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概述.pptx

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概述.pptx


汇接局A a1
A’
b2
a’
a’ a2
2
1
端局A1
端局A2
A汇接区
汇接局B
B’
b’ b’ 2 b1 1
端局B1
端局B2
B汇接区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4. 本地网
(b) 全覆盖
在本地网设若干个汇接局,汇接局地位平等,均匀分担话务负荷。 汇接局间以网状网相连。各端局与各汇接局均相连。两端局间用户通 话最多经过一次转接。
a1
a2
a’
a’
1
2
端局A1
端局A2
A汇接区
b1
b2
b’
b’
1
2
端局B1
端局B2
B汇接区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4. 本地网
分区双汇接:每个汇接区设两个汇接局,两个汇接局地位平等,均 匀分担话务负荷,汇接局之间以网形网连接,汇接局与端局之间的连接 同单汇接连接,只是每个端局到汇接局的话务量一分为二,由两个汇接 局承担。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4. 本地网
B. 本地网的网路结构 a. 网形网
网中所有端局个个相连。端局之间设直达电路。当本地网交换局 数目不太多时采用。
b. 二级网
当本地网交换局数量较多时,可由端局和汇接局构成两级结构的 等级网,端局为低一级,单汇汇接接 全覆盖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4. 本地网
4. 本地网 本地网是指同一编号区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或者由若干个端局和
汇接局及局间中继线、用户线和话机终端等组成的电话网。 A. 本地网的交换中心及职能
职能:负责疏通本局用户的去话和来话业务。 本的网可设端局和汇接局。端局通过用户线与用户相连。 汇接局与所管辖的端局相连,以疏通这些端局间的话务;汇接局还与 其它汇接局相连,疏通不同汇接区间端局的话务;根据需要,还可与长途 交换中心相连,用来疏通本汇接区的长途转话话务。 本地网用户相对集中的地方,可设一个隶属于端局的支局,经用户线 与用户相连,但其中继线只有一个方向即到所隶属的端局,用来疏通本支 局用户的去话和来话业务。
方式连接; 本省各地市的DC2之间以网状或不完全网状相连,同时,辅以
一定数量的直达电路与非本省的交换中心相连。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3. 我国电话网等级结构
基干结构
省 DC1
DC1

DC1
平 DC1
DC1

DC2 省 内 平 面
DC2
DC2
DC2 DC2
DC2 DC2 DC2
本节学习要求 1 了解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组成; 2 了解二级长途网的等级结构; 3 了解本地网的等级结构;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1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组成
公用电话交换网是目前建立时间最长的通信网。 公用电话交换网主要向用户提供实时话音通信业务,是建立在电路 交换技术基础上的传统通信网络。 公用电话交换网由四个部分组成: A. 传输系统 提供数据传输通道,有线、无线均可使用; B. 交换系统 进行数据的交换,设于电话局内; C. 用户系统 包括用户终端设备和连接终端设备与交换机的传输线路; D. 信令系统 为实现用户间通信,在交换局间提供呼叫建立、释放控制等信号。
3 电话交换系统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2 程控交换原理 3.3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及其组成 3.4 程控交换接续原理 3.5 电话交换系统设计
本章重点: 程控交换原理 程控交换机组成 程控交换机入网方式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1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组成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4. 本地网
(a) 分区汇接 把本地网分成若干个汇接区,在每个汇接区内选择话务密度较大的
一个局或两个局作为汇接局。 分区单汇接:每个汇接区设一个汇接局,汇接区之间以网形网连接,
汇接局与端局之间根据话务量的大小可采取不同的连接方式。
汇接局A
汇接局B
3.2 程控交换原理
3.2.1 单条复用线间的时隙交换
1. 时分接线器—T接线器
汇接局A
汇接局B
汇接局C
端局a
端局b
端局c
端局d
3.2 程控交换原理
3.2 程控交换原理
3.2.1 单条复用线间的时隙交换 3.2.2 多条复用线交换 3.2.3 TST数字交换网络
将信号由一个信道转移到另一个信道的过程, 称为交换。
3.2 程控交换原理
本节学习要求 1 掌握时分交换原理
掌握CCITT复接系统; 掌握时分接线器的构成; 了解时分接线器工作原理; 2 掌握空分交换原理 掌握空分接线器的构成; 了解空分接线器工作原理; 3 掌握电话交换网络 掌握TST型数字交换网络的构成; 掌握TST型数字交换网络工作原理; 了解双向通道的建立。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1. 等级结构 等级结构就是把全网的交换局划分成若干等级; 低等级的交换局与管辖它的高等级的交换局相连、形成
多级汇接辐射网即星形网; 最高等级的交换局则直接互连,形成网形网。
2. 等级结构级数选择 考虑因素:
A. 全网的服务质量 B. 全网的经济性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3. 我国电话网等级结构
3. 我国电话网等级结构 我国电话网由长途网和本地网构成。 二级长途网将网内长途交换中心分为两个等级: 省级(直辖市)交换中心以DC1表示 地(市)交换中心以DC2表示。 DC1之间以网状网相互连接,DC1与本省各地、市的DC2以星形
实际结构
3.1 公用电话交换网
3.1.2 公用电话交换网的等级结构
3. 我国电话网等级结构
各级长途交换中心的职能: ➢ DC1主要汇接所在省的省际长途来话、去话话务,以及所在本地 网的长途终端话务。 ➢ DC2主要汇接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 ➢ 直辖市本地网内设一个或多个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均设DC1(含 DC2功能) 。 ➢ 省会本地网内设一个或两个长途交换中心时,均设为DC1(含DC2 功能) ;设三个及三个以上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设两个DC1和若干 个DC2。 ➢ 地市本地网内设长途交换中心时,所有的长途交换中心均为DC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