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设计工艺鉴赏分析
雕 刻 工 艺
明代空前丰厚的社会物质财富和工艺技术的日益提 高为雕塑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了满足封建统治 阶级宗教的、精神的以及奢侈豪华生活等方面的需要, 雕塑艺术的创作十分活跃。可是,由于在朝廷官府直 接控制下所产生的陵墓雕刻与宗教雕塑作品,虽然规 模巨大、材料贵重、制作精细,但大多缺乏创造性和 生命力。而一些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比较密切关系的 各种小型的案头陈设雕塑和工艺品装饰雕刻,特别是 印章雕刻,不仅有显著的发展,而且形成了流派众多 的篆刻艺术。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代表着这一历史 时期雕塑艺术的最新成就
《明 ·万历皇帝金丝冠》
其本名为“翼善冠”,皇冠顶上装饰着龙凤,姿态生 动,制造精细。这金冠用极细的金丝编成翼兽的形式 ,装饰两条用同样的金丝编成的金龙,对称装饰在冠 顶的两侧,居中是一颗火焰宝珠。在精美的首饰中, 万历帝的金冠可谓稀世之宝,冠顶金龙飞舞,威严雄 猛,象征着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金龙采用高超的累 丝工艺制成,充分显示了明代皇家金银工艺的高度水 平。这顶皇冠全部采用金丝编制而成,最使人不可思 议地是整个帽子发现不到一个接头处,其工艺的精妙 绝伦可想而知。它色泽纯正、高贵,结构巧妙,制作 精细,既具有高贵、华美、富丽堂皇之势,同时又不 失儒雅、俊秀、阳刚之气。
雕刻工艺
《明· 雕竹侍女笔筒》
本件作品着重仕女们彼此顾盼呼应的神情举止, 每个仕女深浮雕出将近四分之三的面庞与躯体,虽 然里侧的刻划略为紧缩,未能完全呈现真实比例, 但雕者蓄意突显每个仕女的个体,引导观者欣赏各 个人物的容颜身姿,暗示其间的动态关联。全幅器 壁,无论浅刻的发丝、衣褶、松皮、蒲团、开片瓷 、屏风画,或锐刀明快深雕的山壁、镂窗引松的构 思,都能看出雕工技法的纯熟。
染 织 工 艺
明代的染织工艺,丝织得到了较大发展。全国有江南、 山西、四川、闽广等四个丝织产区,而以江南为主要产地。 织锦具有时代特色,被称为明锦。明锦有三类主要品种, 即库缎、织金银、妆花。库缎系本色花,具有光柔的特点; 织金银则是在织锦中织进金线或银线,高雅华贵;最精巧 的则是妆花,它用过管的织法,即每一花朵均用不同的色 线,边织边绕,色彩多,花朵大,具有富丽辉煌的艺术效 果。明锦的团组织有团花、折枝、缠枝、几何纹等。缠枝 是明锦的主要组织,具有时代特点。明锦花纹丰富多彩、 有云龙凤鹤、花草鸟蝶、吉祥锦纹等、其造型敦普大方, 富于程式化的装饰美。 刺绣工艺中以“顾秀”为有名。顾秀是一种画绣,所 绣花卉、人物、翎毛、山水,“劈丝细过于发,针如毫。” 因而名噪一时,为人所重。此种刺绣以制作欣赏品为主, 加以文人雅士的评赏和赞美,故当时影响很大,几成刺绣 工艺的代表。
陶瓷工艺
《五彩龙凤纹凤首扁壶》
扁壶的两侧有双耳或四耳,以便穿绳提拿或携带, 其造型可能从游牧民族盛水的皮囊演变而来。 壶 腹部正反两面各有一圈足,背面圈足起放置平稳的作 用,正面圈足有对称和加固胎体 的作用;有的只有一 侧有圈足;也有小型扁壶没有圈足。扁壶一般外表为 褐釉剔花装饰, 也有黑褐釉素面无纹的。
金 属 工 艺
在明代的金属工艺中,最具艺术特色的是宣德炉 和景泰蓝两个品种。宣德炉以其造型优美适度,铜质 精良而深受人们喜爱,有宝色内涵,珠光外现之誉。 景泰蓝则形制丰富、造型优美、色泽绚丽、丝工精致、 花纹细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光彩。 明代金银器工艺的特点是与宝石镶嵌结合。
金属工艺
家 具 工 艺
明代随着当时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园林和住宅建设也兴 旺起来,贵族、富商们新建成的府第,需要装备大量的家具, 这就形成了对于家具的大量需求。明代的一批文化名人,热 衷于家具工艺的研究和家具审美的探求,他们的参与对于明 代家具风格的成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郑和下西洋,从 盛产高级木材的南洋诸国,运回了大量的花梨、紫檀等高档 木料,这也为明代家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明代家具 的造型非常简洁明快,工艺制作和使用功能都达到前所未有 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种、式样极为丰富,成套家具 的概念已经形成。布置方法通常是对称式,如一桌两椅或四 凳一组等等,在制作中大量使用质地坚硬、耐强度高的珍贵 木材。家具制作的榫卯结构极为精密,构件断面小轮廓非常 简练,装饰线脚做工细致,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 了明代家具朴实高雅、秀丽端庄、韵味浓郁、刚柔相济的独 特风格。
