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技术政策与法规结课论文

生物技术政策与法规结课论文

生物技术政策与法规
结课论文
浅谈中国转基因食品政策与法规
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生物工程1501
学号 541503020111
姓名杜宏升
教师何培新
摘要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谁能在转基因食品研发和贸易中能够争得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粮食贸易和食品市场竞争中争取到主动权;才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健康,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才能更好地规范转基因食品工业的发展。

所以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立法;政策
历史上经历每一次技术革命,人类都会以全新的方式认知自然,而转基因基因技术的出现,自然呈现给人类的是一幅全新的未来图景,在全新生物技术的驱动下,人类获得了打破物种间固有边界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制造物种的能力,人类成为了上帝。

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通过基因的跨物种转移和遗传物质的改造,使生物体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的利益目标转变而形成的。

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种转基因食品首先进入美国市场。

保守的英国人成功研究出这种保鲜番茄,却没有敢于进行商业化,美国人便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

近年来,转基因食品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品种也日趋增多。

转基因食品在改善食物品质、缓解粮食危机、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将会为人类带来新的历史转向,但是,人类享受技术时,又不得不慎重对待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风险。

“于是,在推动现代转基因技术发展与解决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之间,政策以及法律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使现代转基因技术能够环境友好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1而我国目前的转基因食品政策存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损失赔偿的相关鉴定缺失等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危害了食品安全,危害了消费者权益。

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谁能在转基因食品研发和贸易中能够争得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粮食贸易和食品市场竞争中争取到主动权;才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健康,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才能更好地规范转基因食品工业的发展。

所以完善我国食品转基因法律法规势在必行。

我国的转基因政策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成熟做法,当然仅仅只是借鉴,具体政策法规还要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就先拿美国来说,美国的政策都倾向于人的利益,也就是所谓“纳税人”的利益。

“他们喜欢从现实出发,把满足人们的切实利益作为成功的最大目标去追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这也就促成了转基因食品在美国一路绿灯,被大量的研发与应用。

也因此,美国作为转基因食品的发源地,无论在产品开发和贸易中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积极推广并大力支持转基因技术,是目前世界上转基因研发科技最发达,并且种植面积最广国家。

”2这显然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古至今中国都奉行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希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所以不能把人类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而忽视了对自然的影响。

与美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开放态度不同,“欧洲绝大多数民众对转基因食品持反对态度,甚至有些国家会出现反对转基因食品的非政府组织,民间也时常爆发游行示威。

欧盟的异性调查显示,欧洲反对转基因食品的比例高达 60%以上”3不只是民众的声音,欧盟国家对转基因食品政策的制定也是十分严格甚至苛刻的。

“欧盟认为如果目前在科学上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是绝对安全的,而那么盲目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大量研发就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任”3相对与美国的政策我是很赞成欧盟的决策的,我的看法是:即使现在转基因食品还没
有表现出对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那么一百年一千年以后呢,个人总觉的转基因生物,无论植物动物,都是人类站在上帝角度来看待的,而这世界上只有一个造物的上帝,那就是自然。

人类如果不计后果的代替自然行造物之事,恐怕会打破自然进化之平衡。

想一想如果恐龙生活在现代的地球上,还能活吗?无论何种物种的进化都是趋于生存有利的方向,而人类人为的加快了对自己有利的物种的进化速度,而对于自己无利的物种却无此待遇,那么平衡是否会就此打破,从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

也许我有些妄言,但也就此说说而已。

虽然我比较支持欧盟之政策,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我国现在依然是人口大国,是人总是要吃饭,民以食为天,而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多,粮食危机也成为了一个问题。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城镇化的提速,还有紧随而来的土地荒漠化,耕种土地越来越少,所以人们只能追求粮食的单位耕地面积产量,而转基因技术成为了人类增加粮食产量的有力手段。

在生存面前,一切问题都已不再是问题。

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借鉴邻国日本的政策法规而言最好不过。

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且人口更是密集,对于这样一个耕地面积少而人口又相对密集的国家而言,转基因食品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作为一个粮食进口大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和潜在的风险无疑又使日本无法完全将其等同于非转基因食品,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国人对转基因食品也存在质疑,基于这些原因,日本的转基因食品政策游走于美国政策和欧盟政策之间,并试图找到一个适合其国情的平衡点。

我国幅员辽阔,但徒弟荒漠化,加快的城镇化进程使得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且人口不断持续增长使得我国同样面临着未来粮食总产量无法满足国民生活消费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转基因食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国内的粮食危机,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只能使得我国在转基因食品政策上选择与日本类似的道路,以审慎和发展作为我国转基因食品政策的基调。

类似的国情,类似的困境,类似的转基因食品政策使得对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研究对我国尤为重要。

“在日本,申请者向食品保健部监视安全科提出申请,再由药事、食品卫生审议会根据安全性审查准则及最新科学知识进行审议,审议结果由官方报纸公布于众。

某些转基因食品即便通过了安全性审查,如果日后与科学上的新观点相悖时,要及时复审,若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时,应予以公布。

申请者要保证申请资料的可靠性。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挥,对转基因食品有新的认识,观点时,申请者有责任向厚生省呈报相关资料、报告等。

”4由此可见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制度也是较为严谨的。

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照我国的国情加以改变,然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

“日本《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对已经通过日本转基因安全性认证的大豆、玉米、马铃薯、油菜籽、棉籽5种农产品及以这些指定农产品为主要原料,加工后仍然残留DNA重组或由其编码的蛋白质食品,制定了具体标识方法,并对无需标识的加工食品以及不得出现在食品标签上的用语进行了规定。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每年都要对指定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的种类进行修订。

根据最新商品化的转基因农产品、分销及用作食品原料的转基因农产品的实际情况、去除和分解重组及由其编码的蛋白质的实际情况、由于检测方法的进步而得出的新结论、消费者的观点,以及在有机食品和加工食品的生产、制造、流通及加工中,对转基因农产品及以其为原料的加工食品的处理情况和制定国际统一制度的进展情况,来综合考察。

”5在标志跟踪技术成熟的今天,我觉得食品是否为转基因理所应当告知消费者,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而且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采摘、食品加工、销售都可以加上标记比如二维码,这样既方便于消费者了解食品的来源和含有转基因成分。

也方便于食品生产商产品的跟踪和召回,这样有益的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转基因食品将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我们的生活中。

我相信在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完善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会使
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更好的管理,也会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并在未来的国际粮食贸易和食品市场竞争中争取到主动权,才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牛艳惠. 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2014.06
【2】李一览. 中国转基因食品政策研究 2013.05
【3】林捷,刘红.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前景及管理对策 2005.09
【4】刘海冰.日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003
【5】陈俊红.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2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