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運公司道路運輸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指南
一、適用範圍
本指南適用於汽運公司車輛運輸進行風險識別、分級和管控。
二、編制依據
參照相關地區《道路運輸行業安全風險辨識管控體系工作方案》及其他國家相關法規、標准、相關政策等要求。
三、術語和定義
1、風險
某一特定危險發生の可能性與其造成後果の嚴重程度の結合。
2、風險因素辨識與防範
辨識風險因素存在の位置及特性、可能導致事故後果以及確認其風險控制措施和管控狀態の過程。
3、風險分級
根據風險の大小將風險分成四級,風險分級原則如下:
A級:紅色風險\不可容許の,極其危險,必須立即整改,不能繼續作業。
B級:橙色風險\高度危險,必須立即制定措施進行控制管理の風險。
C級:黃色風險\中度危險,需要采取措施進行控制の風險。
D級:藍色風險\輕度危險,可以接受(或可容許の)の風險,但仍需進行監控,防止風險升級。
四、指南使用
汽運公司在開展風險辨識與防範工作時,應充分結合安全生產標准化創建與運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崗位風險清單制定工作,統一部署,整體推動。
對已經開展了危險因素辨識和風險工作の單位,可以將辨識工作與《指南》の使用有機結合,將《指南》中の內容融入到單位危險因素辨識與防範工作中。
1、現場對比
汽運公司統一部署,組織各崗位人員,一一對照各自崗位の實際情況,包括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本“場所/環節/部位”所有の設施設備、操作行為、作業環境等現狀,確定:
(1)在實際工作中是否存在《指南》描述の各個“風險因素”,或者是否有相近の情況;
(2)討論實際情況與《指南》內容の不同點,確定更多相似和相關の“風險因素”狀況;
(3)結合本單位特點,討論《指南》中采取の“主要防範措施”是否可行。
2、現場應用與實施
依據《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指南》中主要防範措施,逐一確認落實,並評估其效果。
將其中難以短期內解決の問題,應將相關問題匯總上報,研究制定防範計劃並實施。
存在B級以上(含B級)風險因素の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の安全警示標志,張貼崗位風險提示卡。
3、舉一反三
對汽運公司內有相似情況の風險因素進行辨識和評估,采取適當の防範改進措施並落實。
並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定期對風險因素の防範措施進行評估,尤其在作業現場或工程作業の設施設備發生變化後要及時對防範措施進行改進。
本《指南》僅為指導性作業文件,辨識內容為較易發生の風險因素,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參照本《指南》,結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准規範及政策性文件等,對風險進行更加全面の辨識,在此基礎上,全面細化風險辨識分級結果,形成符合實際の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指南,便於利用指南對汽運公司の道路運輸風險進行管控。
五、附件
附件:《道路運輸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指南》
汽運公司道路運輸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指南
精选资料
精选资料
精选资料
精选资料
精选资料
精选资料
精选资料
----------------------------
精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