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化品企业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危化品企业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目录一、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1引言 (2)2 事故风险分析 (2)2.1风险分析 (2)2.2 事故发生区域 (7)2.3 事故的危害程度、可能时间及影响范围 (8)2.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8)3 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 (8)3.1组织体系 (8)3.2 应急组织职责说明 (9)4 应急处置程序 (11)4.1处置程序 (11)4.2响应分级 (12)4.3 响应程序 (12)4.4 应急启动 (13)5应急处置措施 (14)5.1处置通则 (14)5.2火灾事故处置措施 (14)5.3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15)5.4危化品火灾事故应急处理 (16)5.5天然气着火事故应急处理 (17)5.6配电室着火事故应急处理 (18)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引言为确保公司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公司储罐区、生产装置区及锅炉房、天然气设施区域、供配电装置等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置事故,从而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保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为主、控制有序;突发有备、指挥有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的处置原则,特制定公司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此预案适用于因操作失误、违反操作规程、设备故障、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因素,致使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而可能造成的重伤事故、死亡事故或造成周边人员紧急疏散等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和处理。

2 事故风险分析2.1风险分析2.1.1火灾1.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引发的火灾存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该类物质的泄漏,或工艺操作不当,遇点火源即可引发火灾事故。

点火源分析如下:(1)电气。

由电气原因(包括电气设备和线路)引起的火灾爆炸,在火灾爆炸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如电气运行中和故障状态(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漏电等)时所产生的电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未能按场所的危险区域等级和爆炸性混合物的类别、级别、组别配备相应的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防火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未能设置过载、过电流、短路、漏电等电气保护装置等都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静电。

静电的电量一般不大,但电压往往很高,容易发生火花放电而引起火灾,生产中涉及的这些物质点火能小,更容易形成火灾。

静电往往产生在这些物质的输送、灌注、人体活动等许多过程中。

如输送速度过快,管道又未进行等电位连接,灌注时冲击过大,泵或法兰泄漏时,物质高速喷出,操作人员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物等。

(3)雷电。

雷电的能量极大,可对避雷设施不良的建筑、烟囱、塔器等造成大面积严重破坏,往往引起易燃易爆物质出现火灾爆炸危险,未安装防雷装置或质量差,平时维修不良,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雷雨天可出现雷击失火现象,进一步引起易燃易爆物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4)明火。

明火是指敞开的火焰、火星等。

主要有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他火源,锅炉、烟囱、设备检修时的电气焊,原料产品的运输车辆,烟头、火柴、打火机等都存有明火源。

(5)高温表面。

因表面温度超过可燃物的燃点时,与可燃物接触可能一触即燃。

在生产过程中如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内严禁设置表面温度高的非防爆照明灯具,如卤钨灯、高压汞灯、白炽灯泡等,电气设备积尘太多,散热不良也可产生高温表面。

(6)摩擦与撞击。

摩擦运转设备的转动部接触不良、介质流速过快等都有产生火花可能。

铁器工具与金属设备之间的强力碰撞、穿钉子鞋、铁门窗等都可产生撞击火花。

2.电气火灾电气设备、照明设施以及电气线路等低压配电系统存在电气火灾的危险,其危险性主要是交流电引起的。

电气火灾是由电气引燃源引起的火灾。

电气装置在运行中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引燃源的主要形式。

(1)电缆火灾当导线电缆发生短路、过载、局部过热、电火花或电弧等故障状态时,所产生的热量远远超出正常状态,造成电缆起火,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电缆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如电缆质量不好;电缆隔热、散热不良;负荷过载,引起电缆发热;电缆绝缘老化损坏、电缆头故障使绝缘物自燃、接触不良;电缆沟被车辆压坏,造成瓷套管破裂损坏,潮湿(或积水)引起短路;电缆接头不好,接头材料选择不当,接头氧化等,容易引发电气火花或电气火灾。

(2)雷击和静电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生产车间未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造成直击雷击中车间,造成火灾爆炸事故,设备、管道未做接地和静电跨接设置,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储罐未做可靠的防雷防静电设施,造成直击雷击中罐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3.其他原因引发的火灾(1)沾有油污、易燃物质的工作服、棉纱、手套等易燃物品,乱扔乱放,遇明火易造成火灾。

(2)如在建筑设计或施工时,建筑材料达不到耐火等级,或用可燃材料做建筑材料,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引发建筑火灾。

(3)若人员违章吸烟等产生明火,工具、着装不合格产生火花或者静电等都很容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1.2爆炸1.工艺过程中火灾引发的爆炸(1)燃爆性物料泄漏,挥发的易燃气体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发生爆炸事故。

(2)工艺过程中巡检、检修维护不及时,反应设备仪表损坏或安全阀不能及时泄压、安全装置失效、自动控制系统线路损坏或失修,反应过程参数控制不当,使生产工艺过程失去了控制导致超压爆炸事故;(3)在对反应釜、储罐等设备进行清理作业时,如设备内部未置换合格,易燃介质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会造成爆炸事故。

(4)设置的自动控制系统阀门或仪表失效,造成爆炸。

(5)仓库管理混乱,物料摆放无序,混放,一旦泄露,可能使物料发生化学反应,发生爆炸。

(6)原料仓库没有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或设施失效,在雷雨天气车间遭受雷击或产生静电火花时,可能引起可燃物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7)用完的水杨醛原料桶不拧紧而随意堆放,一旦泄漏,遇明火可爆炸。

