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险分析会及控制措施
6、检查井未及时加盖或井盖丢失。加强日常巡查,检查井及时加盖井盖。对没有遮盖的井口应在四周加设围挡进行防护,并设置醒目警示标志。
1、沟槽开挖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1.沟槽开挖完成后沟槽无临边防护措施,存在人员坠落沟槽的重大危险,进行及时在沟槽临边设防护措施和警示标志。
2.沟槽内作业无立梯上下,存在人员伤害,上下沟槽时搭设立梯,佩戴安全帽。
3.施工通道口无安全警示标识;施工通道口悬挂安全警示标识,并设置隔离护栏,夜间悬挂红色警示灯。
10.起重机在工作时,严禁进行检修和调整.停工或休息时,不准将吊物悬挂在空中指挥手势要清晰,信号要明确,不准带手套指挥。
会议记录
编号:
会议名称
安全风险分析会议
主持人
会议时间
2014.11.23
会议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参加人员:详见会议签到表
下周风险分析:施工现场存在危险源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一、雨污水管道的开挖、安管抹带;(队伍高子太负责)
材料的采购及检验程序符合要求,材料库不存在不合格材料。
临时用电严格执行了“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保”制度。操作电器设备人员能正确佩戴绝缘手套,配电箱开关箱及时关闭好,漏电保护器这周检查均为灵敏有效。
现场洒水车及时洒水,做到现场目测无扬尘,相关方投诉为零。
安全警示标语齐全有效,宣传条幅已悬挂。最近新围挡更换比较多
四、交通组织安全方面:考虑342省道交通量大,车辆较多,与342省道交汇处施工时,设置好导向标示和安全警示标识,现场人员先观察后行走,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确保无交通事故发生。(由各段施工员负责)
五、宿舍、食堂的临时用电安全及卫生负责人均为项目部的炊事员。
卫生方面:厨房内煤气罐和煤气灶保持5米以上安全距离,购买食物杜绝腐烂变质现象,杜绝食物中毒现象。
会议记录
编号:
会议名称
安全风险分析会议
主持人
会议时间
2014.11.9
会议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参加人员:详见会议签到表
下周风险分析:施工现场存在危险源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一、班组负责围档的安拆、打扫卫生、临边防护(队伍高子太负责)(安全员厉剑负责);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备及线路的风险及措施
10.起重机在工作时,严禁进行检修和调整.停工或休息时,不准将吊物悬挂在空中指挥手势要清晰,信号要明确,不准带手套指挥。
会议记录
编号:
会议名称
安全风险分析会议
主持人
会议时间
2015.11.16
会议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参加人员:详见会议签到表
管道回填时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1、电夯的电缆线老化或破损,存在触电安全隐患,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更换。
3、酒后操作、开挖坡度不符合规范。措施:挖掘机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沟槽开挖坡度应该符合规范要求,三类土方机械开挖坡度不陡于1:0.67。挖掘机作业半径之内不得站人。人工清理槽底时佩戴安全帽,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化,如发现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时,要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随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边坡的变化,必要时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再继续施工。
会议记录
编号:
会议名称
安全风险分析会议
主持人
会议时间
2014.11.16
会议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参加人员:详见会议签到表
总结上周:
上周施工现场能按照分析出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控制,保证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上周沟槽开挖后及时沟槽临边支护及放置警示标志。
2.沟槽内作业无立梯上下,存在人员伤害,上下沟槽时搭设立梯,佩戴安全帽。
9、现场洒水车及时洒水,做到现场目测无扬尘,相关方投诉为零。
会议记录
编号:
会议名称
安全风险分析会议
主持人
黄汝全
会议时间
2014.11.16
会议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参加人员:详见会议签到表
总结上周:
上周施工现场能按照分析出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控制,保证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对新进场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每个职工都能正确穿戴劳保用品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施工作业前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并能够掌握岗位责任制、安全职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危险点源及危险削减控制措施。
