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窦桂梅丑小鸭名著导读课设计

窦桂梅丑小鸭名著导读课设计

窦桂梅《丑小鸭》名著导读课设计教学主题:高贵。

所谓高贵不是天赋的智愚贵*,而是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怀有谦卑。

教学理念:教材的二次开发。

三年级的教材变成高年级的课程资源。

基于童话这一文学作品,需要不仅体会语言的工具性,还要品味儿童文学教学中的文学味道,从而认识到这的确是个“好故事”。

教学基调:源于安徒生童话的基调。

所有的扩展与语言基本来自安徒生的文字。

教学步骤:第一步: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

教材与原译文对照,发现语言本身的密码,导读《丑小鸭》原译文。

根据孩子的特点,抓住童话语言的画面、知觉、声音、形象等特点,体会安徒生诗意语言的幽默、丰富和含蓄等。

童话即人生。

第二步:读出童话背后的味道。

《丑小鸭》部分语言与《我生命的童话故事》部分语言对照,发现语言背后的密码,导读《我生命的童话故事》及其他。

(此部分略讲)教学年龄:五年级学生。

教学流程:第一步: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走近《丑小鸭》1.导语:有位作家说,生活就是童话(板书“童话”)。

他写美人鱼、写枞树、写天鹅,写红鞋子……他让我们走进了页 1 第童话里,他让整个世界都有了童话。

这个人就是——安徒生(板书,让学生说出)。

2.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这篇拟人体童话《丑小鸭》(板书,课件)。

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其中《丑小鸭》的译文有六千多字(课件),你知道吗,被压缩成不到500字了。

(让学生回顾课文,得出以下认识:虽然短了,但还是按照丑小鸭出生,童年,成长,以及最后成为飞翔的天鹅的顺序来概括的。

)3.请同学们尽情发挥想象,说说文中可能缩写,或删掉了哪些内容?(学生漫谈,教师适当梳理:我们发现,缩写的,或者删掉的,无外乎两种语言,一种是叙述语言,一种是人物语言,这也是童话叙述的重要方式。

你想啊,加上你们说的那些,才符合童话的趣味。

不然,就像课文一样,成了故事梗概了。

)走进《丑小鸭》1.回到原来的译文中,读这个故事,一起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

你怎么理解“味道”?2.交待:一堂课,我们不可能把那六千多字的译文拿来,逐字逐句地品读,下面我们就走进《丑小鸭》,选取译文中的几个镜头,品尝它的味道。

一、出生1.先来一起走进丑小鸭的出生:“太阳暖烘烘的。

鸭妈妈卧页2 第在稻草堆里,等它的孩子出世。

”2.课文是这样写的。

译文是怎样写的?自由读读,有什么感觉?乡下真是非常美丽。

那时正是夏天,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迈着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

这是它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一种语言。

在田野和牧场的周围有些大森林,森林里有一些很深的池塘……这儿有一只母鸭坐在她的窠里,得把她的几个小鸭孵出来。

(1)情境(画面):语言中,看到一幅幅画面。

有静止的,那黄澄澄的小麦,那绿油油的燕麦,不同色彩的画面让我们感觉暖暖的,那么温馨恬静。

这鹳鸟和母鸭呢,就是一幅幅动态的画面。

据丹麦的民间传说,鹳鸟是从埃及飞过来的,所以安徒生想象它说着埃及话,太有情调啦。

而鸭妈妈呢,也很浪漫,专门找一个这么幽静的地方孵小宝宝。

好迷人的童话世界里的乡间图画啊——安徒生的笔写出的是一幅幅画卷,是没有画的画册!(2)意境(感觉):把课件变成诗的格式,读读,再谈谈感觉:那时正是夏天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页 3 第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迈着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这是它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一种语言在田野和牧场的周围有些大森林森林里有一些很深的池塘…………(让学生感受到,这语言像潺潺的小溪,就那么飘荡在舌尖上,湿润着我们的心。

