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我那可爱的学生一、水中点灯欲话说,水火不相容。
水中怎么能点灯呢?可是,现在我们请大家来试一试。
1.准备:(1)将蜡烛拧进一个大螺母里,放在碗底中间(蜡烛的芯要比碗口低)。
(2)往碗里慢慢加冷水与蜡烛上口平齐(如图所示)。
2.实验:点燃蜡烛。
当蜡烛的火焰着到水面以下时,蜡烛继续燃烧而不熄灭。
3.道理:水能吸热,接触水的蜡烛表面不熔化。
二、烧不断的线与烧不着的纸条你一定会奇怪,线怎么会烧不断?纸条怎么会烧不着呢?下面这两个实验就是讲的这些有趣的内容。
1.准备:约1 厘米长的棉线一根,曲别针一个,少量的浓盐水,一寸铁钉一个,火柴,20 厘米粗的铁棍一根,1.5 厘米宽30 厘米长的纸条一张。
2.实验:先把曲别针系在棉线的一端,将棉线放入浓盐水中浸透,然后取出,把棉线的另一端挂在已固定的铁钉上晾干。
用火点燃系曲别针的棉线一端,火熄灭后,曲别针也不会掉下来(图1)。
另外,用纸条紧紧地斜缠在铁棍上,纸条边不要互相重叠(图2)。
用点燃的火柴沿铁棍往返移动,同时不断转动铁棍,虽然火烧的很旺,但是仍然烧不着铁棍外面包着的纸条。
3.道理:棉线上浸满了盐,盐不能燃烧。
棉线烧完后,外面留下了盐壳,就象一条线一样挂着不断。
可是盐壳的线很脆,稍稍一碰就会断。
用纸条缠在铁棍上,由于铁棍吸热较快,它吸收了纸条上受到的热量,纸条的温度总也达不到它燃烧的温度,所以纸条就不会燃烧。
三、纸片托住一杯水纸片能托住一杯水,说来你可能不信,但只要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你就会觉得并不神秘。
1.准备:杯口平整的玻璃杯一个,图画纸(硬纸片略大于杯口些)一张。
2.实验:用一只玻璃杯盛满水,杯口再盖上一张硬纸(最好先浸湿一下),纸和水之间不能留有空隙和气泡。
然后用右手拿杯,左手托纸,迅速地把杯倒转使底朝上。
左手轻轻松开,这时,水仍留在杯中不会落下来,好象被纸托住似的(图1)。
同样方法,若把杯子侧过来(图2),纸片密合的好,杯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
3.道理:杯里充满了水(或半杯水),纸片下面或侧面(外侧),均受到向上或向内的大气压力,只要这种压力大于杯内的水的重量(或一半水一半空气的重量),纸片就会牢固地贴在杯口不落下来。
自来水笔就是利用大气压力把墨水压进皮管中去的。
四、虹吸现象桌上有个笨重的大鱼缸,要想不拿出金鱼而把脏水和沉在缸底的浑浊物排出来,你能想出个好办法来吗?下面我们先做个有趣的小实验,巧妙的办法也就会有了。
1.准备:两个大瓶子,一段长的塑料软管(胶管也可)。
2.实验:把盛满清水的瓶子放在高处,空瓶放在低处。
把软管的一端插入高瓶的水中,另一端捏住用嘴慢慢吸气(图1)。
当嘴里吸进水时,立即将软管捏紧,赶快把软管放到低处的空瓶内,放开手指,水就会自动由管内流出。
如果把高瓶内的一端管口贴在水底,就可以把水全部由高瓶内排到低瓶里。
这个实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管子先要灌满水;二是出水口必须低于吸水口的水面,否则,流水就会中断。
3.道理:用嘴吸管时,管内空气被吸出,造成一个低压区,另一端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把瓶里的水压入管内。
只要继续保持管内的低压,高处的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到低处去,直到流净为止。
现在你该会给鱼缸换水了吧!五、小喷泉自制喷泉很简单,瓶内装水塞插管,使劲往里吹口气,插管向外喷清泉。
1.准备:带胶塞的玻璃瓶一个,空的圆珠笔芯一支(用针去掉铜头里的小滚珠)。
2.实验:在瓶里装上多半瓶水,把圆珠笔芯(铜头向上)穿进胶皮塞的中间,并将瓶口塞严。
