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罐基本操作规程

罐基本操作规程

5.5 拱顶罐投用操作规程5.5.1A级操作框架图确认适用范围:拱顶罐介质:润滑油、柴油、沥青、燃料油、蜡油、油浆(P)-油罐罐顶呼吸阀合格(P)-油罐静电接地设施检验合格(P)-油罐量油检尺孔合格(P)-油罐计量仪表合格(P)-油罐加热器试压合格(P)-油罐人孔、排污孔、透光孔已封(P)-油罐收油二次阀关闭(P)-油罐付油二次阀关闭(P)-油罐抽罐底线二次阀关闭(P)-油罐收油一次阀加盲板(一、二次阀之间法兰)(P)-油罐付油一次阀加盲板(一、二次阀之间法兰)(P)-油罐抽罐底线一次阀加盲板(一、二次阀之间法兰)(P)-油罐加热器进出口阀关闭(P)-油罐脱水阀关闭B级拱顶罐的投用5.5.1 油罐收油5.5.1.1 盲板拆除[M ] -联系设备员拆下述盲板-油罐收油一次阀盲板-油罐付油一次阀盲板-油罐抽罐底线一次阀盲板[P ] -现场配合拆除上述盲板[M ] -确认上述盲板已拆除5.5.1.2 准备收油[ M ] -联系调度准备收油[ P ] -开罐根收油二次阀[ P ] -开罐根收油一次阀5.5.1.3 收油(P ) -确认油罐排污孔、人口无泄漏(P ) -确认油罐罐体无泄漏(P ) -确认油罐计量仪表指示正确[ P ] -观测计量仪表指示情况[ P ] -随时确认收油量(P ) -确认油罐收油液位1米时[P ] -根据实际情况投用油罐加热器(见加热器投用操作规程)[P ] -调节油罐温度(P ) -确认油罐温度符合要求(柴油:20-50°C)[P ] -检尺[P ] -向计量员汇报液位(P ) -确认收油任务完成[ M ] -联系调度汇报收油任务完成5.5.1.4 收油后的检查[P ] -关罐根收油二次阀[P ] -油罐静止两小时后进行脱水操作[P ] -对油罐进行检尺、测温[ P ] -对油罐进行计量计算[ M ] -联系调度汇报收油任务完成5.5.2C级辅助说明5.5.2.1当油罐进行收付油作业前(特别是冬季),一定要先检查油罐的机械呼吸阀、液压呼吸阀、通风短管,保证灵活好用,才能进行收付油作业;5.5.2.2油罐进行收付油作业时,收油不超过安全高度,付油不低于最低液位;5.5.2.3油罐设备附件一定要保证清洁和完好状态,经常检查,一旦发现人孔或阀门、法兰渗漏应及时检修排除故障;5.5.2.4当油罐换装油品时,为避免发生质量事故,一是换装油品性质差异很大时,油罐必须清洗合格后方可进油;二是换装性质相似的油品,必须将原来的罐存油品全部倒空或基本倒空后可以收油;5.5.2.5储存重质油品的储罐设有加热器,按时检查加热器出口冷凝水颜色来判断加热器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5.5.2.6 当油罐之间进行倒油操作时,为防止油罐受压变形,不但要检查两罐呼吸阀是否好用,同时还要检查两罐油品的温度,若发现两罐油品温差较大时,应报告班长及调度,处理合格后再进行操作。

