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政治生活高考高频考点

2019政治生活高考高频考点

2019政治生活高考高频考点
1、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某一件事?
本单元的知识可以整合为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以及怎样做某一件事,并且常常采用主观题的形式,或单独考查,或者与政府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常见设问方式:
(1)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公民为什么可以进行政治参与?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公民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常用答题语言:
(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①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

②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第二,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①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

②要求: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参与;中观上也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微观上把握——各种民主方式的具体内涵、途径(渠道)和要求。

2、政府做某事的原因
高考对政府责任和职能的考查,常常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政府的性质、职能、宗旨和工作原则等知识点。

常见设问方式: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上述做法的依据。

(2)政府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3)政府为什么这样关注民生?
常用答题语言:
(1)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的。

(2)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3)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4)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5)是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有利于政府的管理被人们自觉的认可和接受。

3、政府怎样做某事
政府权力的行使和监督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常与政府的性质与职能、政府的宗旨与工作原则等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常见设问方式: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政府的做法。

(2)政府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力?
常用答题语言:
(1)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

(2)坚持宗旨和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
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接受监督: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5)政府决策: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4、人大代表做某事的原因和措施
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和人大代表履职能力的提高,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成为近来命题的热点,并常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常见设问方式: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人大代表的职责的?
(2)人大代表为什么这样做?
(3)人大代表应该如何履职?
常用答题语言: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这样做?
①法律地位决定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

③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协助实施;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④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

(2)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做?
①积极行使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表决权。

②自觉履行好义务。

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③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5、中国共产党做某事的原因和措施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高考命题的长效热点,而且常常采用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等。

常见设问方式:
(1)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2)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常用答题语言:
(1)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
②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
③党的作用决定的(三个只有……才能)
④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⑤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①践行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完善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

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6、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发展道路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崛起”“强国战略”等充斥媒体,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甚至宣扬“中国威胁论”。

因此,走和平发展道路,
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成为近年高考的重点。

常见设问方式:
(1)我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
(2)我国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
(3)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
(4)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驳斥“中国威胁论”。

常用答题语言: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也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实现自身的和平与发展
①从作为国际社会成员的角度:要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遵循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和原则。

②从国际竞争实质的角度:要增强综合国力。

③从国际形势的角度:要反对霸权质疑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④从处理国际关系的角度: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⑤从外交政策的角度: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4)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