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一年级安全教育教案1小心,别伤着小学一年级教案教学目标: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教学方法:1、为学生创造几个模拟场景。
2、通过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认识到要学会自我保护。
3、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了解受伤后,如何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情况。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1)请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2)学生自带一些处理常见小伤口的药品(如创可贴、药棉、纱布、红药水)2、教师准备:就相关问题向校医请教或查阅资料。
3、教学器材:常见药品、宣传卡片、判断分析表格。
4、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经验交流1、教师出示讨论题目:课件一(1)是否曾经因为不小心而受伤?(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受的伤?(3)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4)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2、学生小组自由交流经验3、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二、观察分析1、看一看:观察同学们的课间活动。
2、说一说:在学校生活中哪些行为与表现容易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1)课间猛跑;(2)踢球不注意;(3)上下楼梯奔跑;(4)教师里追跑;3、想一想:居家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伤害。
三、情境表演1、师提供情境: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家人……2、学生模拟表演:鼓励学生创设多种情景3、尝试总结意外伤害对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
4、说一说导致意外伤害的原因。
5、教师小结: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大意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伤害无论大小都会给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我们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伤害。
四、判断分析1、课件二,教师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
(1)学生在马路上踢球;(2)互相争抢玩具;(3)用扫帚和伞打闹;2、小组讨论:以上情况怎样避免伤害?3、学生判断,并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什么?4、引导学生分析下列情况下如何做:课件三(1)乘车时(车上车下)……(2)课间活动时……(3)看见剪刀放在沙发上……(4)插电源时……(5)学生自己说出几种情境五、实践操作1、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1)学生自由介绍;(2)教师介绍;(3)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受伤时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以获得及时的治疗。
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知识,学习一些小伤口的处理办法,当家长和老师不在身边的时候,先对伤口进行一下处理,对日后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2、分组展示自带药品(1)小组互相介绍自带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全班介绍3、教师补充:选出常见的几种药品,介绍其作用并模拟演示使用方法。
4、学生模拟:小伤口的处理方法(1)擦伤(2)划伤(3)流鼻血六、讨论分析1、课件四,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57页图)?2、讨论: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而隐瞒情况?3、教师小结: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这样才会使我们更加安全。
七、积累资料,强化自我保护意识1、介绍救护小常识(1)受伤后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2)伤口要及时处理;2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教学目标:1、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盲人以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表现出初步的同情心。
2、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可能造成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
2、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爱护眼睛,同情、帮助盲人及其他患有眼疾的人。
教学用具:课件、VCD光盘、图片、40-50块蒙眼用的围巾,40-50张脸形图片(没有五官),小红花30朵,眼保健操磁带。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课前向周围的人了解眼睛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若家中有近视的人,观察近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
教师课前准备社会为盲人提供的有关设施,如盲道、残疾人专用厕所等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一、引入:1、屏幕出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有它可以看书报,有它可以看世界。
师念生猜。
谜底(葡萄)2、教师提问:眼睛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以及在家中的小调查在班内分组交流。
各组选出代表汇报本组意见。
3、体验活动:每个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围巾蒙住眼睛。
在老师发的脸形图片上画上眼睛、鼻子、嘴。
然后打开围巾看看画的结果如何?找10位同学,两两一组,蒙上眼睛由不蒙眼睛的拉着他在教师里走一走,看看有何感受?其他同学蒙上眼睛在书包里找出一张纸写上自己的名字,看看结果如何?体验一下没有眼睛有什么不方便。