5.6 内浮顶罐投用操作规程A级操作框架图确认适用范围:内浮顶罐介质:石脑油、航煤、苯、甲苯、二甲苯等(P)-油罐内,浮船合格(P)-油罐浮船的浮筒合格(P)-油罐浮船的密封合格(P)-油罐静电接地设施检验合格(P)-油罐量油检尺孔合格(P)-油罐计量仪表合格(P)-油罐防腐合格(P)-油罐人孔、排污孔、透光孔已封(P)-油罐收油二次阀关闭(P)-油罐付油二次阀关闭(P)-油罐抽罐底线二次阀关闭(P)-油罐收油一次阀加盲板(一、二次阀之间法兰)(P)-油罐付油一次阀加盲板(一、二次阀之间法兰)(P)-油罐抽罐底线一次阀加盲板(一、二次阀之间法兰)(P)-油罐脱水阀关闭B 级 内浮顶罐的投用5.6.1 油罐收油5.6.1.1 盲板拆除[M ] - 联系设备员拆下述盲板- 油罐收油一次阀盲板- 油罐付油一次阀盲板- 油罐抽罐底线一次阀盲板[P ]- 现场配合拆除上述盲板[ M ] - 确认上述盲板已拆除5.6.1.2 准备收油[M ] - 联系调度准备收油[P ] - 开罐根收油二次阀[P ] - 开罐根收油一次阀5.6.1.3 收油(P ) - 确认油罐排污孔、人孔无泄漏(P ) - 确认油罐罐体无泄漏(P ) - 确认油罐计量仪表指示正确[P ] - 观测计量仪表指示情况[ P ] - 随时确认收油量(P ) -确认油罐内浮顶升起 态(P ) -确认油罐内浮顶运行平稳[P ] -检尺[P ] -向班长汇报液位( P ) -确认收油任务完成[ M ] -联系调度汇报收油任务完成5.6.1.4 收油后的检查[P ] -关罐根收油二次阀[P ] -油罐静止两小时后进行脱水操作[P ] -对油罐进行检尺、测温[P ] -对油罐进行计量计算5.6.2C级辅助说明5.6.2.1 内浮顶罐在空罐进行收付油作业时,进罐油品速度要适当予以控制,保证浮顶平稳浮起,浮顶在未升起之前,要求泵的输油速度限制在1米/秒,当浮顶支承端升至离油罐底0.6米以上时,浮顶上的自动排气阀关闭以后,大容量的浮顶罐进油速度可以提高到4米/秒以至6米/秒;5.6.2.2 当浮顶上升到接近罐顶部时,泵的输送速度要降下来,因为罐一旦充满,而泵来不及停时,油品将会流到浮顶上部而造成浮顶下沉。

