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第2课《我爱这土地》

分析:课文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 “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2诗人的情感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得以 抒发与升华,你能找出这些意象吗?
点拨:通过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 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 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是诗歌创作中 常见的写作手法。融入诗人思想感情 的具体形象即成为意象。
1、领会诗中出现的象征意义?
③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阅读感悟
感悟1:热爱祖国的情感,像血液一 样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体内。在国难当 头、山河沦陷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 就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
感悟2:在和平年代里,我们更应该 审时度势,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的同时, 也要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
“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 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抗战斗争。
“温柔的黎明”象征光明的斗争前 景。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象征 祖国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 国土沦丧。
象征意义
①土地—受蹂躏的国土; ②河流—满腔的悲愤; ③风—愤怒的反抗; ④黎明—光明的未来。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 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 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当代诗人。诗集有: 《大堰河》《黎明的通 知》《归来的歌》等艾 青是“土地的歌者”, 土地和太阳是他诗中的 主要意象,诗人曾自称 “悲哀的诗人”。被誉 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 “中国诗坛泰斗”。
1、诗中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对 “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主题:这首抒情诗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以 象征的手法,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 达了作者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 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其 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特色:
1、朴实的意象,凝聚深沉的爱;
2、悲怆的诗句,反映热切展练习 1、请仿照“假如我是一只鸟”的诗句,联 系当今时代写一段话。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 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 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 “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这是一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 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4、你怎样理解下面这两句诗?
①“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 在土地里面”。
学习目 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熟读 并背诵这首诗,把握诗歌的内在旋 律与和谐节奏;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 义;领会诗歌的主题思想;
3、体会诗歌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 国之情;
4、品味凝练形象的诗歌语言。
时代背景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 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 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 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 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 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 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 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示例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 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三 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舟飞 船……
示例2、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 用悦耳的喉咙歌唱:这使百姓受益的新 “社保”,这惠及民生的新“农合”……
2、搜集爱国诗句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分析: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 对土地的眷念,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5、“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 好吗?为什么?
分析:“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 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 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 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 “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 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因此, 用“嘶哑”比用“嘹亮”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