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
09级中文一班刘鹏程 8号
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唯情唯美的美感,是东方美与日本美、自然美与人情美的完美结合统一体。
川端康成虽为男性作家,可是他最擅长刻画的却是女性形象,他的许多小说都是以女性形象为中心,而以男性形象作为陪衬。
纵观川端康成一系列具有代表的作品,无论是战前的还是战后的,他的小说都是以这种模式进行创作的,比如:《雪国》、《伊豆的舞女》等。
在川端康成文学中,女性之美无疑是被川端放在最突出显著的位置的。
写到这我们不禁会对川端康成的写作手法产生置疑,为什么每部作品中都着重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即使是描写男人世界的作品《名人》,也仍然与描写女性的小说一样,刻画了人生的爱与哀乐,达到了与描写女性作品同样的效果。
我觉得他特别注重描写女性形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系。
川端康成自幼父母双亡,长期和年迈、双目失明的祖父母一起生活,这种特殊环境使他产生了某些病态的心理。
由于他对亲人的思念,尤其是对父母的强烈思念,留在他的心灵深处,一直到晚年,他的作品仍然流露出思念母亲的余痛。
由于他的家庭的不幸,使之格外注重女性的美,让他对女性产生了格外的关注。
此外,他恋爱的失败特对他创作有影响,他曾和一个名叫伊藤初代的女生恋爱,当时伊藤是一个咖啡厅的服务员,川端康成经常到这个咖啡馆去,两个人经常见面,日久生情。
过后不久,川端康成向这个姑娘求婚,她当即同意。
然而他在准备婚礼相关事宜时,却收到伊藤的信,信中表示不能与其结婚。
恋爱失败这件事情对他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他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波动,影响多大数十年之久。
其次,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对女性的描写。
川端康成自幼就酷爱读书,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对川端康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是众人皆知的。
由于自己当时内心那份哀怨伤感的情绪,与《源氏物语》的审美意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正是这一共鸣给他今后的文学创作带来了重要影响。
在继承日本文学中对女性描
写的同时,他并没有局限于日本文学,而是走出世界积极吸取世界文学中精华,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
他不仅用西方现代文艺思想来审视本国的文学传统,大胆地引进意识流和精神分析法,使之成为日本最早的进行新心理主义小说创作实践的作家之意,在创作之时,他非常注重立足于本国文化来认识理解西方现代文艺思想。
《雪国》就是其创作实践的一个重要成果。
最后,是与他对恋爱的看法有关系。
由于自幼家庭环境的原因,导致其内心中存在着某些病态的心理,加之自己恋爱失败的原因。
所以他对异性格外憧憬,对恋爱格外看重。
他在自己的《自传》中曾说:“对我来说,恋爱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命根子。
”从这短短的一小句话就可以看出其对恋爱的看法。
基于对恋爱的看法之上,他也对女性有很大看法。
他认为年轻的女性,尤其是少女和处女,是纯真的化身,是美的化身。
在他的作品中,无不显示美丽的、纯真的女性是自己追求的理想。
作品中首先表示的是她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她们往往是爱情的不懈追求者,她们往往感情真挚、强烈,《雪国》中驹子就是他写作强有力的见证。
由此可见,川端康成是多么重视爱情,多么重视女性,那么爱情必然会成为其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
换而言之,女性就会成为其小说创作最主要的描写对象了。
每一部作品创作形成,都是建立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之下的,凝结了作者某种特殊的情感。
纵观川端康成的一系列作品,我无不为此而感到惊叹,几乎每部作品都包含了作者的情感。
虽有战前和战后之分,创作的侧重点也不同,但是作品的唯一主题仍是借助某一女性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把她们作为自己倾诉情感的一个媒介。