全班举手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4、教师小结:眼睛在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非常重要。
眼睛近视、受伤、或失明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二、新授:1、师:同学们刚才已经体验到没有眼睛的不方便了。
不过你们才体会了几分钟,却有一种人要一辈子体验眼睛看不见东西的痛苦。
你们能猜出来他们是谁吗?(猜:盲人)2、师:猜猜盲人没有眼睛是什么心情?你们能帮助他们吗?出示盲道,残疾人专用厕所、人民币上的图案等图片资料。
(让学生同情盲人及眼部有疾病的人,并愿意帮助他们。
)3、出示课件动画:“眼睛的哭诉”学生观看动画后谈谈我们该怎样保护眼睛?4、出示课件:“这样做对吗?”以小组为单位,边看课件,边试着研讨,什么光线、什么距离下看书,眼睛最舒服。
(教师可作一些错误的看书举动,请学生判断)5、教师在学生充分研讨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说明看书的正确方法。
教儿歌:一尺一寸一拳远,不得驼背近视眼。
6、出示课件:“眼睛对我说”请学生根据课件所出图片,联系个人实际,以眼睛为主人公,对眼睛的主人说几句话,并演示如何改正坏毛病。
7、教师示范:(播放眼保健操音乐)全体学生做眼保健操。
谈感受。
8、请学生看P63图片,讨论这样做,对眼睛会造成那些伤害?应该怎样做?9、教师补充有关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案例。
让儿童进一步提高眼睛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拓展活动:1、出示课件:“美丽的风景”意在让学生感受眼睛可以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也可以看到危险而躲开,从而保护自己。
2、屏幕出示护眼歌:人体眼睛是件宝,生活学习离不了,保护视力我牢记,眼镜不会把我找,手不揉眼讲卫生,红眼沙眼得不了。
3、宣传爱护眼睛及用眼卫生。
四、结束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从现在起养成爱护眼睛的好习惯,让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五、作业:发给每个人一张卡片,你能看明白上面的内容吗?请你把它贴在写字台前,每天做到哪项,就在哪个格中奖励自己一只漂亮的眼睛。
下个星期请你自己画一个表格(见表一)提醒自己,一直坚持到期末,看看谁的成果多了。
表一:星期项目星期一认真做眼保健操星期二不用手揉眼睛星期三经常看绿色植物星期四看书姿势正确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3课题名称:学会自我保护教学目标: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重点难点: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例举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言:保护未成年人虽然是全社会的责任,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部门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
要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避免身心伤害,还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过程:1.出示案例:案例一:某日晚10点,由山东省某县某村13岁女学生杨某从叔父家吃过晚饭后徒步回家。
天色已黑,路途又远,她在途中碰到一个骑摩托车的男青年,男青年用骑车带她回家等花言巧语骗取了杨某对他的信任,上了他的摩托车。
半路上,他企图*污杨某,却被杨某狠狠地咬断一截舌头。
歹徒惨叫着逃走了,但他因落下伤残,很快就被公安机关捕获。
案例二:某日晚,浙江省某县的一所中学,四个女学生被一手持菜刀的歹徒侮辱,其中两名被强*。
案子破获后,公安人员既愤怒又惋惜。
案犯是个身高不足1米58,体重不足50公斤的瘦弱男子。
明明自己房间的对面就住着人,只要呼喊就可得救,却不敢喊也不敢逃;明明是4比1,而面对这个比自己矮小的歹徒,姑娘们却惊恐万状,在长达三个小时里,任歹徒凌辱,实在令人痛心。
2.讨论案例: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小组展开讨论。
谈谈自己的感受。
前者不但勇敢而且机智,因为她不但保护了自己,而且打击了歹徒。
而后者的胆小、恐惧不但助长了歹徒的气焰,还使自身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因此,面对不法侵害,特别是严重的不法侵害,首先要勇敢。
因为勇气能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3.案例三:学生袁帅遭绑架后,机智与歹徒周旋,最后得以逃生。
并协助公安机关将歹徒抓获。
4.讨论案例:青少年年龄小,身单力薄,在面对身高力大,用心险恶的犯罪分子,不仅要勇敢斗争,更要强调善于斗争。
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保护自己。
否则,单凭勇敢,鲁莽从事,硬拼硬干,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所以,“智勇双全”,才是预防和对付侵害的正确原则。
5.怎样预防侵害学会自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尽量减少所受的损害,不要轻易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要错过任何逃生的机会,更不能放弃求生的信念。
这就要求当事人应当按照环境的变化,沉着应对,设法周旋,冷静处理,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预防侵害的手段和方法:(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6)心明眼亮,记劳特点。
(7)堂堂正正,不贪不沾。
(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教学反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案例分析,学生懂得了作为未成年人,当自己身心或生命受到威胁时,应该如何去面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歹徒周旋,以保护自身的安全。
4 《夏天,我们注意什么?》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体验夏天生活的快乐!2、能表现对夏天常见疾病与伤痛的关注,能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初步探究。
3、初步懂得夏季自我保护的基本策略与方法,学习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能表现对夏天常见疾病与伤痛的关注,初步懂得夏季自我保护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教学难点:夏季自我保护的本策略与方法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德育目标:热爱夏天,热爱大自然,关注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