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附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附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主导品种及主推技术简介一、主导品种简介T 优167 品种简介优点:丰产性较好,后期落色好。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三系杂交迟熟早籼,在我省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16 天左右。

株高90 厘米左右,株型松散适中,茎杆坚韧,耐肥抗倒,叶色淡绿,剑叶直立,叶鞘无色,后期落色好。

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22 万穗左右,每穗总粒数115 粒以上,结实率80% 左右,千粒重26 克左右。

产量表现:一般亩产500 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在我省作双季早稻栽培,一般在3 月底4 月初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2-15 公斤左右,每亩大田用种量1.75 公斤;采用薄膜育秧或软盘抛秧技术;薄膜秧控制秧龄25 天以内,软盘抛秧控制叶龄在“ 3 叶1 心”之内。

亩栽2 万蔸,每亩基本苗9-10 万。

应施足底肥,早施追肥。

及时晒田控蘖,后期实行湿润灌溉,抽穗扬花后不要脱水过早,保证充分结实灌浆。

特别要注意对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选育单位: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T 优705 品种简介优点:熟期早,米质优,米饭适口性好;耐肥抗倒。

丰产性、稳产性好。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三系中熟杂交早籼组合,在我省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8 天左右。

株高84 厘米左右,株型松散适中,剑叶直立,剑叶角度中间类型,叶色深绿,叶鞘、稃尖无色,茎杆坚韧,耐肥抗倒。

熟期落色好,不早衰。

综合表现丰产性、稳产性较好。

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23 —25 万穗,每穗总粒数118 粒左右,结实率70% 左右,千粒重23.6 克。

产量表现:一般亩产450 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3 月底4 月初播种。

每亩秧田播种量10-15 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1.75 公斤。

采用薄膜育秧或软盘抛秧技术;薄膜秧控制秧龄28 天以内,软盘抛秧控制叶龄在“3 叶1 心”之内。

亩栽2 万蔸,每亩基本苗8-10 万。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及时晒田控蘖,后期湿润灌溉,抽穗扬花后不要脱水过早。

注意病虫害特别是稻穗瘟的防治。

选育单位: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德农早 6 号品种简介该组合是湖南德农独农经营的早稻中熟偏早的优质高产新组合。

该组合作早稻栽培,在湖南全生育期为108-110 天左右。

株型紧凑,叶片直立,株高85-95 厘米左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亩插基本苗7.8 万,有效穗可达22 万;穗长21厘米,每穗平均粒数112 粒左右,结实率高,可达85%左右,千粒重26 克。

苗期较耐寒,后期落色好,米质优、耐肥、抗性较好。

一般亩产500 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1 、三月下旬播种,亩用种量1.75 公斤。

采用薄膜育秧或软盘抛秧技术;薄膜秧控制秧龄25 天以内,软盘抛秧控制叶龄在“3 叶1 心”之内。

2、合理密植,亩插2万蔸,保证10 万基本苗。

3 、施足底肥,早施重施追肥,后期少施氮肥;注意防治病虫害。

品种特点: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抗性较好、米质优。

抗稻瘟病的优质早杂新组合——湘优2 号湘优 2 号是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三系早杂新组合,2006 年通过广西审定。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02 号(湖南引种号:2008003 )一、特征特性:该组合在广西区试134 个品种中,产量、米质、抗性等综合性状均为第一。

平均亩产比对照(金优463 )增产 6.2% ,大田生产高产可达580 公斤。

亩有效穗19.5 万,株高94.3 厘米,穗长22.3 厘米,每穗总粒数127.5 粒,千粒重27.2 克,全生育期112 天。

该组合株叶型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中穗型,穗部整齐,后期落色好,米质优:八项指标达部颁二等优质米标准,四项指标达三等优质米标准,米饭柔软可口,适口性极佳。

抗稻瘟病能力强,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 2 级,穗瘟 4 级,穗瘟损失率15% ,综合抗性指数4.0 ,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抗。

二、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3 月底播种,用种量1.75 公斤。

采用薄膜育秧或软盘抛秧技术;薄膜秧控制秧龄25 天以内,软盘抛秧控制叶龄在“ 3 叶 1 心” 之内。

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4X6寸,每蔸插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8 万。

3、施肥管理:中等肥力田块亩施纯氮8—10 公斤,氮、磷、钾肥比例为1:0.5:0.5 ;施肥方法:基肥为主,早施分蘖肥,后期看苗施肥。

4 、注意病虫防治。

5、浸种催芽:根据当地农技部门意见,用35 C的强氯精药水浸种4 -6 小时再洗净催芽。

特别注意,浸种时间切莫过长,过长会造成发芽率极低。

丰源优227 品种简介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三系迟熟杂交晚籼组合,2005 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05032 ),在我省作双季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20 天左右。

株高95 厘米左右,株型松紧适中,叶片挺直,剑叶长度中等,叶鞘、稃尖均为紫色,落色好。

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21 万穗,每穗总粒数115 粒,结实率80.7% ,千粒重27.7 克;抗性鉴定:叶瘟4 级,穗瘟5 级,感稻瘟病,白叶枯病5 级;米质检测:糙米率81.6% ,整精米率74.5% ,精米率68.4% ,粒长6.5 毫米,长宽比2.8 ,垩白粒率27% 、垩白大小2.6% 、透明度1 级,碱消值6.4 级,胶稠度84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3% ,蛋白质含量7.6% 。

