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战的开始 PPT课件

冷战的开始 PPT课件


针对美国的遏制政策,苏联有什么反应? 1、经济上:成立经互会 苏联针锋相对,联合东欧国家在1949年成立经互会,以
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2、军事上: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直接目的:对抗北约
1955年,苏 联和东欧社会主 义国家在华沙签 订《友好合作条 约》,被通称 “华沙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建 立了华沙条约组 织。
影响: 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什么是“冷战”
“冷战” 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 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二、两极世界的形成
1、杜鲁门主义 2、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欧洲复兴计划或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 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 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 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 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直接目的:遏制苏联
1949年,美国 等12国的代表在 华盛顿会签订了 《北大西洋公 约》,建立了北大 西洋公约组织, 图为12国代表集 会签约。
小结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苏联和共 产主义采取了哪些政策?
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冷战的开始 2、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冷战的发展 3、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冷战的加剧
思考: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1、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2、 加强美国对西欧的的控制。3、遏制共产主义,从而称霸 世界。
小结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实质都是要遏 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是杜鲁门 主义是在政治上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 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板门店共同 警卫区。图中前 排的铁皮房就是 军事停战委员会 谈判会场,朝鲜 军事分界线横穿 其中。
1953年7月27日, 朝鲜停战签字仪式 就在板门店举行。
合作探究:
“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消极影响:
1、造成了一些国家的分裂和领土纠纷 2、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立。 3、局部冲突不断,国际危机频繁,使人类面临着
思考:
两大军事政 治集团的形 成有何影响?
东西方冷 战进一步加 剧,标志以 美苏为首的 两极格局形 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德国的分裂 冷战的焦点
美苏采取分裂 德国政策
美、英、法三国占领 区先后合并,成立德 意志联邦共和国。
苏占区单独成立了德意 志民主共和国
1948年柏林被分为东西 两部分。1961年民主德 国政府为防止公民自由 外流和西方势力入侵, 沿西柏林四周筑起了一 条由水泥墙、钢丝网和 瞭望塔组成的封锁线, 这条封锁线被称为柏林 墙。柏林墙的建立阻止 了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 来往,成为德国分裂的 象征。
“铁幕演说”
1947年3月12日,杜 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 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 其”,并公开宣称,美国 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 产主义对抗。这就是“杜 鲁门主义”。它的出台, 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 合作的政策。它标志着美 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转变 为战后的竞争对手。
目的: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拥有原子弹
苏 相对较弱 联
拥有最强大的陆军
在1945年五月时苏联武装 力量总人数为1136.5万人
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
控制了东欧地 区
雅尔塔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苏两国势力均衡的基础上, 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通过对 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 关系格局。
战争危险。
积极影响:
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 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外探究:
北约和华约是美苏“冷战”的产物,随 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北约的使命已经结 束。北约是否应该解散?北约不仅没有没有 解散,北约反而在不断扩大,说明了怎样的 问题?(提示紧扣国家力量和国家利益进行 分析)。
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探究的主要问题 1、美苏冷战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2、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是 什么
战后初期美苏力量对比:
经济
军 事 势均力敌
政治
工业产量占53.4% 武装部队1200多万
控制操纵联合
美 出口贸易占32.4%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国 黄金储备占74.5%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一、从盟友到对手
思考:美苏为什么从战时盟友转变为对手? A、二战结束,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 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 C、国家利益的冲突。(根本)
二、两极世界的形成
1、杜鲁门主义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 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 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 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 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 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 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 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 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 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美国国务 卿马歇尔。
材料1、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 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 最慷慨的举动”。
材料2、联邦德国前总理阿登纳在《回忆录》中说:“美 国从它面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安全考虑日本投降后, 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 线为界,分区占领朝 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 后来在朝鲜半岛南部 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 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从此 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 态。
局部战争
1950年,美国 打着联合国的旗号 侵略朝鲜。图为 “联合国军”在朝鲜 登陆。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相关主题