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气吸入技术的考核评分标准

氧气吸入技术的考核评分标准

3.操作程序正确,动作熟练。
2
4
4
6.观察病情:随时观察病情,注意缺氧情况是否好转。
7.指导患者:①告知患者不要自行摘除鼻塞或者调节氧流量;②告员;③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知识。
(三)停止用氧
1.松开固定,取下并分离吸氧管,放入弯盘,擦净鼻部,关流量表,关总开关,打开流量表放余气,关流量表开关。
2
2
2
操作方法及程序70%
(一)装表
检查标志,开、关总开关,装氧气表、湿化瓶,连接鼻导管,确认关紧流量表,开总开关,检查有无漏气,开流量表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关流量表开关。
(二)给氧
1.核对解释:携用物至患者床前,核对床号及姓名,做好解释工作,备胶布。
2.评估:评估环境安全及患者鼻腔粘膜情况,清洁鼻腔。
3.调节流量:连接一次性吸氧管,打开流量表开关,确定氧气流出通畅,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成人轻度缺氧或小儿1~2L/min;中度缺氧2~4L/min;严重缺氧者4~6L/min。
4.插管固定:将吸氧管插入鼻腔,妥善固定。
5.整理记录: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感受,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洗手,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氧气吸入技术
姓名:科室:
计时:得分:
项目
具体内容
标准
评分
扣分
目的4%
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缺氧。
4
用物6%
1.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氧气表。
2.给氧盘内置:治疗碗、纱布、一次性吸氧管、胶布、棉签、接管、安全别针、小杯(内盛冷开水)、弯盘、扳手、用氧记录单和笔。
3.拔管盘:治疗碗、纱布、棉签、松节油、弯盘、笔。
4.氧气筒内氧气切勿用空,压强至少保留0.5兆帕,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入筒内,再灌入氧气时引起爆炸。
5.对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悬挂“空”的标志,以避免急救时搬错而影响使用。
6.用氧过程中,准确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判断用氧效果,做到安全用氧。
2
2
2
2
1
1
操作质量10%
1.仪表端庄,态度和蔼。
2.体现人文关爱,动作轻柔、灵活,注意用氧安全。
2.整理用物,洗手,观察病情,询问患者感受,记录停氧时间。
15
5
10
10
5
5
4
6
5
5
注意事项10%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氧气筒放置阴凉处。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震,注意用氧安全。
2.持续吸氧患者每日或每班更换鼻导管一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湿化瓶每日更换一次。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失误,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