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12T)1、6913.纳税评估工作的主体是(A. )A. 税务机关B. 纳税人C. 中介机构2、6915.纳税评估最基本的原则是(A. )A. 强化管理、优化服务B. 分类实施、因地制宜C. 人机结合、简便易行D. 组织税收收入3、7009.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额÷(A. )A. 主营业务收入B. 利润总额C. 应纳税所得额D. 主营业务利润4、7034.纳税评估工作主要由(A.)负责。
A. 税源管理部门B. 计划统计部门C. 信息部门D. 综合业务部门5、7035.纳税评估的重点分析对象不包括(C)A. 重点税源户B. 税负异常变化户C. 信誉等级为A级的纳税人D. 长时间零税负申报户6、7036.下列不属于纳税评估必经程序的是( B)A. 审核分析B. 实地核查C. 评定处理D. 确定评估对象7、7039.税务机关在对评估对象实施约谈过程中发生下列(D.)情形,不需转入实地核查环节。
A. 纳税人拒绝主管国税机关约谈建议或不能在约定的期限内履行约谈承诺的B. 纳税人在约谈说明中拒不解释评估人员提出的问题,或对评估人员提出的问题未能说明清楚的C. 约谈后同意自查补税,或者选择以自查补税代替约谈说明,但未在约定的期限内自查补税且无正当理由的D. 疑点全部被排除,未发现新的疑点8、7040.税务机关在对评估对象实施约谈过程中发生下列(D. )情形,应直接转入评估处理环节,并注明“未发现违法行为,审定后归档”的建议。
A. 纳税人拒绝主管国税机关约谈建议或不能在约定的期限内履行约谈承诺的B. 纳税人在约谈说明中拒不解释评估人员提出的问题,或对评估人员提出的问题未能说明清楚的C. 约谈后同意自查补税,或者选择以自查补税代替约谈说明,但未在约定的期限内自查补税且无正当理由的D. 疑点全部被排除,未发现新的疑点9、 7041.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文件中,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本期应纳所得税额÷(A.)A.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B. 本期利润总额C. 本期应税所得额D. 本期主营利润额10 某商业性小规模纳税人销售某种商品,获得含税收入共1500元。
该商品进货时支付价款1000元和增值税额170元;则该纳税人应缴纳增值税(C)。
A、57.69元B、84.91元C、43.69元D、30元11、7042.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弹性分析中,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弹性系数=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
A. 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比值接近1;B. 当弹性系数<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C. 当弹性系数>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D. 当弹性系数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12:对于缴纳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来说,下列不属于视同销售的是(C )。
A、对外投资转出材料B、对外捐赠转出材料C、不动产在建工程领用外购材料D、不动产在建工程领用产品13、7043.下列因素中不影响增值税税负率高低的是(D)。
A. 毛利率B. 期初期末留抵税额C. 期初期末存货D. 期初期末应付账款14: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C)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A、3%B、10%C、12%D、20%15、7044.对实行定期定额(定率)征收税款的纳税人以及未达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可参照其生产经营情况,利用相关评估指标定期进行分析,以判断( A)A. 定额(定率)的合理性和是否已经达到起征点并恢复征税B. 设置相应预警值的可行性C. 生产经营结构的合理性D. 生产经营能耗的合理性16:纳税评估工作中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环节是(B )。
A、对象确定B、评估分析C、约谈举证D、调查核实17、不得在非涉密计算机中处理和存储的信息有()。
A.涉密的文件 B.个人隐私文件C.涉密的图纸 D.已解密的图纸18、税务机关在对评估对象实施约谈过程中发生下列(D )情形,应直接转入评估处理环节,并注明“未发现违法行为,审定后归档”的建议。
A、纳税人拒绝主管国税机关约谈建议或不能在约定的期限内履行约谈承诺的B、纳税人在约谈说明中拒不解释评估人员提出的问题,或对评估人员提出的问题未能说明清楚的C、约谈后同意自查补税,或者选择以自查补税代替约谈说明,但未在约定的期限内自查补税且无正当理由的D、疑点全部被排除,未发现新的疑点多项选择题(25T)1、6912.国外纳税评估的经验有()A. 健全的法制B. 科学的机构设置C. 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D.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2、6914.纳税评估目的有()A. 为纳税信誉等级评定提供依据B. 为预测税收情况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C. 为完善税收政策提供数据资料D. 提高税务稽查的针对性和质量3、6916.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区别在于()A. 工作主体不同B. 工作的侧重点不同C. 定位不同D. 工作方法和程序不同4、6917.为加强对纳税评估工作的日常检查与考核,要建立健全()制度。
A. 纳税评估工作岗位责任制B. 岗位轮换制C. 评估复查制D. 责任追究制5、6918.总局制定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的目的是()A. 强化税源管理B. 降低税收风险C. 减少税款流失D. 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6、6919.筛选纳税评估对象要参照()进行全面、综合的审核对比分析。
