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河北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园区名称:园区类型:申报单位:填写说明一、按要求准确、如实填写;二、编号由省科学技术厅统一填写;三、封面“申报单位”指园区主要建设单位;四、本申报书中有关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五、本申报书按A4纸打印;六、园区建设单位类型:政府或企业附件2编号:河北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园区名称:申报单位:一、编写内容1.总体规划提要2.园区概况(包括园区建设地点、面积、时间、管理机构、主要技术支持与合作单位、主导产业(产品)、企业与农户等方面的总体情况)3.园区建设的必要性4.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总体目标5.园区的布局与功能规划6.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与预期考核目标(应明确园区建设中应用的农业新技术的先进性与示范带动作用)7.园区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8.园区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9.园区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10.园区建设任务年度进度与安排11.有关附件(园区规划图、表及文件等)。
按如下内容和顺序附件1:园区规划图附件2:成立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文件附件3:成立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机构的文件附件4 :成立农业科技园区技术专家组的文件附件5:所有技术合作协议附件6:园区内研发机构名单附件7: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情况附件8:园区承担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列表附件9:园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附件10: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名单附件11:园区企业等获得的荣誉附件12:园区主要建设规划项目表附件13:其他与园区有关的政策文件及其它材料二、编写说明1.按要求准确、如实编写2.编号由省科学技术厅统一填写3.本方案按A4纸打印附件3河北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农业科技园区是在一定区域内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有效整合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和产业要素,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新型农业综合体,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农业科技园区包括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其中核心区是指相对集中并有明晰边界的园区核心区域,承担着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培育、信息服务、农业服务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园区发展的基本功能。
园区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主要是基于园区的基本功能制定,评价考核主要针对园区核心区。
一、设计思路1.总体上要突出政府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功能要求,突出市场导向和企业主体地位,能够引导园区规范发展。
2.评价考核指标要涵义清晰、相对独立,并尽可能定量评价。
3.评价考核指标能够准确定义、易于量化,所需数据便于采集。
二、设计原则——客观性原则。
农业科技园区评价考核指标要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农业科技园区的战略定位和特征内涵。
——指导性原则。
能够对全省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和示范,突出农业科技园区的引领、带动作用。
——系统性原则。
评价指标能够完整、系统的反映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创业和带动区域发展情况。
——可操作性原则。
力争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结合实际工作,简明扼要反映相关发展情况。
三、指标体系《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包括9个一级指标,42个二级指标。
(一)园区条件支撑能力包括创新投入水平、研发及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产学研结合能力、科技服务组织建设、信息化水平等5方面7个二级指标,重点从人才、载体、资金、服务、信息等方面评价考核园区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
1.创新人才数。
指园区及入园企业以科技特派员为主的研发(R&D)人员数量,反映园区创新人才支撑情况。
2.园区R&D总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反映园区对自主创新投入的重视程度情况。
3.研发及技术支撑平台数。
反映园区开展技术创新的各类平台建设情况。
4.大型仪器设备原值总额。
用于评价园区创新的硬件环境和工程建设能力。
5.产学研结合能力。
反映园区创新、转化、产业发展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结合能力。
6.科技服务组织数。
反映园区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
7.园区信息化水平。
反映园区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化支撑情况。
(二)园区创新能力包括园区授权专利数、开发的新产品数、审定的新品种数、制定的技术标准、承担的项目数等5个二级指标,重点从园区创新的整体科技水平、创新效果等方面评价考核园区创新能力。
1.授权发明专利数。
反映园区技术创新水平及自主创新能力。
2.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数。
