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信息技术:相关网站
课题研究活动的步骤(阶段时间划分,阶段研究内容)
第一阶段:2周设计研究方案
第一阶段:2周查找资料
第二阶段:2周实地调查采访
第四阶段:3周分析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第五阶段:2周修改完善,汇报成果
预期成果(论文,调研报告,制作模型,实验报告等)
调研报告
表达形式(文字,图片,实物,网页,音像资料等)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
名称
商品过度包装的现状及危害研究
填表
日期
2011.3.26
班级
初一(5)班
课题组长
陈铭
指导老师








姓名
性别
分工内容
吴霜

搜集资料
吴霜

整理资料
陈铭

设计问卷
颜呈宸

访谈
陈铭

数据分析
赵英枭

制作多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网页等
陈冰琦

撰写论文并全面负责本组的研究及管理协调工作
课题提出的背景
2、访谈法
采访一些学者和专家,用相关原理找出过度包装的一些原因。
3、文献法
通过媒体网络,了解商品过度包装的界定及相关政策,搜集有关商品过度包装的现状及危害的报道。
课题研究活动所需的条件(需要专家的支持即计划访问的专家,需要的物质条件即图书资料,实验设备,交通工具,信息技术)
访问对象:一些学者和专家
图书资料
文字,网页,图片等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商品过度包装的现状及手段
2、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其带来的环境破坏及资源浪费等危害
3、了解各个消费层对商品过度包装现象的看法
4、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商品过度包装的主要原因
5、通过网络、橱窗等形式在校园、社区进行宣传,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商品过度包装的现状和危害,从而改变消费观念,抵制过度包装商品。
随着中国的入世,申奥的成功,市场对我国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随之带来的竞争力也可想而知,但对于处在“商品经济”的今天,有些因在强竞争力作用下扭曲正确的发展观及途径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比较普遍的便是商品的过度包装。一些商家不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提高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而是想通过变化多样的华丽的外表或其它的非正常手段去包装自己的商品,去欺骗消费者,以达到与优质商品同样的销售业绩和高额利润。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性有很多,其影响不容忽视,也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因此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一番。
6、以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为切入点,提高民众的节约环保意识。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商品过度包装的界定和商品过度包装的现状
2、商品过度包装的形式和手段
3、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
4、商品过度包装的主要原因
5、消费者对商品过度包装的态度
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
1)调查几类典型的过度包装商品。
2)调查各个消费层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