(8)接近或进入车间的车辆尾气管未安装阻火器,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9)车间内、装置区通风不良或局部通风不畅,易燃物质挥发的气体泄漏在空气中达到极限浓度时,遇着火源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0)工艺指标控制不当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系统失控而发生事故;控制电气线路损坏可能导致系统失控或出现故障;人为操作失误可能发生严重事故。

(11)蒸馏釜投料速度决定反应发热速度。

如果投料速度过快,反应热不能及时移出,就有可能造成超温超压,发生泄漏或爆炸事故。

(12)若蒸馏釜内的搅拌装置失灵,物料混合不均,造成局部反应剧烈,产生大量反应热,发生爆炸。

(13)易燃液体储罐排放的残液及清洗设备时的污水处理不当,长期积聚造成易燃易爆蒸气浓度超标,遇火源,有造成火灾爆炸的危险。

(14)装卸易燃液体物料时,必须设专用接地线,与车体等电位连接,否则在装卸过程中会产生静电,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

2.容器爆炸(1)压力容器爆炸涉及络合反应釜、水解反应釜、蒸馏釜是压力容器,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管辖的压力容器。

若因设备选材不当、疲劳运行、材料腐蚀或压力、温度控制不当,超过设备的承受压力时,容易发生容器爆炸事故。

(2)压力管道爆炸本项目中蒸气主管道、燃气主管道属于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由于设计时选材、壁厚选用不当,使用过程中冲刷严重造成壁厚减薄,以及超温、超压使用及安全附件失灵,未定期检测,存在的缺陷未及时消除等因素,会造成管道爆炸。

3.锅炉爆炸(1)炉膛爆炸炉膛爆炸是由于可燃气体漏入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处在爆炸极限范围时一接触到适当的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事故。

伴随着化学变化,炉内气体压力瞬时剧增,所产生的爆炸力超过结构强度而造成向外爆炸,由于在极短时间内大量能量在有限体积内积聚,造成锅炉炉膛处于非寻常的高压或高温状态,使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的物质遭到破坏。

炉膛爆炸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

①点火不当:在点火时,如启动操作不当,出现熄火而又未及时切断气源、配气管进行可燃气体吹扫,或吹扫不彻底、打开阀门时喷嘴也点不着火或者被吹灭,或其他可能使炉膛中存积大量高浓度可燃气体并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情况,则再次点火时引燃这些可燃气体,引起爆炸。

②火焰不稳定而熄灭:如果煤气燃烧器出力过大,火焰就会脱开燃烧器,发生脱火现象;相反出力过小,火焰就会缩回燃烧器内,发生回火现象,使锅炉运行中火焰不稳定而熄灭,由于炉膛呈炽热状态,达到或超过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着火温度,且继续进可燃气体时,就有可能立即发生爆炸。

③设备不完善:因为阀门漏气,设备不完善,没有点火灭火保护装置和火焰检测装置,可燃气体充满炉内点火发生爆炸。

④输气管道泄漏:由于燃气锅炉输气管道庞大,可燃气体消耗量大,有些管道已经存在老化、腐蚀的情况,如不注意管道的维护和检修,在输气过程中容易发生可燃气体泄露,而造成爆炸事故。

⑤操作失误:在锅炉运行时,有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事故依然发生了,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在锅炉运行时操作不合理,不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工作不负责任,值班、检修不按规定进行,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2)炉体爆炸燃气锅炉炉体爆炸是由于锅炉设备材料质量问题,受压元件强度不够或者严重缺水,持续加热等因素造成的爆炸事故。

①燃气锅炉设计制造方面:设计不合理造成燃气锅炉结构上的缺陷;材料不符合要求;焊接质量粗糙;受压元件强度不够等,这些因素也是引起燃气锅炉爆炸的重要因素。

②锅炉内水被烧空造成爆炸:在锅炉运行时,其中的水会被加热慢慢减少,当锅炉内的水过少甚至烧空时,可燃气体燃烧所释放的热能直接加热锅炉设备本身,造成炉体过热,发生爆炸事故。

2.2 事故发生区域储罐区、反应装置区、锅炉房、天然气设施区域、供配电装置,动火作业区等区域。

2.3 事故的危害程度、可能时间及影响范围(1)危害程度:火灾爆炸事故可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爆炸易引起的火灾、建筑物坍塌,造成更大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发生可能时间:正常生产时、检维修时等。

(3)影响范围:生产车间、厂区及周边区域。

2.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设备出现故障,设备管道、阀门等出现锈蚀、损坏;物料轻微泄露(2)设备温度表、压力表等仪器仪表指示不正常;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报警;(3)设备超压、安全阀等起跳不灵敏;(4)压力表、安全阀等附件未按要求定期检验;(5)生产现场管理混乱,未严格执行消防相关规定;(6)设备检修、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管理混乱,未按规定落实审批、作业票制度。

3 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3.1组织体系应急组织机构图3.2 应急组织职责说明3.2.1 应急指挥小组职责公司应急指挥小组由负责人xx担任组长,xxx任副组长,xx、xxx为成员。

应急指挥小组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主要职责如下:(1)贯彻执行国家、各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相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