反映园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3.审定的新品种(系)数。
反映园区种业的创新能力。
4.制定的技术标准。
反映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
5.承担项目数。
反映园区组织开展研究开发等活动的能力。
(三)园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包括园区企业技术性收入与生产资料类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总产值比例、技术示范推广、孵化(含入驻)企业数、带动农民人数、培训人数5个二级指标,从成果转化收入、成果转化推广能力等方面来反映园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1.园区企业技术性收入与生产资料类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总产值比例。
反映园区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转化与带动能力。
2.技术示范推广。
反映园区技术转化、示范、推广能力,重点评价园区示范推广新品种(系)数、新技术数、新产品数、新设施数。
3.园区孵化(含入驻)企业数。
反映园区孵化和集聚企业能力。
4.带动农民人数。
反映园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规模。
5.培训人数。
反映园区人才培训能力。
(四)园区投资融资能力包括投融资机构建设、园区融资能力、园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融资强度、科技和金融结合能力等4个二级指标,从机构、总量、强度、支撑等四个方面反映园区投融资能力。
1.投融资机构建设。
反映园区投融资机构建设情况。
2.园区融资能力。
反映园区持续获取优质资本的能力。
为园区获得的社会、金融资本/园区总投入资本×100%。
3.园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融资强度。
衡量园区在创新、转化、产业化过程中资金投入强度和水平。
4.科技和金融结合能力。
反映金融对园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支撑作用。
(五)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能力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能力、农业科技型企业培育能力、科技特派员创业能力等3个二级指标,从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来反映园区创新模式发展状况。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能力。
反映园区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主体培育、建设和发展能力。
2.农业科技型企业培育能力。
反映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经营主体培育、建设和发展能力。
3.科技特派员创业能力。
重点反映科技特派员在园区创办企业、合作社等,创新产业经营模式能力。
(六)园区产业发展能力包括近三年园区产值平均增幅、品牌培育、二三产业产值比例、地方政府对园区的支持政策等4个二级指标,从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反映园区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1.近三年园区产值平均增幅。
反映园区通过科技创新取得的经济绩效。
2.培育名牌产品和著名品牌数。
反映园区培育产品品牌的能力。
3.二三产业产值比例。
反映园区产业结构情况。
4.地方政府对园区的支持政策。
反映园区获得地方政府政策支持情况。
(七)园区建设产出能力包括园区核心区销售收入、利税、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万元增加值能耗、农民增收值6个二级指标,从园区产品生产、经营利润、生产效率和生态绩效等方面反映园区建设综合效益。
1.年销售收入。
反映园区产品生产能力。
2.年利税。
反映园区创收和营利能力。
3.土地产出率。
反映园区土地生产能力。
4.劳动生产率。
反映园区劳动生产能力。
5.万元增加值能耗。
反映园区创新取得的生态绩效。
6.农民增收值。
反映园区建设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
(八)园区组织管理能力园区组织管理有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类型。
政府主导型园区的评价主要包括:园区管委会编制、园区管理公司建设、制度政策制定和当地政府财政投入4个二级指标,从园区组织管理机构、制度、政策和财政支持等方面反映园区组织管理能力。
1.园区管委会编制。
反映园区管理机构建设情况。
2.园区管理公司建设(加分项)。
反映园区市场化管理建设情况。
3.园区管理制度和政策。
反映园区管理制度建设和优惠政策制定情况。
4.当地政府财政资金投入。
反映当地政府对园区建设重视和支持程度。
企业主导型园区评价主要包括:园区组织管理、园区管理制度、企业和政府资金投入3个指标,从园区组织管理组织、制度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反映园区组织管理能力。
1.园区组织管理。
反映园区管理组织建设情况。
2.园区管理制度。
反映园区管理规范性。
3.企业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
反映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园区建设重视和支持程度。
(九)园镇一体化建设能力(加分项)包括园区人口城镇化率、园区社区建设面积、园区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面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4个二级指标,从人口、地理、社会的角度反映园区园镇一体化建设水平。
1.园区人口城镇化率。
反映园区核心区人口的集聚程度。
2.园区社区建设面积。
反映园区核心区城镇景观建设状况。
3.园区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面积。
反映园区城镇化发展配套服务能力。
4.园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反映园区社区水、电、路、讯、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
Word文档Word文档Word文档Word文档Word文档Word文档Word文档Word文档Word文档Word文档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