A. 纳税人所属行业B. 纳税人所属经济类型C. 纳税人的经营规模D. 纳税人的信用等级7、6944..筛选评估对象的方法有()A. 计算机自动筛选B. 人工分析筛选C. 重点抽样筛选8、6945.税收管理员根据()问题筛选疑点对象。
A. 增值税专用发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B. 海关完税凭证稽核比对中发现的问题C. 日常税收管理中发现的问题D. 农产品收购凭证(普通发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9、6946.评估分析的内部信息主要来源于()A. 纳税人税务登记的基本情况B. 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C. 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各类票证比对结果D. 各项核定、认定、减免、缓、抵、退税审批事项的结果10、6947.对企业总体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时主要分析的内容有()A. 企业近三年的总体经营情况B. 当期纳税申报情况与上年有无较大差异C. 本期盈利水平与同行业差异情况D. 是否连续三年以上亏损或当年弥补亏损额较大11、6948.对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进行审核分析时,要重点包括()A. 纳税人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的程序、手续和时限履行申报纳税义务B. 纳税申报主表、附表及项目、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C. 亏损结转、获利年度的确定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并正确履行相关手续D. 各项纳税申报附送的各类抵扣、列支凭证是否合法、真实、完整12、6949.税务约谈可采取的方式有()A. 当面约谈B. 电话约谈C. 信函约谈D. 网络约谈13、6950.发现纳税人有( )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要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A. 偷税B. 逃避追缴欠税C. 骗取出口退税D. 抗税14、7006.将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与相应的正常峰值进行比较,下列可列入疑点范围的有()A. 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B. 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C. 销售额变动率及税负率均高于正常峰值D. 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税负率高于正常峰值15、7007.当发现企业税负异常时,需要分析()因素的影响。
A. 政策因素B. 价格因素C. 经营范围变化D. 季节性因素16、7008.工时(工资)耗用法运用时需注意()A. 企业的生产工时(工资)标准或者关键生产环节工时(工资)标准应相对稳定,相关数据应易于收集和计算B. 参考当地同行业或规模、效益相近企业的生产工时(工资)标准,便于税企双方工时(工资)标准的共同认可C. 生产工时总量(工资总额)的所属期要与生产产品的所属期配比。
D. 应加强同当地电业管理部门、自来水公司等单位的联系,核实企业用电、水量等数据的真实性。
17、7010. 关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正常情况下,二者基本同步增长。
B. 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问题。
C. 当比值>1且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题。
D. 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18、7011.出口退税评估包括()A. 出口环节评估B. 出口应税项目评估C. 进项环节评估D. 特殊贸易方式评估19、7012. 出口企业在异地报关主要原因有()A. 出口企业在外地收购的视同自产货物,由于运输方面的要求,可能出现在收购地附近海关直接报关出口的情况B. 国外购货商对报关出口口岸或报关行有特殊要求,要求出口企业在其指定的出口口岸或报关行进行报关C. 由于国外购货商的运输时间要求,本地可能没有合适的船期出口到国外,就需要到异地海关进行报关D. 海关存在组船出口的情况,本地出口企业在本地报关后,由于货船运输的要求,可能出现该船又到异地海关装货出口的情况,这样该批在本地海关报关的货物在海关出口信息中表现为出口口岸为异地的情况20、7013. 外销收入比例临界值随()变动而变动。
A. 征税率B. 期初留抵税额C. 进项税额转出D. 退税率21.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有( A B D)。
A.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B.税前弥补亏损扣除限额C.工(商)业增加值分析指标D.营业外收支增减额22、7014.“其他应付款”如年末数较年初数有很大的增加,则可能存在()A. 以其他应付款作隐匿账户,将销售收入挂账B. 对确有证据表明无法支付的其他应付款不及时转入资本公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C. 结算中由于双方发生“扯皮”,延误了结算D. 记账错误,将其他应收款记入其他应付款账户23、以下哪些项工作不属于纳税评估工作范畴:(CD )A.税务约谈B.实地核查C.税收保全D.强制执行24、7015. 如果存货结存较大或增长过快,则应重点分析()A. 是否集中备货?B. 是否快过优惠期时少转存货成本?C. 是否长期未盘存而有未处理的积压存货?D. 是否已实现销售未入账且未结转成本?25 . 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分为(A D )。
A、居民企业B、本地企业C、外地企业D、非居民企业26、7016.如果存货余额较小或急剧下降,则应重点分析()A. 是否多转存货成本?B. 是否集中抛货或处置存货?C. 是否提取减值准备?D. 存货成本差异是否按规定结转?27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A B D )不得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