用嘴向铜头内使劲吹一口长气,嘴离开后,就会有一股泉水从铜头喷出来,而且会喷得很高(如图)。
3.道理:吹气时会使瓶里的气压增大,由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的气压,所以瓶内的水被高气压挤出来了,直到内外气压相同时为止。
六、蜡烛怎么灭的不用嘴吹不用扇,要灭烛火指一弹。
1.准备:一支蜡烛,一盒火柴,一个用牛皮纸糊的纸筒(一头糊严实,一头在纸中间钻一个3—4 毫米的圆孔,如图1)。
2.实验:将蜡烛点着,用圆筒有孔的一头对准烛火(要有一段距离),用手指弹糊有牛皮纸的另一头,烛火就应声灭了。
如图2。
3.道理:手指头弹牛皮纸所产生的声波振动空气,将烛火扑灭了。
下面,让我们再来做一个吹烛火的小实验。
根据常见的现象,如果你用口对准烛火吹气,火苗应该往外跑,可是如在烛火前放一块纸片,你再对准烛火吹口气,试试看,烛火会往哪儿跑?1.准备:蜡烛一根,方卡片纸一块。
2.实验:将蜡烛点着,把卡片纸放在嘴的前边,对着蜡烛用力吹一口气,你会看到蜡烛的火苗向你扑过来。
如图3。
3.道理:对着卡片纸吹气,使烛火周围的气压升高,纸片背面气压降低,空气从高压向低压处流动,因此烛火反而向你扑来。
七、冰镇桔子汁冰镇不用水,简单又易行,你若不相信,试试成不成。
1.准备:苏打粉,桔子水,瓶子,2.实验:把桔子水装进瓶子里,在瓶子里放些苏打粉,搅拌使它溶解。
桔子水会逐渐变冷,就成了冰镇桔子汁了。
3.道理:溶解苏打需要水和热量,水里的热让苏打吸收了,所以桔子汁变冷了。
八、翘翘板1.准备:一根织毛衣的金属针,一软木塞,两枚大头针,两只玻璃杯,一支蜡烛。
2.实验:将毛衣针从软木塞中间穿过,使两头大致相等。
在软木塞的两旁各插进一根大头针,将它们架在倒置的两只玻璃杯上,然后调整毛衣针的位置,使其保持平衡。
用点燃的蜡烛烤毛衣针的一头。
一会儿,被烤的毛衣针就向下倾斜;当你拿开烛火,它又会慢慢抬高,恢复到水平位置。
如将烛火放到针的另一头去烤,同样会使针向下倾斜。
所以如果把烛火左右慢慢移动着烤,那么你就会看到,毛衣针就象翘翘板那样上下翘动,有趣极了。
3.道理:物体受热膨胀,毛衣针受热后会变长,破坏了原先的平衡,因此产生倾斜。
冷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长度,重新达到平衡的状态。
九、漂白玫瑰花把一块硫磺点燃以后放进大口的果酱瓶中,接着便出现呛人的浓烟(因此这个实验应当在户外进行)。
把一朵红攻瑰花放进瓶中,花便明显地褪色了,最后竟完全变白。
这是因为,硫磺在燃烧的时候产生了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除了有杀菌作用之外,还有漂白的功能。
花的色素被这种气体破坏了。
二氧化硫能侵蚀植物的叶绿素,所以,凡是空气被二氧化硫污染的地方,植物是不会茂盛的。
十、用植物颜色变魔术把叶子是紫红色的卷心菜切成碎片,放进盛着开水的碗中,浸泡半小时以后,水就变成了紫色的。
然后再把紫色的水倒进玻璃杯中。
现在可以表演变颜色的魔术了!桌上放三只杯子,表面看来里面都是净水,事实上只有第一杯是净水,第二杯是白醋,第三杯水中含有碱溶液。
把紫色的水每个杯子里倒一点,结果,第一杯还是紫色,第二杯是红色,第三杯是绿色。
卷心菜的紫色素有一个特性,就是在酸中变红,在碱中变绿,在中性水中保持本色不变。
十一、密写药水用白醋、柠檬汁或洋葱汁在纸上写字,干了以后,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这类液体就是最简单的密写水。
想要读密写字,只要把纸放在烛火上烤一下,字就变成棕色,能够看得见了。
醋、柠檬汁、洋葱汁能使纸发生化学变化,成为一种类似透明薄膜一样的物质。
这种物质的着火温度比较低。
在火上烤一烤,密写过的地方先焦了,所以就显出字迹来。
十二、糖能着火吗?把一块糖放在铁皮盖上,你来试试看,能不能点燃它。
不管你试多少次,准保点不着。