这娓娓道来的温馨,就是诗的味道。

那么纯净,那么美好——不是感动,而是优美地打动。

难怪有人说,安徒生的语言就是诗。

用成语就叫“诗情画意”。

这浓浓的诗意不是刻意寻求诗的格式,这诗意是如同呼吸一样,就这么平铺直叙了,自然而然的弥漫在字里行间,这才叫诗意呢!)3.一会儿我们还能读到这充满诗意的叙述语言。

其实,不仅是这篇童话,安徒生的叙述语言大多充满诗意,令人神往,再读这段语言。

(让学生再齐读。

)4.童话的种子就这样播撒在心田,这诗意,仿佛有了水,有了阳光,于是就引我们到亮堂堂的故事里去了——瞧,“噼!噼!”几声后,鸭妈妈的最后一个小宝宝诞生了,瞧(引出课文)——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它“丑小鸭”。

页 4 第5.译文却说(引出译文)——“他又大又丑”。

二、童年1.既然大家都叫它丑小鸭,可以想象,小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课文):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它,谁都欺负它。

哥哥、姐姐咬它,公鸡啄它,猫吓唬它。

2.刚才同学们猜想这一段的时候,提到可能删掉的细节,下面我们就看看译文中的三个片断。

(出示三段译文,分别让三个学生读。

)片断一:“……呸!瞧那只小鸭的一副样儿!我们看不惯他!”——于是马上就有一只鸭子飞过去,在它的颈上啄了一下……“对,不过它太庞大、太特别了,”啄过它的那只鸭子说,“因此它必须挨啄!”片断二:小鸭是那么丑陋,它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它实在太大!”大家都说。

那只雄吐绶鸡一生下来脚上就有距,因此他自以为是一个皇帝。

它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汹汹地向它走来,瞪着一双大眼睛,脸上涨得通红。

过渡语:这是头一天的情形。

后来一天比一天更糟——片断三:大家都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它自己的兄弟姊妹也对它生起气来。

它们老是说:“你这个丑妖怪,但愿猫儿把你抓去才好!”……鸭儿们啄它,小鸡们打它,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也用脚踢它。

页 5 第3.你发现没有,这三个片断描写鸭子对小鸭的欺负都用了一个——“啄”(学生答出)。

与课文中的“啄”相比之下,哪一个能让你感受的更具体些?任选一个聊聊:(1)第一个啄是一只鸭子啄;(2)第二个啄说明的是丑小鸭走到哪里都被啄;(3)不仅一只鸭子,而是鸭儿们都啄他。

4.好在,鸭妈妈疼爱他。

课文也没有具体描述,原译文是这样写的:鸭妈妈说:“……它是我亲生的孩子!如果你仔细看它的话,它长得还满漂亮呢。

我想它的身体很结实,将来它自己总会有办法的。

嘎!嘎!跟我一块儿来吧,我把你们带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把那个养鸡场介绍给你们看看。

……”于是鸭妈妈在丑小鸭的颈上啄了一下,把它的羽毛理了一理。

5.这里重复用了一个“啄”,可妈妈的这个“啄”和前面提到的“啄”一样吗?不用回答,把你要说的补充到下面的句式中去。

(不同的句式追问:感觉怎样?)(1)于是马上就有一只鸭子飞过去,在他的颈上()地啄了一下。

(鸭子的啄,带给丑小鸭的感觉是——疼痛。

)(括号里可以填“狠狠”。

)(2)于是她在他的颈上()地啄了一下,把他的羽毛理了一理。

(妈妈的啄,带给丑小鸭的感觉是温暖。

)(体现诗意与对仗,括号里可以填“轻轻”。

)(3)同一个“啄”,让我们身体有不同的感觉。

这感觉似页6 第乎就在我们身上,然而这感觉是直接告诉你的吗?(4)同一个动作,就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也因而体会到了不同的感情。

不过,人家安徒生可不是这样写在外面的,而是藏在“啄”里的。

从中我们看出,相同单调的一个“啄”,其内涵是——“丰富”的。

下面就把你感觉到的滋味送到句子里去,再次感觉“啄”的不同。

6.尽管有妈妈的疼爱但毕竟太有限。

你想啊,刚才我们读到,一只鸭子啄,那么疼,可小鸭是处处(挨啄),鸡也(啄),鸭也(啄),甚至连喂它们的那个女佣人也用脚踢他,走到哪里都被排挤、被讥笑。

小鸭的童年怎样啊?(以点带面,揭示丑小鸭的童年是“苦难”的。

)三、成长1.怎么能一味忍受这苦难呢,若是你该怎么办?小鸭离开家寻找出路去了。

让我们一起走进丑小鸭的成长(课件)。

看,这就是课文概括丑小鸭成长的镜头(出示课文):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它,猎狗追赶它。