5.6.2.3在浮顶油罐中储存油品要注意控制油品储存温度,因为罐内油品蒸汽压大小与储存温度有直接关系,防止油品储存温度高而导致罐内蒸汽压过大将浮盘吹起;5.6.2.4 浮顶罐储存易挥发的油品时,由于油品在罐内易闪蒸,使油罐内浮顶变得不稳定,尤其是内浮顶罐,内浮顶最敏感,急速的蒸发会产生推力,使所储存油品通过密封进到内浮顶上面使其下沉,所以内浮顶罐在使用过程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6.2.5为减少油品蒸发,内浮顶罐正常操作时,其最低液面不低于浮盘的支撑高度;5.6.2.6 油罐油品液面下降1.8米时,浮盘中央自动通气孔打开,这时抽油速度应减慢;5.8 球罐的投用操作规程A级操作框架图确认介质:液态烃(P)-压力储罐、脱水罐置换合格(P)-压力储罐静电接地合格(P)-阀门静电接地合格(P)-压力储罐计量仪表合格(P)-压力储罐安全阀校验(P)-压力表校验合格,正常投用(P)-压力储罐一次法兰气密合格(P)-压力储罐一次阀气密合格(P)-压力储罐上下人孔气密合格(P)-压力储罐收油一、二次阀关闭(P)-压力储罐付油一、二次阀关闭(P)-压力储罐大气排空(放火炬)线一、二次阀关闭(P)-压力储罐安全阀入口、出口及旁通阀关闭(P)-液面计上下连通阀关闭(P)-压力储罐平压线一、二次阀关闭(P)-平压线盲板拆除(P)-氮气线一、二次阀关闭(P)-压力储罐、脱水罐各自脱水阀关闭(P)-压力储罐收油一次阀加盲板(一、二次阀之间法兰)(P)-压力储罐付油一次阀加盲板(一、二次阀之间法兰)(P)-压力储罐安全阀入口、旁通阀加盲板(包括脱水罐安全阀)(P)-液面计上下连通阀加盲板(P)-差压表上下连通阀加盲板(P)-压力储罐压力大于0.3MPa且小于0.5MPaB级球罐的投用5.8.1油罐收油5.8.1.1 盲板拆除[ M ] -联系设备员拆下述盲板-压力储罐收油一次阀盲板-压力储罐付油一次阀盲板-安全阀入口及旁通阀盲板(脱水罐)-液面计上下连通阀盲板[P ] -现场配合拆除上述盲板( M ) -确认上述盲板已拆除5.8.1.2 充氮气密[ M ] -联系调度准备充氮气密[P ] -投用安全阀[ P] -开罐根充氮一二次阀[ M ] -通知空分送氮气(P ) -确认压力储罐升压至规定的气密压力[ M ] -通知空分停送氮气[P ] -关闭罐根充氮一次阀(P ) -确认液面计气密合格(P ) -确认压力储罐脱水罐二次法兰及二次阀气密合格(加盲板处法兰) ( M ) -确认脱水罐液面计二次法兰及二次阀气密合格[P ] -打开排空阀一、二次阀,按规定泄压速度泄压(<0.2MPa/h)(P ) -确认泄压至0.05MPa[P ] -关闭排空线一、二次阀[P ] -现场配合加氮气线罐根一、二次阀及界区盲板5.8.1.3 准备收油[ M ] -联系调度准备收油[P ] -开罐根收油一次阀[P ] -开罐根收油二次阀5.8.1.4 收油(P ) -确认油罐罐体无泄漏(P ) -确认油罐计量仪表指示正确[M ] -观测计量仪表指示情况[ M ] -随时确认收油量[P ] -确认罐体无严重结霜现象[P ] -确认油罐温度不大于40℃[P ] -确认油罐压力不大于1.35 MPa[P ] -向班长汇报-液位-温度-压力(P ) -确认油罐压力与其他罐一致[P ] -开平压线罐根一二次阀平压( M ) -确认收油任务完成[ M ] -联系调度汇报收油任务完成5.8.1.5 收油后检查[P ] -关罐根收油二次阀[P ] -油罐静止四小时进行脱水操作[ M ] -对油罐进行计量计算确认()-罐根收油一二次阀关闭()-罐根付油一二次阀关闭()-油罐液位稳定()-油罐温度不大于40℃,压力不大于1.35 MPa ()-罐体无泄漏()-大气排空阀无泄漏()-安全阀无泄漏()-平压线罐根一二次阀已开5.9 油罐的清罐操作A级操作框架图5.9.1 清罐前的准备阶段5.9.2 清罐的操作5.9.3清罐结束后的操作及检查B级清罐的操作5.9.4 清罐前的准备阶段5.9.4.1 [P] 罐底余油由罐底专线抽净,没有抽罐底专线的可通过加水至抽出口倒油将余油抽净;5.9.4.2 [P] 关闭油罐进出口阀门及油罐加热器阀门,并且将出入口阀门加铅封(记录铅封号)、加盲板;5.9.4.3 [P] 用热水冲洗罐底少量较粘的罐底油并抽净沉积物,对于重质油罐可用高压水刷洗和人工挖掘;5.9.5 清罐的操作5.9.5.1 [P] 打开透光孔、人孔、排污孔;5.9.5.2 [P] 通风驱除油气;5.9.5.3 [P] 充水驱除油气;5.9.5.4 [P] 充蒸汽驱除油气;5.9.5.5 [M] 通知质检中心进行罐内气体分析;5.9.5.6 [P] 确认气体分析合格,进入罐内清洗、擦试;5.9.5.7 [M] 通知质检中心进行罐内气体分析;5.9.5.8 [M] 确认气体分析合格;5.9.5.9 [M] 清除罐内杂物、铁锈、油泥。

5.9.6 清罐结束后的操作及检查5.9.6.1 [P] 封油罐人孔、透光孔、排污孔;5.9.6.2 [P] 拆除盲板、铅封;5.9.7C级辅助说明5.9.7.1 蒸罐时间,柴油罐为24—36小时,重油罐为24小时,润滑油罐为24—36小时。

汽油、石脑油罐用水冲洗也可用风机吹,严禁蒸罐;5.9.7.2 对罐内油污采取人工挖掘时,不准使用铁质工具;5.9.7.3进入罐内清洗,擦拭等作业,应经安全员检查并经检查科进行罐内气体分析,确认罐内有毒气体浓度已低于规定标准,执行进入有限空间的相关规定方可进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