可是,如果你在糖块的角上撒上一点烟灰,再用火柴在那里点火试试,这时候糖便燃烧起来,发出蓝色的火焰,直到烧完为止。
把烟灰和糖分开单独烧,两样都烧不着。
然而烟灰能促成糖的燃烧。
燃烧以后,烟灰还是烟灰,并没有变化。
在这里,烟灰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催化剂能促进化学变化,但是它的组成和数量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并没有变化。
十三、气体也有重量找一根长约50 厘米的小木条。
在它的两端挂两个塑料薄膜口袋。
再把木条的中点架在图钉的尖上,使它平衡,象一个小天平。
把一匙苏打放进玻璃杯,再倒一点醋,杯中立即出现泡沫,说明有气体产生。
把杯子向一只塑料袋开口处倾斜,但是别让杯中的液体流进口袋。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天平”出现倾斜。
原因在哪里呢?苏打和醋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了二氧化碳。
它比空气重,所以能象水一样向口袋里倾注,使口袋增加重量。
十四、土豆电池找一根5 厘米长的铜丝,再从废干电池上剪一条2 毫米宽的锌皮。
把铜丝和锌皮分开插进生土豆内。
再用耳机线的两端接触铜丝和锌皮,便能清晰地听到喀拉喀拉的声音。
这种噪声便是由电流引起的。
土豆和金属丝产生的电流和干电池产生的电流是一样的,但是要微弱得多。
在化学过程中,土豆的汁对金属起作用,便产生电流。
十八世纪,意大利医生伽伐尼第一个在类似的实验中观察到这一现象,所以土豆电池也可以叫做伽伐尼电池。
十五、硬币电流把四五个光洁的硬币和同样大小的锌皮交替相叠,在两块金属片之间夹入一片吸满盐水的吸水纸。
用细漆包线在指南针外壳上绕五十圈,把漆包线的两端的漆刮掉,裸出铜丝,分别接在一端的硬币和另一端的锌皮上。
电流便会使磁针偏转。
盐溶液对金属发生化学侵蚀,因而产生电流,电流通过金属导线的时候产生磁场,于是指南针就发生偏转。
十六、胡椒和盐把粗盐撒在桌子上,再掺进一些胡椒面,你有办法把它们分开来吗?粗看起来,似乎很困难,你总不能一粒一粒去拣呀!如果你学过一点静电知识,就知道方法很简单。
用一把塑料汤勺在毛衣上摩擦一会儿,然后逐渐靠近盐和胡椒面的混合物,最先跳起来附在汤勺上的就是胡椒面。
塑料勺经过摩擦带有电荷,产生吸引力。
胡椒面比盐粒轻,所以先被吸起来。
要是把勺再放低一点,盐粒也会被吸起来。
十七、手指上的电火花把一块金属板(例如铁皮)放在干燥的玻璃杯上。
用毛衣在吹得鼓鼓的气球上使劲摩擦一会儿,然后把气球放在金属板上。
当你用手指去靠近金属板边缘的时候,闪电便迎着你的手指飞来。
闪电释放了带有几千伏高压的电荷,但是它并不危险,因为它的电流强度并不大,就象梳头发产生火花一样。
一个外国的科学家认为,要使一只75 瓦的灯泡发亮一秒钟,就必须用猫皮摩擦玻璃棒92 万万次。
十八、水为什么进不去把手绢放进水里而不被打湿,你能办得到吗?你也许以为办不到,其实很简单。
把手绢放进玻璃杯中,使它蓬蓬松松不会掉下来,然后把杯子倒过来,垂直地浸入水里。
杯子里存在着空气,我们的眼睛虽然看不见它,但是它确实是占据空间的。
杯子里有空气,水就进不去。
当然,杯子如果入水比较深,总会有一点水进入杯子的。
因为入水越深,水的压力越大,杯中空气会受到一定的压缩。
但是杯子的大部分空间仍然不会有水。
十九、瓶中的气球吹不大一只瘪了的气球放在瓶子里,你无论使多大劲也不能把它吹鼓起来,不信你可以试试。
把气球塞进瓶里,气球嘴套在瓶口上,你使劲往气球里吹气,至多你只能把它勉强吹大一点。
气球体积增大以后,封闭在瓶中的空气受到压缩,压力增大。
这种压力增加得很快,当它超过了你胸部呼吸肌的力量,你就再不能给气球增加空气了,因而气球不可能象平时那样吹得很大。
二十、烧不坏的布用一块棉布裹一枚硬币,绷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