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九条依据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①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②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3】.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如稳定性:HF>H2O>HCl>NH3>HBr>HI>H2S>PH3,
所以非金属性:F>O>Cl>N>Br>I>S>P。
【4】
如酸性: HClO4>H2SO4>H3PO4>H2CO3>H4SiO4,
则非金属性:Cl>S>P>C>Si。
【5】
【6】.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1)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钫。
(2)根据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难易:越易者金属性越强。
(3)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者金属性越强。
(4)根据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一般活泼金属能置换不活泼金属(钾、钙、钠等极活泼金属除外)。
(5)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一般排在前面的金属较活泼。
二、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
1.金属性强弱
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越容易,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③相互间的置换反应,金属性强的置换弱的。
④原电池中用作负极材料的金属性比用作正极材料的金属性强。
⑤电解时,在阴极先析出的金属为不活泼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的为不活泼金属,氧化性弱的为活泼金属)
2.非金属性强弱
①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条件简单、现象明显),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③相互间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置换弱的。
④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为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成低价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⑤阴离子还原性强的为非金属性弱,还原性弱的为非金属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