4、机械、设备作业噪音的排放。尽量选择噪声、振动小的机械设备;施工车辆行驶路线做好规划,尽量远离居民住宅、学校。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车辆进出现场,专人指挥,减少或不鸣笛。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5、管道滑落、偏转。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吊装要求吊装管道。根据现场及槽帮的稳定情况将汽车式起重机停放在平整坚实的地方,铺垫道木,加大承压面积,起重机的支腿与槽边的距离符合规范要求。设专人指挥起重机作业,负责观察起重臂伸出时的高度,防止吊臂超过安全距离,起重机回转半径内严禁站人。
六、现场路面卫生、围挡卫生队伍负责人是张永停班组;洒水负责人张永停,配合队伍人员完成每天的洒水降尘。
文明施工扬尘控制方面:现场两辆洒水车及时循环洒水,现场材料渣土及时覆盖好,防止大风刮起扬尘,做到现场目测无扬尘;渣土淤泥及时外运,避免相关方投诉。(项目部安全员许凯文负责)
会议记录
编号:
会议名称
安全风险分析会议
8.吊装管子时,两端应栓好拉绳,预制件翻身或转动时应考虑重心位置,防止滑动或重心偏移而伤人。
9.起重机司机必须与指挥人员密切配合,服从指挥人员的信号指挥。操作前必须先鸣喇叭。如发现指挥信号不清或错误时,司机有权拒绝执行;工作中,司机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车信号,必须立即服从,待消除不安全因素后,方能继续工作。
4.遇有地下管线时,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保护好原有地下管线。
5.管道安装时,人员严格按照人员配合机械操作的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6.管沟开挖时土方离管沟边沿不得小于800mm,所用材料及工具不得在沟边存放,施工时,应经常检查沟壁两侧是否有松动和裂缝或渗水现象,可能有塌方时应及时加护板和支撑。
7.管道组装对口或水平移动时,严禁用手摸管口,以免将手指切伤或压伤。
7.管道组装对口或水平移动时,严禁用手摸管口,以免将手指切伤或压伤。
8.吊装管子时,两端应栓好拉绳,预制件翻身或转动时应考虑重心位置,防止滑动或重心偏移而伤人。
9.起重机司机必须与指挥人员密切配合,服从指挥人员的信号指挥。操作前必须先鸣喇叭。如发现指挥信号不清或错误时,司机有权拒绝执行;工作中,司机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车信号,必须立即服从,待消除不安全因素后,方能继续工作。
1、施工作业前组织岗位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保证每个人都掌握岗位责任制、安全职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危险点源及危险削减控制措施。
2、坚持巡回检查,保证每个职工正确穿戴劳保用品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施工作业前必须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
4、认真执行有关材料采购、检验要求,不合格产品坚持拒绝入库、发放。
2、电夯操作时两人均未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存在触电安全隐患,操作电器设备时及时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专人负责整理电缆,电缆不能超过50米,严禁打结使用。
三、临时用电方面:对项目部的用电设备及机械操作都设有专人操作及指挥,对小型用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严格执行“一机、一箱、一漏保”制度。配电箱开关箱及时关闭好,漏电保护器每周检查一次,确保灵敏有效。
主持人
会议时间
2015.3.16
会议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参加人员:详见会议签到表
施工现场存在危险源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一、管道工程施工作业
1、沟槽地下水位高,采用水泵抽水或者井点降水。
2、施工现场不能完全封闭伤及行人。措施:施工现场用印有公司标志的不低于1.8米的彩钢板围挡进行封闭,做到连续、稳固、整洁、美观。围挡出现残缺时,及时更换。施工现场路口处设禁行牌、安全警示牌及隔离墩;靠近人行道一侧设密目网维护;夜间设置警示红灯等醒目的警示标识。
3.施工通道口无安全警示标识;施工通道口悬挂安全警示标识,并设置隔离护栏,夜间悬挂红色警示灯。
4.遇有地下管线时,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保护好原有地下管线。
5.管道安装时,人员严格按照人员配合机械操作的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6.管沟开挖时土方离管沟边沿不得小于800mm,所用材料及工具不得在沟边存放,施工时,应经常检查沟壁两侧是否有松动和裂缝或渗水现象,可能有塌方时应及时加护板和支撑。
5、人员穿着简洁、利落,工作服不能被挂,工作鞋不能打滑。
6、人员擦围挡时首先在离自己3-5米处摆放隔离墩,穿好反光背心,确保安全后再进行擦拭作业。
7、.施工通道口无安全警示标识;施工通道口悬挂安全警示标识,并设置隔离护栏,夜间悬挂红色警示灯。
8、临时用电严格执行了“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保”制度。操作电器设备人员能正确佩戴绝缘手套,配电箱开关箱及时关闭好,漏电保护器这周检查均为灵敏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