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的初步分析
姓名:5252 学号:000000000 学院:533838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介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民主选举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标志。
选民(在直接选举中)或选举单位(在间接选举中)有权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代表,并有权依照法定程序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这对于保证各级人大真正按照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使国家权力,是非常重要的。
人大和它的常委会集体行使国家权力,集体决定问题,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
宪法规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
按照这一规定,全国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定,地方性的重大问题经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定,而不是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决定,这就能使国家的权力最终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全国的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即由下一级选举单位选举产生。
即代表名额分配到各选举单位,按选举单位提名确定候选人,然后由选举单位的会议代表投票选举产生。
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产生,香港、澳门回归以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分别根据全国人大制定的选举办法,选举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
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席全国人大的代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军区、中央军委机关的军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另外,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的12%左右。
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
少数民族代表名额,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直接分配到各选举单位,由各级选举单位选举产生。
2.选举人大代表时的问题
2.1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根据《选举法》规定,代表初步候选人公布后,由各选区的选民小组反复酝酿、讨论、协商,根据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
选民是如何酝酿、协商和讨论的?讨论的结果是什么?“根据多数选民的意见”,具体是多少选民的意见?哪些选民支持?哪些选民反对?为什么支持?为什么反对?所有的这一切,很不透明,选民根本无从知道。
事实上,对于选民推举出的、希望的初步候选人有时候并不一定能获得正式候选人资格。
有的地方政府确立的选民小组在确定正式候选人时往往会按照上级领导或者是地方领导的意志来确定。
而这样确定的正式候选人即使在当选后也会首先维护领导的决定;有时候很难让他们主动去选择维护选民的利益而去质疑甚至是抗争地方政府和有关领导。
真正可以抗争或者敢于质疑的人往往会在确立正式候选人或者选举的时候因为种种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无法成为“为民请命”人大代表。
2.2选民选举人大代表
辽宁拉票贿选案,是指在2011年辽宁省委常委换届选举、2013年辽宁省“两会”换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第十二届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涉嫌破坏选举等系列案件。
此案不只涉及人员众多,且是1949年以来查处的首个发生在省级层面,严重破坏党内选举制度和人大选举制度的重大案件。
辽宁省有14个地级市,要疏通好这些人大代表团并非易事,于是,出现了很多的“游戏规则”:动用公款贿选、多有中间人参与、官员或老板出面帮候选人“拉赞助”、两会前被认为是“贿选旺季”、有人家中甚至被查
出过“行贿受贿账本”,一些关系神通的官员甚至成为“贿选掮客”。
辽宁拉票贿选案的发生,堪称创下了新中国之最。
以往的人大代表选举虽然也有贿选的事情发生,但是辽宁拉票贿选案是首次发生在省级层面的贿选案件,同时也牵扯进了一大批包括省部级在内的高级官员和更大一批包括国企在内的企业高管。
中央有关部门在事件发生后,重拳出击、坚决打击、绝不姑息包庇、公开透明的处理态度和方式也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维护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决心和态度。
可以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我们的党的执政的基石,也是我们国家政权稳定的根本,更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不容许有任何人或者团体的破坏行为;也不允许有任何抹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人或者行为存在。
尤其是以辽宁省原省委书记王珉、辽宁省原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苏宏章为首的一批党政官员以及一大批依附于他们的企业高管和企业家之间的贿选拉票、私相授受行为是不可饶恕的。
要想建立廉洁的政府,严厉打击腐败行为,首先是用人制度是关键。
人大代表的选举程序一定要公开透明,无论是开始、过程还是结果,都应该在阳光下经得起晾晒。
首先是各地方政府、政府机关的领导干部要防止“山头主义”、“圈子文化”,要切实的转变观念,要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
建立更加有效地监督制度防止人大代表的选举出现唯上不唯下的情况。
让选民可以在无干扰的情况下选出自己心中属意的代表来。
2.3选民对人大代表选举的态度
地方选举爆丑闻,2011年11月上海复旦大学选杨浦区人大代表时,因学生弃权太多,两名官方候选人均无法得过半数票,加上有大学生恶搞,填上欲照主角陈冠希、日本AV女优苍井空等名,令选举无效,要重新选举。
出丑选区是复旦四选区之一,主要是本科生。
学生除填苍井空,也有人填陈冠希。
地方人大代表选举总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甚至是丑闻。
诚然,一方面又各地方政府或者某些领导在组织人大代表候选人推举、正式候选人确定、人大代表选举的种种过程中有时会存在一些违背钻法律的空子、“暗箱操作”、“拉票贿选”乃至操纵选举的行为。
使得人民对于人大代表选举会存在一些质疑和不信任。
客观上这些都是存在的,但是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也并不都是政府以及相关组织者的问题。
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我们并不能或者不会主动地去了解或者接触人大代表,甚至有相当的一部分人并不关注也不愿意去关注这些真正与自己的利益、权益相关的事情,对于政治方面的事情他们漠不关心,无所谓。
这样的心态也加大了人民群众与人大代表之间的不熟悉。
尤其是在思想相对活跃的大学生中间,长久的不了解导致对选举的漠视。
这里有对于正式人大代表候选人不熟悉、对候选人推举的不信任以外,还有他们对于神圣的选举,履行自己选举权行为的无所谓。
在人大代表选举的时候总会有人懒得参加,而让他人代自己随便填,或者根本也懒得去熟悉候选人的公示的基本情况。
虽然有对于有关程序和部门的不瞒,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是对于选举权利、积极参政的漠视。
3.人大代表的作用
3.1监督推动的作用。
人大通过的法律或者法规和决议、决定,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与人大的监督是分不开的,因而也是与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
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也有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督促“一府两院”有效地开展工作。
“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状况,反映着人大代表监督推动的力度和效果。
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和政府切实有效的推动反腐工作向着更深层次迈进,充分发挥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反腐工作走向更加高效的制度反腐。
其中行之有效的一个做大就是做好人大的监督工作,使得人大代表可以在政府的工作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监督作用。
政府不应该只是把人大当做“养老院”,要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机制,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使
得人大代表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而不是让人大代表去总是体谅政府的“难处”,迁就政府的工作,让人大代表只负责举手和鼓掌。
3.2桥梁纽带的作用。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联系。
代表在人大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认真履行代表的职责,人大代表要积极主动地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低下身子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与群众打成一片。
不能只唯上,不唯下。
要积极主动地向上反映群众的问题,解决问题。
不能只是应声虫。
4.结束语
一个制度的完善总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也需要不断地修改和适应,不断地与时俱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同时也是我国人民参政议政的途径和渠道,是我国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维护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努力。
随着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相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越来越充分的发挥它审计、监督、联系群众与政府等作用,从而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强、文明进步的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