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课件

18.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课件

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额定电 压2.5 V)。 请根据实验原理画出实验电路图。
(二)设计实验
1.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中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需要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2.电流表和电压表应该分别连在什么位置?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 3.为了测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实验中 需要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灯 泡两端的电压?最好采用哪种方法? .可以改变换电源电压或使用滑动变阻器。最好在电路中 串联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来改 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4.你能根据实验要求,画出电路图吗?
实验电路图:
V
P
L
A
S
实验数据
灯的规 格
电压(V)
U=U额 U>U额 U<U额
电流 (A)
电功率 W)
灯的发光情 况
(三)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 额定电压3.8V,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 压表示数。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为额定电 压的0.8倍即3V,记录电流表示数,观察灯泡发光情 况。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值 的1.2倍即4.5V,观察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 压表示数。 5.断开开关依次拆除电路,整理仪器。
【课堂小结】
• 1.滑动变阻器开始在阻值最大的位置,调节 的时候阻值从大到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会 从小到大测量,为什么不先测低于额定电压 时的电功率,再依次测量等于额定电压和高 于额定电压的功率,以免变阻器阻值一会儿 变大,一会儿变小,而易发生错误?
• 答案:这有利于观察小灯泡亮度时有明显的 区分,便于与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额定功率 以及工作状态进行比较。
记录数据
小灯泡 电压(V) 电流
的规格
(A)
3.8 3.8
3
4.5
电功 灯的发光 (W) 情况
(四)分析论证,得到结论
U实 = U额
P实 =P额 灯正常发光
U实<U额 U实>U额
P实< P额 灯比正常发光__暗___
P实> P额
灯比正常发光_亮____ 灯有可能被__烧_毁___
结论:
(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 大,小灯泡功率越大。
• 2.比较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与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 率实验的异同点有哪些?
• 答案:相同点:实验电路相同;实验测量的物理 量相同,都要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电路元件(开关、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 规范要求相同。
• 不同点:实验目的不同,两次测量的目的不同, 一个是要测电阻,另一个是要测电功率。实验结 果要求不同,测量电阻的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 减小误差,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三次测量是为了比较 在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和发光情况。
(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 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拓展延伸】 “伏安法”测电阻也是要求测三次,和 这个实验中的测三次目的一样吗?能否依据三次测量 数据计算小灯泡的平均功率,为什么?
“伏安法”测电阻中,三次测量是为了求电阻的平均 值,减小误差,而本次实验中,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其 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求功率的平均值没有意 义。
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导入新课 把3.8V小灯泡分别接在3V和4.5V的电源上,你看到什么 实验现象?
同一个灯泡接在不同的电源上,为什么亮度不一样 呢?小灯泡的亮度跟它的实际功率之间又有什么关 系呢?
(一)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目的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 P = UI。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