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需科目考试题信息化能力考试答案1、自然垄断是由( )自身的行为造成的。
A 、经济行为者2、产业的扩大或缩小都是由()所推动的 C 、最终需求3、社会调查是一切以(B)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称。
B 、信息搜集4、()是调节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的一种基本的自组织手段。
D、市场手段5、信息技术的()已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素。
A、发展和完善6、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B、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7、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和()被称作支撑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三大支柱”C、信息资源8、研究报告类成果具有结构严谨、分析深刻和()的特点。
C、结论明确9、( )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素。
A、信息技术10、信息检索系统是为满足信息用户的()而建立的。
B、信息需求11、()常见的工作包括例行的数据更新、统计分析、各种报表的生成、数据的复制及保存、与外界的定期数据交流等。
D、数据处理12、(),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技术上的突破,把计算机应用从单纯的数值运算扩展到数据处理的广阔领域。
A、20世纪50年代13、通信技术和()处在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
D、计算机技术14、在信息分析中经常采用的半定量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D、交叉影响分析法15、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常规法、追溯法、顺查法、倒查法和()。
D、分类法16、信息分析成果可划分为消息、数据和()三种类型A、研究报告17、企业信息化的均衡分析包括静态均衡分析和()C、动态均衡分析18、信息技术四基元分别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C、控制技术19()国务院批准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D、1996年5月20、()是现代高技术群的核心带头技术。
A、信息技术21、数据库设计过程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三个阶段。
C、物理结构设计22、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D、概率组织法23、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是()D、专家系统24、持续不断的()是信息产业成长的核心动力。
A、技术创新25、目前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磁盘、光电阅读器和()。
A、终端输入26、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和()被称作支撑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三大支柱”C、信息资源27、文化()是文化结构中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影响。
D、教育水平28、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D、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29、信息文化在社会形态表现上可分成()三个层次的信息文化。
D、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30、教育信息化重在()A、应用31、完全竞争市场机制是完全竞争的()。
B、平衡状态32、信息经济时代,()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
C、信息产业33、信息技术的()使得我国能够在某些领域成为技术领先者。
D、自主创新34、在信息分析中经常采用的半定量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D、交叉影响分析法35、感测技术和()是核心技术与外部世界的接口。
B、控制技术36、()是经济与社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C、电子政务37、信息处理包括整理和()两个相辅相成、交替进行的环节。
D、评价38、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早在()中后期就提出了经济信息化问题。
B、20世纪60年代39、1992年,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是就提出了旨在向21世纪的()计划。
A、信息高速公路40、逻辑的思维法包括()A、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41、我国狭义的信息产业结构划分为信息技术及制造业()B、信息服务业多选题:1、信息组织本质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多种属性又可归纳为(A、形式B、内容C、效用D、利益正确答案为:ABC2、数据库设计过程包括()几个阶段。
A、概念结构设计B、数据结构设计C、逻辑结构设计D、物理结构设计正确答案为:ACD3、近年来,( )和电信业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主要产业。
C、网络传播4、信息分析成果可划分为()几种类型。
A、消息B、数据C、研究报告5、信息经济是指减少产品和劳务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其中的()比重的经济。
C、智能D、信息6、信息分析的作用有() A、为科学决策服务B、为研究与开发服务C、为市场开拓服务7、信息技术的基元分别是()A、感测技术B、通信技术C、计算机技术D、控制技术正确答案为:ABCD8、()是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A、知识B、技术C、经济D、智力正确答案为:ABD9、系统切换的方式是:()A、串行切换B、直接切换C、并行切换D、逐步切换正确答案为:BCD10、数据库设计过程包括()几个阶段。
A、概念结构设计B、数据结构设计C、逻辑结构设计D、物理结构设计正确答案为:ACD11、依据()三个基本方面,信息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A、结构B、形式C、内容D、效用正确答案为:ABC12、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和纵横法。
