补偿片:当舵面偏转时反补偿片自动随舵面偏转,而且偏转角度大于舵面偏转角度,增大操纵所需力量,防止操纵过量,所以在升降舵(或全动平尾)后缘装有反补偿片,以便给飞行员提供适当的感力。
*23.飞机油箱系统的型式及特点,油箱的基本组成按位置分类:机翼油箱、机身油箱(中央油箱)、机翼或机身辅助油箱。
按结构分类:结构油箱(由机翼蒙皮、翼梁腹板围城,最大限度利用结构空间,可防止燃油在油箱内震荡,重量减少而油量加大,缺点是制造维护困难,成本高)、固定油箱(包括硬壳式油箱(抗漏性好、铝合金制成,可整体更换,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空间,增加了重量)和软油箱(安全性高,有固定框架制成,可整体更换,较好的利用了空间,缺点是增加飞机重量)).基本组成:主油箱、中央油箱*24.飞机油箱通气的用途和方法油箱通气用途:消除油箱内外压差(正压或负压),保证加油和供油顺利;避免产生过大压力差损坏油箱结构;避免出现空隙现象,提供一定的正压力作用在由平面上,另外还可排出高温燃油蒸汽,防止形成爆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