产量表现:一般亩产500 公斤以上。

栽培要点:6 月15-18 日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8-10 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1.5公斤;秧龄30天以内;种植密度5 X6寸;每蔸插2-3 粒谷秧,每亩基本苗8—10 万。

施足底肥,早施追肥。

后期看苗追肥。

及时晒田控蘖,后期宜采用干湿交替灌溉,不宜脱水过早。

注意病虫害防治。

T优227品种简介特征特性:1 、该品种属三系迟熟杂交晚籼组合,2005 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编号:湘审稻2005013 )。

在我地作双晚栽培,熟期与威优46 相当,全生育期122 天左右。

2、株高109 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

叶片较窄长,叶色青绿,叶鞘、稃尖无色。

谷粒长形,少量谷尖有短顶芒。

每穗总粒数130 粒,结实率84.1% ,千粒重25.8 克。

米质检测:糙米率80.5% ,精米率70.6% ,整精米率63.8% ,粒长6.3 毫米,长宽比2.8 ,垩白粒率38% ,垩白度9.5% ,透明度1 级,碱消值5.5 级,胶稠度66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1% ,蛋白质含量10.3% 。

米质优。

3 、抗性鉴定:耐寒性较强。

产量表现:一般亩产550 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6月18日前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2〜15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1.2〜1.5公斤,秧龄期控制在30天以内,5.0- 5.5叶期移栽,种植密度5 X6寸,每蔸插2粒谷秧。

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追肥。

浅水灌溉,及时晒田,干湿壮籽,不要脱水过早。

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新香优315品种简介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三系杂交迟熟晚籼,2006年通过湖南省审定。

株高99--103厘米,株型适度,分蘖力较强,生长势中等,抽穗整齐,成穗率高,叶色青秀,成熟后转色好,穗粒结构均衡。

米粒中长,食口性好。

在湖南省作双季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18天左右。

总叶片16-17叶,每穗总粒130粒左右,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7克左右。

产量表现:一般亩产500-55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作双季晚稻栽培,6月15-18日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5公斤左右。

2、秧龄:30天以内。

3、科学施肥: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

施肥做到前重、中轻、后补。

4、适当密植,插足基本苗:株行距5 X6寸,每穴4-5苗,每亩插足8万基本苗。

5、科学管水:浅水栽插,寸水返青、薄水分蘖、适时晒田,保水抽穗扬花,干湿壮籽,防止断水过早。

6、防治病虫:根据当地农技部门病虫预报及时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

超级稻丫两优372品种简介特征特性:1 、该品种属两系杂交迟熟晚籼稻。

2007 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07047)。

在我地作双晚栽培,熟期与威优46 相当,全生育期123 天左右。

2 、株高约104 厘米,株型松紧适中,剑叶内卷直立,落色好。

每亩有效穗19.0 万穗,每穗总粒数126.8 粒,结实率80.0% ,千粒重28 克。

该品种糙米率82.6% ,精米率75% ,长宽比3.3 ,透明度1 级,米饭香软可口,3 、抗性鉴定:抗低温能力较强。

产量表现:一般亩产520 公斤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6月18日前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7〜10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1.0公斤,秧龄期控制在30天以内,移栽密度5 X6寸,每蔸插2 粒谷秧,每亩基本苗8 —10 万。

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追肥。

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不脱水过早。

注意病虫害防治。

特别注意,因种子质量好,浸种时间稍长一点,让种谷吃透水分,以提高发芽率。

湘晚籼13 号特征特性:该品种属迟熟香型优质常规晚籼品种。

全生育期123.7 天,比威优46 长1-2 天。

株高100 厘米左右,茎秆粗壮坚韧,剑叶较长。

分蘖力较弱,成穗率较高,一般每亩有效穗18.5 万。

穗长23 厘米,每穗总粒数120 粒,结实率80% ,谷长粒型,有顶芒,千粒重28 克。

米质优,在湖南省第四届优质稻品种评选中被评为二等优质稻品种。

经鉴定,易感稻瘟病,不抗白叶枯病。

适宜在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轻的地区作一季晚稻种植。

栽培要点:6 月上旬播种。

每亩大田用种3 公斤,7 月上旬移栽,秧龄不超过35 天,每亩插足10 万以上基本苗。

采用高肥水平栽培。

施足底肥,每亩施碳铵25 公斤,腐熟人畜粪10 担作基肥,结合翻耕深施。

尿素10 公斤,钾肥7.5 公斤作追肥早施。

前期以浅水促分蘖为主,中期够苗晒田,后期保持田间湿润,收获前落水干田。

重点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慎用有机磷农药,防止污染稻米品质。

丰源优299特征特征:该品种属三系杂交中熟晚籼,在我县作双季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14 天。

比对照金优207 长4 天。

株高97 厘米左右,株型松紧适中,茎秆较硬,后期落色好。

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19 万穗,穗长22 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35 粒左右,结实率80% 左右,千粒重29.5 克。

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栽培要点:双季晚稻栽培宜在6 月20-25 日播种。

每亩大田用种量1.5-2公斤,秧龄控制在30天内,插植规格16.7 X23.3厘米,每穴插4-5 苗,每亩插8-10 万基本苗。

及时搞好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二、主推技术简介优质稻保优高产栽培技术1 、品种选择。

选用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并且稻米品质达到国家或省颁标准的水稻优质稻品种,其米饭适口性好,市场上适销的品种。

基地适用品种应由龙头企业确定,实行一地一品连片种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