A、常规法B、追溯法C、顺查法D、倒查法正确答案为:ABCD13、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以及信息管理者组成。
A、信息搜集B、信息存储C、信息加工D、人机对话与输出正确答案为:ABCD14、比较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和效益采用()以及投资评价法。
A、直接比较法B、差额比较法C、分离信息贡献法D、费用效益法正确答案为:ABCD15、信息是食物运行的状态和方法,而任何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都具有()三个基本方面。
A、形式B、内容C、通用D、效用正确答案为:ABD16、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应具备()能力,掌握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技能。
A、知道何时需要信息B、知道解决特定的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C、知道如何获取所需要的信息D、知道如何组织、分析处理、管理和评价信息正确答案为:ABCD17、与传统经济相比,信息产业还有明显的()特征。
A、收益递增B、规模经济C、范围经济D、成长经济正确答案为:ABCD18、()处在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
A、感测技术B、通信技术C、计算机技术D、控制技术正确答案为:BC19、信息系统主要有()组成的人机系统。
A、计算机硬件软件B、网络和通信设备C、信息资源D、信息开发正确答案为:ABC20、信息组织本质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多种属性又可归纳为()A、形式B、内容C、效用D、利益正确答案为:ABC21、人类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变革、社会文化的结构性变革主要是由()的应用形成的全新的社会基础结构所导致。
A、计算机技术B、信息技术C、网络技术D、新能源技术正确答案为:BC22、建设电子商务网站的一般步骤是()。
A、网站策划B、网站开发与发布C、网站宣传与推广D、网站维护正确答案为:ABC23、目前信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那些特点?A、合并与分离并存B、竞争与垄断并存C、新兴与衰落并存D、发展与淘汰并存正确答案为:ABC24、近年来,()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主要产业。
A、电子商务B、网络传播C、电信业D、网络通讯正确答案为:BC25、一次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包括()A、文件方式B、超媒体方式C、网站方式D、主题树方式正确答案为:ABC26、()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与外部世界的接口A、感测技术B、通信技术C、计算机技术D、控制技术正确答案为:AD 27、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正确答案为:A、B、C、判断题1、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文献调查和社会调查两种途径。
正确2、社会调查是一切以信息分析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称。
错误3、2001年8月国务院批准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错误4、消息类成果常见的形式有静态和动态两种。
错误5、在信息组织活动中,主题语言的发展是这一时期最令人瞩目的成果。
正确6、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处在核心地位、影响全局的竞争力。
正确7、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常规法、追溯法、顺查法、倒查法和纵横法。
正确8、研究报告类成果并不具有结构严谨、分析深刻和结论明确特点。
错误9、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和文化资源被称作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三大支柱。
错误10、信息技术是现代高技术群的核心带头技术。
正确11、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就业机会的提供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正确12、电子政务实施应该遵循应用原则、安全原则、标准化原则、效益性原则。
正确13、电子政务是经济与社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正确14、行政手段是调节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的一种基本的自组织手段。
错误15、目前就发展速度来讲,商业领域和公共行政领域信息化发展较快。
正确16、专家调查法常见种类有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等。
正确17、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处在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
正确18、服务能力是一种有目的和组织化的信息存取活动,是对信息集合的匹配。
错误19、数据处理系统产生于19世纪50年代,是信息系统的早期表现形式。
错误20、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是核心技术与内部世界的接口。
错误21、只有建设先进的国家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正确22、稀缺性决定了信息资源供给是无限丰富的。
错误23、人口结构是就业结构形成的基本约束条件。
正确24、国民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
正确25、信息分析属于软科学研究的范畴。
正确26、有了网络,有了数据库就有了信息化。
错误27、无形资产是企业控制的一种资源。
正确28、稀缺性是一切经济资源的共同特征。
正确29、市场中供需双方方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信息商品的在市场交易中的价格。
正确30、信息经济是指减少产品和劳务中物质消耗,提高其中智能和信息比重。
正确31、竞争通常是由经济活动外部的矛盾、差异、不平衡所引起的。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