它没有朋友,只好继续流浪。

秋风瑟瑟地吹着,树叶飘落在丑小鸭身上,它孤零零地走着,走着,泪珠扑嗒扑嗒往下掉。

有一天,丑小鸭看见一个大湖,它跑过去,在湖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起来。

虽然湖水很凉,但丑小鸭却游得十分高兴,忘记了烦恼。

忽然,它看见一群雪白的天鹅掠过湖面,向南方飞去。

它们的样子那么高贵,姿态那么优雅,丑小鸭又惊奇页 7 第又羡慕。

冬天到了,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

丑小鸭不能再游泳了,它又冷又饿,趴在湖边的芦苇丛中,昏睡过去,被一个农民救走了。

2.要说成长,绝对不是这么简单。

课文用了三个自然段概括,其实里面的情节正如同学们猜测的那样,经历一定很丰富。

认识一下小鸭成长路上遇到的几个人:(1)离家一路奔跑的小鸭,最先遇见了野鸭:“你真是丑得厉害,”野鸭们说,“不过只要你不跟我们族里任何人结婚,这对我们倒也没有什么大关系。

”(2)接着又遇到了大雁:“听着,朋友,”大雁们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离这儿很近的另一块沼泽地里,有好几只甜蜜可爱的雁儿。

她们都是小姐,都会说:‘嘎!’你可以跟她们碰碰你的运气!”(3)分别读读野鸭和大雁的话,他们的话你读出了什么味道?(多么调皮的大雁,好笑的鸭子。

语言特幽默!)而且,幽默中不乏诗意,瞧“你丑得厉害”,“你丑得可爱”,读起来,有一种雅致的幽默。

(可以让学生读这两个人物的对话。

)3.可没等大雁说完,砰!砰!两声枪响,两只大雁被猎人的枪打死了。

这时,猎人带着的猎狗逼近了丑小鸭(课件)。

结合这段情景,尤其注意这个“藏”字,小鸭遇险中是怎么页 8 第藏的,为什么藏。

脱险后,想象,小鸭会怎么说最后的那段话?(出示原译文)猎犬都扑通扑通地从烂泥里跳过来……对于那只可怜的小鸭说来,这真是可怕的事情!他把头掉过来,藏在翅膀里。

正在这时候,一只骇人的大猎犬逼近他的身边。

它的舌头从嘴里伸出来,伸得很长,一双眼睛发出丑恶而可怕的光。

它把鼻子顶在小鸭身上,露出它的尖牙齿,却又——扑通!扑通!——跑开了,并没有把他抓走。

“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

“我是这样地丑,连猎犬也不要咬我了!”(1)注意,小鸭是舒了一口气,可不是叹了一口气,该怎么读?(让学生练习“舒”气。

)(2)在“舒”了口气中,你听出了什么?(有难过,也有庆幸,或是自嘲。

本来童年够磨难的了,小鸭的幽默带来了阳光,也是一种优雅的表达呢。

这里体现个性化朗读。

)4.猜猜,天黑的时候,丑小鸭还会遇到谁?(之后交待:小鸭来到一个歪歪扭扭的小屋门前。

这里住着一个老太婆,她有一只公猫,和一只母鸡。

)于是在这间屋子里,又发生了有趣的对话,再读读,看又读出了什么味道(出示原译文):那只猫儿是这家的绅士,那只母鸡是这家的太太,所以他们一开口就说:“我们和这世界!”因为他们以为他们就是半个世界,而且还是最好的那一半呢。

小鸭觉得一个人也可以有相反的意见,但是这一点母鸡却忍受不了。

“你能够生蛋页 9 第吗?”母鸡问。

“不能!”“那么就请你不要发表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