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性 非金属性强弱比较1. 已知X 、Y 、Z 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 4>H 2YO 4>H 3ZO 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 >H 2Y >ZH 3B.非金属活泼性:Y <X <ZC.原子半径:X >Y >Z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21(X+Z) 2.某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 2X ,则此元素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应是 ( )A .H 2XO 3B .H 2XO 4C .H 3XO 4D .H 6XO 6 3.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H 3PO 4B .H 2SO 4C .HClO 4D .HBrO 44.X 、Y 、Z 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H 3XO 4<H 2YO 4<HZO 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X >Y >ZB .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X <Y <ZC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 >Y >Z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3X >H 2Y >HZ 5.下列各组按碱性依次减弱顺序排列的是:( ) A .LiOH 、NaOH 、CsOHB .Ba(OH)2、Ca(OH)2、Mg(OH)2C .Ca(OH)2、KOH 、Ba(OH)2D .Al(OH)3、Mg(OH)2、NaOH6.A 、B 是同周期元素,如果A 原子半径比B 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两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应是A 强于BB .A 的气态氢化物比B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 .A 的金属性比B 的金属性强D .A 的阴离子比B 的阴离子还原性强7.据《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已合成出第115号元素,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ⅥA 族B .该元素较易与氢结合为气态氢化物C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 .该元素(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 2RO 3 8.某元素X 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 2X ,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B .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 2 C .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XO 3 D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9.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化性强弱:F 2<Cl 2B .金属性强弱:K <NaC .酸性强弱:H 3PO 4<H 2SO 4D .碱性强弱:NaOH <Mg(OH)210.已知同周期X 、Y 、Z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 4>H 2YO 4>H 3ZO 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元素非金属性按X 、Y 、Z 的顺序减弱B .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 、Y 、Z 的顺序减弱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 、Y 、Z 的顺序增强D .单质的氧化性按X 、Y 、Z 的顺序增强 11. 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 、酸性:HClO 4>HBrO 4>HIO 4B 、碱性:NaOH >Mg(OH)2>Al(OH)3C 、稳定性:PH 3>H 2S > HClD 、非金属性:F >O >S 12.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CH 4>NH 3>H 2O >HFB .SiH 4>NH 3>H 2S >HClC .HF >H 2O >NH 3>PH 3D .NH 3>PH 3>H 2S >HBr13.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 比金属B 的活泼性强的是( )A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 原子电子层数比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 .1molA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比1mol B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多D .常温时,A 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 不能14.HF 、H 2O 、CH 4、SiH 4四种气态氢化物按稳定性由弱到强排列正确的是A .CH 4<H 2O <HF <SiH 4B .SiH 4<HF <CH 4<H 2OC .SiH 4<CH 4<H 2O <HFD .H 2O <CH 4<HF <SiH 4 15.下列氧化物按其形成的含氧酸酸性递增排列的顺序是A .SiO 2<CO 2<SO 3<P 2O 5B .SiO 2<CO 2<P 2O 5<SO 3C .CO 2<SiO 2<P 2O 5<SO 3D .CO 2<P 2O 5<SO 3<SiO 216.已知X 、Y 、Z 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按X 、Y 、Z 的顺序增大B .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 、Y 、Z 顺序增强C .单质的氧化性按X 、Y 、Z 顺序减弱D .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 、Y 、Z 顺序增大17.有三种金属元素a 、b 、c ,在相同条件下,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 可以从c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 。
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a、b、c B.b、a、c C.b、c、a D.c、b、a18.同一主族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3XO4<H3YO4<H3ZO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H3<YH3<ZH3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X>Y>Z D.电子层数:Y>X>Z19.X和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与Ne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X的原子序数比Y的原子序数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比Y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高 B.常温下,X和Y都不能从水中置换出氢C.Y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比X 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弱 D.X的金属性比Y的金属性强20.已知下列反应:Cu+X 2CuX2、2Cu+Y Cu2Y、2KX+Z2====2KZ+X2。
X2、Y、Z2为三种元素的单质。
在Cu2Y中Y为-2价。
下列关于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HXO4>H2YO4>HZO4 B.HZO4>HXO4>H2YO4 C.HZO4>H2YO4>HXO4 D.H2YO4>HZO4>HXO4 21.有A、B、C、D四种非金属元素:A、B在反应中各结合1个电子,形成稳定的结构,且B—的还原性小于A—的还原性;氢化物稳定性HD<HA;原子序数C<D,且C、D的稳定结构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则这四种元素非金属金属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A.A、B、C、D B. B、A、C、D C.A、B、D、C D. B、A、D、C 22.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 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B.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值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23.能说明元素A的非金属性比元素B的非金属性强的理由是A. 通常条件下,元素A的单质是气态,元素B的单质是固态B. A、B两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半径A<BC. 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分解温度高D. 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弱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二、填空题24.用“>”或“<”回答下列问题:(1)酸性:H2CO3 H2SiO3,H2SiO3 H3PO4(2)碱性:Ca(OH)2 Mg(OH)2,Mg(OH)2 Al(OH)3(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 H2S,H2S HCl(4)还原性:H2O H2S,H2S HCl(5)酸性:H2SO4 H2SO3,HClO4 HClO从以上答案中可以归纳出: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②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③元素的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④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生成的气态氢化物,其还原性越;⑤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其成酸元素价态越高,其酸性也越2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A、B、C、D四个区域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_______。
(2)有人认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不是ⅣA族的碳元素,而是另一种短周期元素,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这一元素是________。
(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答案:1.AD2.B3.C4.BC5.B6.CD7.解析:选C。
115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ⅤA族,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可知该元素为金属元素,不易与氢化合,最高化合价应为+5价。
8.解析:选BC。
根据元素X的化学式H2X,元素X显-2价,位于周期表中第ⅥA族,最外层有六个电子;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3,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
9.C 10.A11.C 12.C 13.D 14.C 15.D 16. A 17. A 18.D 19.D 20.B 21.D 22.C 23.BC24.【答案】减小;增大;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强。
(3)三,Na3PO4、Na2HPO4、NaH2PO4(4)HCl>PH325.解析:(1)据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可知:A区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共存区;B区为过渡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C区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共存区;D区为0族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
(2)碳、氢两元素均可形成无机物、有机物,且碳、氢是形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但是在无机物中,碳形成的化合物不如氢形成的化合物多。
(3)据题意可知:甲为Al元素,乙为Mg元素;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Mg的金属性较强;验证该结论的依据是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规律:金属单质与H2O 或酸反应放出H2的难易程度等。
答案:(1)B (2)氢(3)①见下表。
②镁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