下面就从《雪国》等作品,来分析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
在《雪国》中,描绘了叶子是一个纯洁无瑕的女子,也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
川端康成在文章中并没有用众多文字对其加以描写,而是通过她美丽的声音而抓住岛村的心。
《雪国》中叶子一出场就以她“优美而又近乎悲戚的声音”给读者带来了听觉上的美感,唤起了人们听觉上的联想,那是一种灵魂的美,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她对弟弟无微不至的关怀,对行男耐心细致的照顾,无不体现她善良的品格。
然而叶子的一生并不是幸运的,恋人行男的死对她来说却是一件无法忘怀的事情,小说的最后,叶子葬身火海,川端康成运用一系列的慢镜头描写,写出了叶子那种哀绝的美,表达了川端康成的一个理念——美丽的东西也会让人
悲伤。
叶子这一形象的完美性,是在与驹子形象的“缺憾”美的对比中实现的:驹子是真实的,代表“肉”,她是虚幻的,代表“灵”,驹子是病态的,她是理想的,驹子是具体精细的工笔画,她是空灵剔透的写意画,两者相辅相成,不仅表明了现实生活中“美丽徒劳”——完美的不能存在,存在的必定是有缺陷的不完美。
若将这两个形象叠加起来,就能够完整地表现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
川端笔下的女性形象,多给人们带来一种柔弱、忧怨之美。
但是《雪国》中的驹子却是与众不同,她浑身散发着一种野性、肉体之美。
《雪国》中的驹子是一个性格复杂思想矛盾的女性,她的身上所蕴含的内涵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她年少时便沦落风尘,幸好得以赎身,但不久恩人病亡,使她再次沦入风尘,幸好琴师帮其赎身,可是为了救行男,迫于生计不得不沦为艺伎。
她并没有从此堕落下去,而是勤加练习书法,苦练三弦琴,不屈服于命运。
生活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尊严,并不甘心长期忍受被人玩弄和出卖肉体的屈辱生活,渴望着正常的生活权利和爱情。
可是对于驹子来说,这种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她永远留在命运无可改变的悲伤里,川端康成借助驹子这一人物形象,透露出对善良的下层女性人物悲惨境遇的同情,以及自己对命运和人生的忧怨和无奈。
驹子形象展现出来的那种颓废美,也是符合川端康成在文章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虚无、哀愁的情感基调的,反映了川端康成创造出来的一种空灵虚无的境界。
岛村在《雪国》中起着诱导小说发展的作用,两位主人公的命运都是紧紧围绕在他的周围。
岛村生活在大都市里,物质生活丰富,而精神上实则空虚。
他爱好舞蹈,追求艺术的美。
他在空虚之际追求艺术的美,实则是为了慰藉他空虚的心灵。
同时也沉迷于叶子和驹子的女性美,然而他始终在悲哀着生活的虚无,这个人物反衬了叶子和驹子内心深处的纯洁和美丽,同时也折射出现实世界的黑暗和荒谬。
岛村、叶子、驹子这三个人之间的感情脉络是十分明朗的,但是在文章中却显得十分模糊,这大概就是美学史上的一种“意境美”。
岛村的眼睛展现了两位女主人公的美丽和性格特征,而两位女性主人公对岛村的情感则体现了她们各自对待生活和爱情的态度。
岛村在文章中的叙述也蕴含着他的情绪、意识和联想,正是这种充满主观色彩的叙事中,使得叶子和驹子的形象构成了一种美妙的相辅相成的联系,从而被构建成一种“余情美”的抒情境界。
这也许是川端康成的创作初衷。
不管什么作品,都有主次角之分,在《雪国》中也无一例外。
小说中另外一个男主人公行男,作者对其描写并没有使用太多的笔墨,他只是叙述事件中的一个配角,以致川端在小说中并没有对其进行正面描写,只是用三言两语一笔带过。
可是他作为叶子的情人,驹子的未婚夫,与两个女主人公存在着感情纠葛。
他的病亡使驹子陷入了长久的悲痛之中,随之她的精神世界开始幻灭,知道后来葬身于火海之中。
而驹子为了报答琴师之恩,与其字缔结了婚约,为了给未婚夫治病,不得不又重新回到尘世中。
透过这个人物形象,使得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更加充实、具体。
凸显了叶子对爱情纯洁忠贞,而驹子则表现出有情有义,两者的人物形象在行男人物形象塑造的推动下,变得更加真实。
《雪国》中的两位经典女性形象,构成了川端康成作品中所倾向描写的女性形象中的一角。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川端文学离不开女性,男性往往只是女性的一面镜子。
女性的美丽使他感动,同样也会使他悲哀。
女性是美丽与悲哀的结合体,因美丽而悲哀,也因柔弱而悲哀,又因其悲哀而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