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课 智慧的选择教案

第4课 智慧的选择教案

第四课智慧的选择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选择结构的概念和运行机制;能够使用“比较表达式”
进行关系运算。

2、能够使用选择指令块“如果为……则……否则”编写程度;掌
握获取随机数的方法;熟练掌握“六边形”指令块嵌入其他指
令块中的方法。

3、认识“指南针传感器”;掌握使用“指南针朝向”指令块的方法。

活动一:节能灯
为了方便模拟,我们将选用“显示图标”作为节能灯的灯泡。

利用“显示数字亮度级别”显示当前环境光的亮度值。

注:“如果为……则……否则”指令块实际上就是条件语句(if, then,else)。

使用这一语句可以测试出:如果一个条件为真,则程序会运行一组特定的指令块,否则程序就会运行另外一组不同的指令块。

与循环不同,条件语句不循环。

作为条件测试结果的所有指令块只会运行1次,只有将它们放入循环指令块内才会循环。

活动二:猜拳游戏
一点通:
随机数就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产生的数,并且得到这个范围内的每一个数的机会相同。

随机数应用广泛,我们可以利用它进行随机抽样,还可以利用它在某一个范围内得到每一个数机会均等这一特征进行
模拟试验,这样电脑就可以代替我们做大量重复的试验,从而顺利地计算出有关事件的概率。

活动三:自制电子指南针
做一做:
在“无限循环”控制指令块中放入“显示数字”指令块,然后将“指南针朝向”嵌入左边“0”的位置。

将程序保存并下载到开发板,查看并记录指南针返回的数值。

我实践我创新:
选择结构的程序有多种写法。

讨论一下:课本P27页的示例使用了什么方法?你还能创作出怎样的指南针呢?能否创作出可指示8个方位的指南针呢?
我积累我成长:
选择结构:
最基本的选择结构是当程序执行到某一语句时,要先进行判断,从两种路径中选择一条。

选择结构给程序注入最简单的“智慧”。

由二分支选择结构可以派生出多分支选择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