谢谢观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染织工艺
顾绣《洗马图》
《洗马图》是在白色素缎地上绣成,画面上垂柳摇曳 ,树下一马夫正为一白色黑斑马刷洗,白马兴奋地在水波 中昂首嘶鸣。此幅绣作完全模仿绘画的笔法用针刺绣而成 ,雄健的白马以顾绣中最擅长的擞和针顺其肌肉的纹理绣 成,逼真写实。白马身上的斑点则完全依照绘画中的点绘 法绣成,虽然黑色绣线已脱落,但其针法仍依稀可辨。这 幅绣成的洗马图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设色淡雅,体现出 明代顾绣淡彩渲染的特征。以针线传达画作的笔意,需要 高超的技法,这幅刺绣体现了马匹的壮美,风景的暖意, 洗马人的尽心,丝丝线线,一切都传达得如此真切,洞彻 ,真可谓佳作。
家具工艺
《明 · 黄花梨寿字纹玫瑰椅》
明代家具线条简洁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 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并且与功能要求极 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其 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刚柔相济,线条 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 之美。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 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既美观,又 加强了牢固性。明式家具雕刻中的寿字纹充分体现出一 种强烈的雍容华贵、饱满豪放的审美追求;且把黄花梨 木温润似玉的情调、行云流水的纹理、不翘不裂的特性 运用得炉火纯青。明式家具雕刻珍品历经几百年的风化, 在器物表层形成了厚厚的包浆,宛如剔透莹润的美玉。
明代雕漆,其特点为,刀不藏锋、棱不磨熟。
漆器工艺
雕漆《十八罗汉圆盘》
作品正面图案取材佛经故事,铜胎。作品 雕刻精美细腻,人物表情尤为生动传神,表 现了十八罗汉除尽一切烦恼和疑惑,证得涅 盘,得到解脱。整件作品构图层次丰富,通 过海水、山石、彩云及松枝等图案的刻画, 为十八罗汉营造出了9个不同的活动场景,其 或下海降龙、或上山驱虎、或对坐笑谈或四 处观望。作品漆厚达1.3厘米,光雕刻时间就 历时四个月。
漆 器 工 艺
中国明代建都北京,其文化艺术上承宋、元,继续发 展,不断提高。同时,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和满族等 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点,对汉族传统文化产生了 某些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明代对外 贸易比较发达,在输出的同时,亦引进了一些阿拉伯和欧 洲的工艺,加以模仿、吸收、消化,为明朝工艺美术的发 展,灌输了新的血液。 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前后经历了 549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时代面貌。这一时 期的髹漆工艺与建筑、家具、陈设相结合,并由实用转向 陈设装饰领域。进入了以斑斓、复饰、填嵌、纹间等技法 为基本工艺的千文万华的新时代。
中国古代设计工艺作品鉴赏
----------明代
制作: 周腾
陶瓷工艺 染织工艺
漆器工艺 金属工艺
家具工艺 雕刻工艺
陶 瓷 工 艺
明代以来,景德镇已形成全国制瓷的中心,产量最 多,规模也最大。正所谓“工匠来自四方,器成天下 走”。除官窑外,还有众多的民窑。明代景德镇瓷器取 得较为突出成就的有青花、五彩、颜色釉等。 除景德镇陶瓷外,福建德化窑亦负盛名,它所产生 的白瓷独具一格,由于釉中含铁量很低,而含钾量很高, 又采用中性气氛烧制,因此其色犹如凝脂,有奶油或象 牙白之称。它温润莹净,法国人喜称为“中国白”。德 化窑以瓷塑著名,多制作犀角杯,箫笛等器物,观音、 达摩等塑像,形态优美,衣纹生动。何朝宗是著名的瓷 塑工艺家。 总的来看,我国陶瓷的发展,明代进入以彩绘为主的 历史阶段;彩绘多以图案为主,即采用花鸟、山水、人 物等绘画题材,但其表现则是图案式的,富于装饰味; 而非完全的绘画式,更不是生硬的移植。在这一点上, 明瓷高于清瓷。此外,自明以来,瓷器上流行用年号作 为款式,成为体现时代特色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